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賓(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3日)[1][2],原名作仁,入私塾後改名作賓,字彥堂,一字雁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知名文史學者,在考古學、殷商史、文字學書法篆刻藝術等方面頗有貢獻。曾任福建協和大學中州大學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1951年1至1955年8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3]

Quick Facts 董作賓, 出生 ...
董作賓
Thumb
出生(1895-03-20)1895年3月20日
 大清河南省南陽府南陽縣
(今南陽市
逝世1963年11月23日(1963歲—11—23)(68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
國籍 中華民國
研究領域中國上古史甲骨學考古學
配偶熊海平
兒女董玉京(次子)
董敏(三子)
學歷
學術工作
著名作品
  • 《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 《殷墟文字乙編》
  • 《殷曆譜》
  • 《中國年曆總譜》
Close

生平

1895年3月20日,生於河南南陽。父親董士魁,經商於南陽長春街。1901年,六歲入塾受業於陳文斗。1907年,改從師於史九,與郭寶鈞同學。1909年,開始幫助父親從事生產,作手工、刻印章。1911年,到當地元宗小學讀書。1915年春,考入南陽縣立師範講習所,次年以最優等第一畢業,留校任教員。1918年,考入河南育才館,於次年冬畢業。1921年冬,赴北京,認識北京大學教授徐炳昶。次年,到北大旁聽,攻讀文字學。

1923年,入新成立的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研究生,開始研究甲骨文。次年改任助教,與同事莊尚嚴討論發掘及研究甲骨的計劃,並擬與莊氏同往安陽發掘。1925年春,至福州,任福建協和大學國文系教授,翌年改任中州大學文學院講師。1927年秋,南下廣州,任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與傅斯年相識。1928年4月,受聘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籌備處通訊員,暑期前往小屯調查。同年秋,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受聘為編輯員,遂主持試掘小屯遺址工作。董作賓參加了前7次和第9次針對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4],他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5]。被譽為甲骨學四堂之一。1930年,參加第1次城子崖發掘。1931年3月下旬,殷墟第4次發掘。九一八事件起,李濟北上,由董作賓主持第5次發掘。1932年,負責殷墟第6次、第7次發掘。1933年,主持山東滕縣安上村及曹王墓發掘。1934年,主持殷墟第9次發掘。1947年1月,任芝加哥大學中國考古學客座教授[6]。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6]。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1950年,擔任《大陸雜誌》發行人並編《臺大文史哲學報》。

董舉家來台之後,生活貧困,家中十餘口,食指浩繁。1951年,為中研院史語所所長。1952年,美國東方學會舉為榮譽會員。1955年8月,他應香港大學之請,赴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任研究員。1958年,胡適由美抵台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後,力邀董作賓返台,史語所成立「甲骨學研究室」,由董作賓擔當主任主持工作。1959年忽膺中風,不能言語,「入臺大醫院治療三月而愈,然自後語言即告蹇澀」。[7]1963年,心臟病發去世,安葬於台北市胡適公園[8]

著作

  • 1932年,〈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 1937年,與高平子、梁思成、劉敦楨等合著 〈周公測影台調查報告〉
  • 1945年,《殷曆譜》
  • 1948年,《殷墟文字甲編》
  • 1948年,《殷墟文字乙編》上輯
  • 1949年,《殷墟文字乙編》中輯
  • 1953年,《殷墟文字乙編》下輯
  • 1955年,《甲骨學五十年》
  • 1959年,《中國年曆總譜》,香港大學出版社

腳註

參考文獻

外部鏈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