瑪利諾修院學校

香港九龍塘女子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瑪利諾修院學校

瑪利諾修院學校(英語:Maryknoll Convent School)是一家位於香港九龍塘的補助女子學校,辦學團體是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該校由美國天主教傳教修會瑪利諾女修會英语Maryknoll Sisters of St. Dominic於1925年在尖沙咀柯士甸道創辦,於1936年成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故被坊間稱為香港教會主辦的22間「傳統名校」之一[3][4]

事实速览 瑪利諾修院學校 Maryknoll Convent School, 地址 ...
瑪利諾修院學校
Maryknoll Convent School
Thumb
Thumb
地址 香港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塘窩打老道130號(修院及小學部主樓)
 香港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塘何東道5號(中學部)
类型補助女子學校
宗教背景天主教
辦學團體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有限公司[1][2]
创办日期1925年
校監顏文芳女士
校長陳倩君女士
班级数目30
語言主要教學語言為英語
校园面积約5,600平方米
校訓Sola Nobilitas Virtus
(明德惟馨,Virtue Alone Ennobles)
校庆日2月11日
分院  Amethyst
  Emerald
  Sapphire
  Topaz
学校网址www.mcs.edu.hk
Thumb
关闭

九龍塘窩打老道老校舍於1936年建成,屬於當時於北美流行的自由新都鐸風格學院哥德風格建築,採用天主教修道院學院的布局。瑪利諾修院學校窩打老道校舍(修院及小學部主樓)於2008年5月16日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

辦學宗旨

「我們提供予學生全面、優質、人人可及的教育;啟發她們的自學能力,以及心、智、體、群、美的均衡發展;培育成長路上必須的基本技能;鼓勵學生熱衷主動學習;灌輸廉潔、信任、合作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標準,並成為對社會有貢獻、負責任的人。著重學生的精神修養、對社會的認識及智能發展」

歷史

Thumb
瑪利諾修院學校窩打老道校舍
Thumb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
Thumb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Thumb
2006年舊照隱約可見學校左方之「鬼樹」

1921年,瑪利諾女修會開始在香港傳教。1925年,修會創辦瑪利諾修院學校,開始於尖沙咀柯士甸道開課教授學生,當時只是一所幼稚園。1931年,校舍遷至太子道。同年九龍塘聖德肋撒堂成立,學校有意搬到其附近,便於1933年開始興建窩打老道界限街交界的新校舍。校舍於1936年5月建成,主樓獲時任香港總督郝德傑主持揭幕儀式。新校舍於1937年全面啟用,並提供幼稚園小學中學預科教育。

香港日佔時期,受二戰戰事影響,瑪利諾修院學校一度停課。雖然學校於1943年局部復課,但校舍大部份位置於1942年至1945年期間曾改作日軍醫院。1945年,主樓旁邊的修院動工興建,至1953年落成。1950年,瑪利諾修院學校舊生會成立。1960年,學校的中學部遷往何東道5號現址,而窩打老道學校主樓便一直由小學部使用。至1997年,小學部改為全日制,同時佔用主樓旁邊的修院。另一方面,校舍新翼 The Jockey Club Wing 於1995年啟用,Rogers Annex 則於2005年啟用。

校舍建築

現時的校舍建築建於1960年,面積約5600平方米,以紅磚興建,具有濃厚歐洲古典建築風格。

而於1937年落成的校舍主樓屬於自由新都鐸風格,並擁有學院哥德風格的建築設計特色。主樓擁有列柱迴廊圍繞露天中庭,為中世紀修道院學院的布局設計。而其他別具特色的地方,還包括建築物正面的塔樓、四坡形屋頂、斜折線形屋頂、尖拱門、麻石階梯及禮堂內的羅馬式拱頂天花。校舍室內保存古舊的地台及裝飾,室外則有園景及花園。

學校設有多媒體學習中心、游泳池、圖書館、演講室、會議室、祈禱室等,洛翼大樓提供更多班房及一系列多功能教室予學生使用,包括學生活動中心、舞蹈室、多用途室、升學及就業輔導室及品格培育組室等。

