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詳列了各個與诺贝尔奖得主有学术关联的大學。从1901年到2020年,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内的诺贝尔奖共颁给过930名个人和25个机构。[1]本列表对每个诺贝尔奖得主均一视同仁,无论每年各个学科有多少人同时获奖、是否有人多次获奖。本列表只考虑个人获奖者,不考虑获奖机构及机构内的相关人士。院校次序按联系人數由多至少排列顯示。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1年10月12日) |
本列表只考虑每所高校正式的学术联系人,但个人获奖者如果与附属于高校的国家实验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有正式学术关联,获奖者将被视为与该高校有关联。正式学术联系人包括1)校友、2)长期教职员和3)短期教职员。其中,校友包括已获得该校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曾经进入该校学位项目学习但中途辍学者和学位项目在读人员。荣誉学位、交换生、暑期学校、旁听生均不予考虑。长期教职员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短期教职员包括博士后研究员、访问学者、讲师等。
除非访问人员在被访高校从事了具有雇佣性质的短期的正式教学或研究活动,其它非正式的私人性质的和奖励性质的访问一般不作考虑。严谨起见,如果有些非雇佣的奖励性质的访问职位同时要求访问人员进行教学或研究活动,或者访问人员在其简历或官方网站上将此次访问定义为有“学术关联(affiliation)”,则本列表将考虑此种联系人。最后,暑期访问人员、附属学校访问人员、进修学院访问人员等一般不算入内。
此列表与各大学菲尔兹奖得主列表以及各大学图灵奖得主列表共同记录了在基础学术领域获得最高荣誉个人的学术生涯。
同一位得獎者可能會歸入兩所或以上院校的計算中。相同的得獎者亦有機會出現在同一院校的不同範疇裡,惟此最終亦只會作一位計算。因此,下表中的總人數未必為所有範疇人數相加之和。
有關“校方數據”的來源亦會一拼附上,這些多發佈在有關大學自己的校網上。许多院校均有自己对本校诺贝尔奖得主的計算法則,這些標準有些較為寬鬆而有些則較嚴謹。[2]例如某些大學並不計算那些在得獎以後才加入的人,而有些則仍將其計算在內;有些亦不計算在校任教不足1年的教職員,但其他的卻仍視其為與該校有聯繫的得獎主。因此,下表中還會顯示“校方数据”的數字已作对比,此為該校自己的計算結果。部分校方的統計可能與本列表所顯示的数据有较大的參差。
排名 | 大学 | 总人数 | 自然科学* | 物理 | 化学 | 生理学/医学 | 经济 | 文学 | 和平 | |
---|---|---|---|---|---|---|---|---|---|---|
1 | 哈佛大学 | 美国 | 172 | 116 | 32 | 41 | 43 | 41 | 7 | 8 |
2 | 剑桥大学 | 英国 | 124 | 101 | 38 | 32 | 31 | 15 | 5 | 3 |
3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美国 | 119 [4] | 87 | 35 | 33 | 19 | 28 | 3 | 1** |
4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105 [5] | 68 | 33 | 20 | 15 | 33 | 0 | 4 |
5 | 芝加哥大学 | 美国 | 101 | 62 | 32 | 19 | 11 | 34 | 3 | 2 |
6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101 | 72 | 33 | 16 | 23 | 17 | 6 | 6 |
7 | 史丹佛大學 | 美国 | 85 | 54 | 25 | 13 | 16 | 28 | 3 | 1** |
8 | 加州理工學院 | 美国 | 78 | 72 | 31 | 18 | 23 | 6 | 0 | 1** |
9 | 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 74 | 44 | 30 | 10 | 4 | 23 | 5 | 2 |
10 | 牛津大学 | 英国 | 73 | 53 | 15 | 19 | 19 | 10 | 5 | 6** |
11 | 耶鲁大学 | 美国 | 65 | 34 | 8 | 12 | 14 | 23 | 5 | 3 |
12 | 康奈尔大学 | 美国 | 61 | 50 | 23 | 12 | 15 | 5 | 4 | 2 |
13 | 柏林洪堡大學 | 德国 | 57 | 49 | 14 | 23 | 12 | 1 | 4 | 3 |
14 | 巴黎大学 | 法國 | 51 | 34 | 15 | 10*** | 10 | 4 | 6 | 7 |
15 | 哥廷根大学 | 德国 | 45 | 43 | 19 | 16 | 8 | 0 | 1 | 1 |
16 | 慕尼黑大学 | 德国 | 43 | 42 | 14 | 19 | 9 | 0 | 1 | 1** |
17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美国 | 39 | 30 | 4 | 8 | 18 | 5 | 1 | 3 |
哥本哈根大学 | 丹麦 | 39 | 34 | 19 | 7 | 8 | 3 | 2 | 1** | |
19 | 纽约大学 | 美国 | 38 | 20 | 3 | 5 | 12 | 14 | 2 | 2 |
洛克菲勒大學 | 美国 | 38 | 38 | 1 | 11 | 26 | 0 | 0 | 0 | |
21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36 | 25 | 4 | 10 | 11 | 11 | 0 | 0 |
22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 34 | 31 | 5 | 7 | 19 | 2 | 1 | 0 |
23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32 | 32 | 11 | 17 | 4 | 0 | 0 | 0 |
24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 美国 | 30 | 27 | 11 | 5 | 11 | 3 | 0 | 0 |
明尼苏达大学 | 美国 | 30 | 15 | 7 | 4 | 4 | 12 | 2 | 1 | |
26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美国 | 28 | 25 | 6 | 9 | 10 | 3 | 0 | 1** |
27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美国 | 27 | 14 | 2 | 8 | 4 | 10 | 1 | 2 |
海德堡大学 | 德国 | 27 | 24 | 11 | 8 | 5 | 0 | 1 | 2 | |
