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太阳鱼科的一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鱸屬(學名:Micropterus,英語:black bass),有時也被誤稱為「黑鱒」(black trout),是日鱸目分布在北美洲的太陽魚科下的一個淡水條鰭魚屬,廣泛分布於落基山脈東側、北至加拿大哈德森灣流域、南至墨西哥東北部的淡水水體。其中一些黑鱸品種(特別是大口黑鱸和小口黑鱸)已經被廣泛引進到世界各地,以至於可以被定義為世界分布。
黑鱸屬 | |
---|---|
Micropterus dolomieu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日鱸目 Centrarchiformes |
科: | 太陽魚科 Centrarchidae |
屬: | 黑鱸屬 Micropterus Lacepède, 1802[1] |
模式種 | |
小口黑鱸(Micropterus dolomieu) Lacepède, 1802[2]
| |
異名[3] | |
|
在日本和東亞大陸地區,黑鱸因其入侵性和掠食性已經被看做是有害生物, 各地為了保護當地生態系統曾多次試圖將其清除[4],但在許多地區黑鱸仍然成功取得了歸化狀態。
喬克托黑鱸(M. haiaka,Choctaw bass)被提出要單獨分類為第14種黑鱸[7],但目前這個提案還沒有被廣泛接受[5]。
黑鱸屬所有的魚種都呈暗綠底色,側面襯深色斑紋。絕大多數魚種的最大體長可達40—60公分(16—24英寸),但有些大口黑鱸的個體報告可以達到米級[8]。黑鱸的世界紀錄是美國人喬治·佩里(George W. Perry)於1932年6月2日在喬治亞州蒙哥馬利湖(Montgomery Lake)捕獲的一條重22英磅4盎司(10.1公斤)的大口黑鱸,但因為年代久遠並沒有被國際釣魚運動協會認證;被IGFA正式認證的世界紀錄是日本釣手栗田學(くりた・まなぶ,Kurita Manabu)於2009年7月2日在滋賀縣琵琶湖捕獲的一條同等重量的大口黑鱸[9]。
根據品種、水質和食源貧富的不同,黑鱸可以在湖泊、水庫、河流、溪流、濕地、甚至路邊的溝渠內都能找到[10]。在繁殖期,雄黑鱸會在水底建造一片坑窪地讓雌性產卵,隨後在進行體外受精。之後雄魚會留守魚卵和剛孵化的仔魚,直到魚苗能夠獨立游泳離開魚巢為止。
因為被釣中後會奮力掙扎極富挑戰性[11],所有黑鱸品種都是極受歡迎的游釣魚,是北美休閒捕魚的主要目標魚類[12]。在美國最被釣獲的黑鱸魚種是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小口黑鱸(Micropterus dolomieui)、斑點黑鱸(Micropterus punctulatus)和特氏黑鱸(Micropterus treculii)[13]。黑鱸(特別是較小的魚體)和同科的太陽魚一樣肉味脆嫩鮮美[14],但通常不被看做是商業級別的食用魚。
從19世紀末期開始至今,現代鱸釣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了數十億美元產值的跨學科產業[15],並且對西方國家市場上的漁具(包括專用的鱸釣竿、魚輪、魚線、魚餌、電子聲吶測深和測魚設備)和各類水面載具(各種划艇、橡皮艇、皮艇或動力艇)的研發與製造方向產生了重大影響。
因為黑鱸平時覓食非常依賴嗅覺,因此鱸釣參與者必須格外注意自身的氣味,因為防曬霜、防蚊液、菸葉等戶外化學品的氣味都可以讓黑鱸警覺並迴避。釣者還必須經常洗手以防自身的氣味殘留在魚線、魚竿、魚輪和擬餌上[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