重大事件

  • 2008年5月16日,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校舍(主樓及修院)成為香港法定古蹟[5];校園內有一棵約70年歷史、高20米以上的南洋杉,被稱為「鬼樹」,是當地的標誌物。該樹從2009年開始面臨被斬危機[6],雖然政府曾為「鬼樹」擬定保育計劃,但校方的一次渠務工程挖掘渠道時,損壞該樹的主要支根,最終於2010年2月6日將該樹移除。不過,以朱茵為首的舊生代表對校方決定砍樹表示憤怒,並曾向校方發出律師信,唯未能阻止校方砍樹的決定。[7]
  • 2021年8月28日,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被傳媒揭發出現校園欺凌事件;一名林姓家長指其就讀小五、患有哮喘的10歲女兒,多次遭另一位同齡同學拳打和在樓梯上推撞。而該名學生以往亦曾用原子筆插向其他同學的眼部,但經其他家長投訴後仍未獲校方受理。直至同年7月18日,九龍城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便以「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拘捕該名學生,而教育局及校方得悉事件後稱已嚴肅跟進事件,並按照機制程序處理。不過,校方隨後又在官網發聲明,駁斥有關言論不實且毫無根據,反指林姓家長未經許可將與教職員的對話錄音發放到社交平台,涉嫌違反《基本法及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也就事件報警及通報私隱專員公署[8][9][10]

校政管理

  • 歷任校監
    • 石美德(修女)
    • 何真理(修女)
    • 黃陳碧蓮[11]
    • 李麗雲
    • 顏文芳 - 現在
  • 歷任校長
    • 黃陳碧蓮
    • 高葉慧嫻
    • 周周啟華(小學部)[11]
    • 楊詠嫺
    • 李錦霞
    • 陳倩君(現任)

班別架構

學校共有接近900名學生,分別於中一至中六各五班,每班有大約34至36名學生,沒有精英班之分。

學生會架構

瑪利諾修院學校,為全港首間擁有由學生選出的學生會之中學。設有一名主席,一名副主席,兩名秘書和宗教統籌等職務。所有職位皆由投票產生。在選舉舉行前,會有一個競選大會。參選人會在競選大會中發表演說,並會有辯論的環節。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截至2024年(第39屆),瑪利諾共出產16名香港傑出學生,在香港所有中學中排名第7。[12][13]

公開考試佳績

在歷屆香港中學會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瑪利諾修院學校是產生最多會考「10A狀元」及文憑試「7科5**狀元」(在甲類科目中至少3個選修科及4個核心科獲得5**成績)的學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4位,全部為會考「10A狀元」,排名全港第15。[14][15]

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狀元

  • 1989年:陳慧珍:九優狀元 [16]
  • 1992年:曾佩茵:十優狀元,當年中學會考總分全港第一,獲「香港中英學術基金會學者聯會」「Hong Kong 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 Scholars' Association」頒發「莫鳳麟獎學金」「Charles Frankland Moore Award」。[17]
  • 2001年:林展翹:十優狀元 [18]
  • 2001年:梅景欣:十優狀元,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經濟學、並於劍橋大學修讀工商管理碩士[18][19]
  • 2009年:高靜:十優狀元,當年中學會考總分全港第一,獲「香港中英學術基金會學者聯會」「Hong Kong 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 Scholars' Association」頒發「莫鳳麟獎學金」「Charles Frankland Moore Award」,於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20][21]

音樂比賽

音樂週(Music Week),普通話學會和英文學會等亦會定期舉辦歌唱比賽。

宗教

每年皆會有開學彌撒(School Opening Mass),諸聖節彌撒(Mass For All Souls)以及每級進行的彌撒(Form Mass)。

學校傳統

瑪利諾的學生對自己學校的傳統十分重視並引以為傲。當中有一句最為人熟悉的口號︰「Once a Maryknoller, Forever a Maryknoller」

社制

每年的中一生都會被編進四個社,社以寶石命名︰分別是紫(Amethyst)、綠(Emerald)、藍(Sapphire)以及黃(Topaz)四社,除了會在每年的運會中競賽,還有其他類型的社際比賽,並會累積分數,以爭取勝利。

出版刊物

在每年都會出版由學生編輯的校刊。

著名/傑出校友

演藝界
政治及公共事業界
教育界
  • 崔綺雲:漢華中學校監、前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講師(1971年中五)[29]
商界
傳媒界
醫學界
其他界別

參閱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