29 | 曼徹斯特大學 | 英国 | 26 | 22 | 11 | 9 | 2 | 4 | 0 | 0 |
密歇根大学 | 美国 | 26 | 18 | 9 | 3 | 6 | 6 | 2 | 0 |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 美国 | 26 | 23 | 6 | 7 | 10 | 2 | 1 | 0 |
*:自然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及医学奖。
**: 萊納斯·鮑林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化学奖、一次诺贝尔和平奖。
***: 居里夫人获得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次诺贝尔化学奖。
排名 | 大学 | 总人数 | 自然科学* | 物理 | 化学 | 生理学/医学 | 经济 | 文学 | 和平 | |
---|---|---|---|---|---|---|---|---|---|---|
1 | 哈佛大学 | 美国 | 70 | 39 | 12 | 17 | 10 | 24 | 2 | 5 |
2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53 [6] | 27 | 9 | 9 | 9 | 23 | 0 | 3 |
3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美国 | 48[7] | 32 | 10 | 14 | 8 | 16 | 0 | 0 |
4 | 史丹佛大學 | 美国 | 40 | 20 | 4 | 8 | 8 | 18 | 2 | 0 |
5 | 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 38 | 18 | 12 | 5 | 1 | 18 | 1 | 1 |
6 | 耶鲁大学 | 美国 | 34 | 16 | 4 | 9 | 3 | 16 | 1 | 1 |
7 | 剑桥大学 | 英国 | 33 | 25 | 6 | 9 | 10 | 6 | 1 | 1 |
8 | 加州理工學院 | 美国 | 31 | 26 | 9 | 10 | 7 | 5 | 0 | 0 |
9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27 | 15 | 3 | 7 | 5 | 6 | 2 | 4 |
10 | 芝加哥大学 | 美国 | 26 | 11 | 7 | 3 | 1 | 13 | 1 | 1 |
11 | 牛津大学 | 英国 | 20 | 14 | 5 | 4 | 5 | 4 | 1 | 1 |
12 | 康奈尔大学 | 美国 | 18 | 15 | 8 | 3 | 4 | 3 | 0 | 0 |
13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17 | 10 | 2 | 5 | 3 | 7 | 0 | 0 |
14 | 纽约大学 | 美国 | 15 | 5 | 0 | 3 | 2 | 9 | 0 | 1 |
15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美国 | 13 | 12 | 2 | 4 | 6 | 0 | 1 | 0 |
京都大学 | 日本 | 13 | 12 | 5 | 4 | 3 | 1 | 0 | 0 | |
17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 以色列 | 12 | 5 | 1 | 4 | 0 | 7 | 0 | 0 |
西北大学 | 美国 | 12 | 3 | 0 | 3 | 0 | 9 | 0 | 0 | |
巴黎大学 | 法國 | 12 | 9 | 4 | 3 | 2 | 2 | 1 | 0 | |
20 | 明尼苏达大学 | 美国 | 11 | 1 | 0 | 1 | 0 | 9 | 1 | 0 |
東京大学 | 日本 | 11 | 10 | 6 | 1 | 3 | 1 | 0 | 0 |
*: 自然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及医学奖。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職員 |
---|---|---|---|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 |||
注:柏克萊的校方数据只记录了校友、现任教授和在伯克利退休的教授,不是全面展示。 | |||
119(校方数据:54)[10]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職員 |
---|---|---|---|
巴黎大學 | |||
51 |
|
|
|
21名
22名
23名
24名
26名
27名
29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 |||
26 (校方数据:26)[36]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密歇根大学 | |||
26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 |||
26(校方数据:19)[37] |
|
|
|
32名
33名
34名
37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英国爱丁堡大学 | |||
21(校方数据:19)[42]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 | |||
21(校方数据:13)[43]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法国法兰西公学院 | |||
2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 |||
21(校方数据:9)[44]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美国華盛頓大學 | |||
21 |
|
|
|
41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美国卡內基美隆大學 | |||
20(校方数据:20)[45]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德国法蘭克福大學 | |||
20(校方数据:18)[46]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 | |||
20(校方数据:14)[47]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英国倫敦政經學院 | |||
20(校方数据:18)[48] |
|
|
|
