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經濟政策,統治者將農業視為本業,商業視為末業,故重農抑商也被稱為重本抑末。是指政府只重視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的發展。
早在春秋時期,管仲在齊國就已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商鞅變法時,商鞅又在秦國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戰國時期法家人物韓非子提出耕農為本務、工商為末作,並認為工商業者是國家的「五蠹」(五類害蟲)之一,應予以剷除。荀子則認為農業可使「國富」,而工商業會使「國貧」,《呂氏春秋》也有類似思想[1]。
秦始皇消滅六國後,繼續在秦朝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並多次遣發商人到邊境戍守。此後歷代王朝均堅持重農抑商政策。但在南宋時期,葉適率先對重農抑商提出質疑。明清之際的黃宗羲又提出工商皆本[2]。鴉片戰爭後該政策逐步取消[3]。甲午戰爭後,清朝政府甚至發佈命令明確表示支持工商業發展[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