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子道(英語: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和觀塘區四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太子、加多利山(大石鼓)、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1920年代,香港政府開發旺角(現今稱為太子)一帶,並興建一條連接九龍城附近的主要道路,原名宜華徑。1922年4月6日,英國王儲愛德華王子(後來在1936年即位成為國王的爱德华八世)到訪香港,參觀了這條主要道路的興建工程。為紀念此事,香港政府翌日將此未被官方命名的道路命名為「愛德華皇子道」,[2][3]其後又被改為「英皇子道」。道路於1924年4月建成通車。1935年,位於香港島東區的英皇道通車,為免兩者混淆,「英皇子道」再被改為「太子道」(這是個概略的翻譯,將身為王儲的愛德華王子直接以「太子」漢譯,"Prince"直接對應的意思是「王子」,而「太子」的英文翻譯應為"crown prince")。香港日佔時期,太子道曾被改名為「鹿島通」。
太子道興建初期只連接大角咀(今通州街交界)至九龍城以南一帶。1930年代,啟德機場及九龍灣一帶開始發展,結果道路被延長至牛池灣東部一帶。後來與界限街及亞皆老街並排的前者被稱為太子道西,過九龍城迴旋處後(往牛池灣方向)被稱為太子道東。
1943年啟德機場跑道延長後,與太子道東交匯構成平交道,飛機升降時需要截停車輛,堪稱奇觀,直到1958年9月啟用的新跑道取代舊跑道為止。
1968年,設立香港幹線編號系統,將太子道東及太子道西納入11號幹線,1974年撤除,但當中不少路牌至80年代才更換。
橫跨太子道東,現今景泰苑對出的行車天橋在連接啟德及新蒲崗的啟新道通車後封閉並清拆[4],原址重建一條綠化架空走廊連接啟德發展區與新蒲崗。由太子道東東行往協調道的天橋則於2021年9月25日啟用,提供一條比啟新道更方便快捷的天橋前往啟德一帶[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