45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日本京都大學(详见:京都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 |||
19(校方数据:10)[49]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 | |||
19 |
|
|
|
48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美国凱斯西儲大學 | |||
18(校方数据:15)[50]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 |||
18(校方数据:17)[5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德国莱比锡大学 | |||
18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日本東京大学 | |||
18(官方數據:9)[52] |
|
|
|
52名
53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荷兰萊頓大學 | |||
16 |
|
|
|
54名
57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 |||
14(校方数据:13)[54]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 |||
14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 |||
14(校方数据:6)[55]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荷兰烏特勒支大學 | |||
14(校方数据:12)[56]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 | |||
14(校方数据:14)[57] |
|
|
|
62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莫斯科莫斯科国立大学 | |||
13(校方数据:11)[58]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意大利罗马大学 | |||
13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美国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 | |||
13(校方数据:4)[59]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奥地利格拉茨大學 | |||
13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 | |||
13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美国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 |||
13 |
|
|
|
68名
70名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英国伯明翰大学 | |||
11(校方数据:11)[62]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德国波恩大学 | |||
1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瑞士日内瓦大学 | |||
1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德国马尔堡大学 | |||
1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德国蒂宾根大学 | |||
11(校方数据:11)[63]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波兰弗羅茨瓦夫大學 | |||
11 |
|
|
|
以下名单不全
10人
9人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美国波士頓大學 | |||
9 |
|
|
|
8人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
8 |
|
|
|
7人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美国布朗大学 | |||
7 |
|
|
|
6人
4人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 | |||
4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美国戴維斯加州大學 | |||
4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
4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中国北京大学 | |||
4 |
|
3人
2人
1人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
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 | |||
1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中国吉林大学 | |||
1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
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
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 | |||
1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新加坡管理大學 | |||
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浙江大學,中国 | |||
1 |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香港大学,香港 | |||
1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国防科技大学,中国 | |||
1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 |||
1 |
| ||
總人數 | 校友 | 长期教職員 | 短期教职员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 | |||
1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