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櫛龍屬屬名Augustynolophus)是一櫛龍亞科鴨嘴龍科恐龍,發現於加州莫雷諾層英語Moreno Formation(Moreno Formation),[1]年代為馬斯垂克階,使牠成為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前最後存在的恐龍。[2]

Quick Facts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奧氏櫛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70–66 Ma
Thumb
正模標本的頭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目: 鳥腳亞目 Ornithopoda
科: 鴨嘴龍科 Hadrosauridae
亞科: 櫛龍亞科 Saurolophinae
屬: 奧氏櫛龍屬 Augustynolophus
Prieto-Márquez et al., 2014
模式種
莫氏奧氏櫛龍
Augustynolophus morrisi

Prieto-Márquez et al., 2014
異名
  • 莫氏櫛龍 Saurolophus morrisi
    (Prieto-Márquez, 2013)
Close

發現歷史

Thumb
胸部和肢體材料

屬名紀念贊助洛杉磯博物館的奧古斯汀(Augustyn)家族,加上字尾-lophus意指牠和櫛龍的關係,種名紀念古生物學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3],最初被敘述成櫛龍的一個種:莫氏櫛龍(Saurolophus morrisi[4][5],然而在經過更深入的研究後,發現牠在顱骨結構上與櫛龍族的其他物種:奧氏櫛龍[6][7][8]、窄吻櫛龍[9][10]巨原櫛龍有很大差異,足以自成一屬。[11]

所有已知的奧氏櫛龍標本發現都侷限於加州,該州屬於拉臘米迪亞古陸的一部分,是世界著名的恐龍化石點之一。[12]目前有兩個已知的奧氏櫛龍標本:正模標本LACM / CIT 2852出土於1943年,由大部分頭骨(包含齒骨和前齒骨)、脊椎、四肢和手部組成;第二具標本LACM / CIT 2760發現於1939年,由頭骨和四肢組成。根據較小的體型,推測可能是青少年個體。[5][13]這是來自美國西海岸的三種已知的恐龍之一,另外兩種分別是坎潘階的漂泊甲龍[14]、和來自華盛頓州的未敘述暴龍科[15]。但在加州和鄰近地區也發現了未定的鴨嘴龍類遺骸。[16][17]

2017年9月,奧氏櫛龍被指定為加州的州恐龍。[18]

敘述

Thumb
生命復原與體型比例

如同所有鴨嘴龍類,奧氏櫛龍是植食性恐龍,並有特化於咀嚼食物的齒系。[19]

古生態學

Thumb
臉部和下頜材料

拉臘米迪亞海岸省份的恐龍所知甚少[20],如同西部內陸海道對面阿帕拉契亞古陸英語Appalachia (landmass)的情況。美西擁有豐富的化石發現和歷史,最著名的例子有地獄溪層(Hell Creek Formation)及雙麥迪遜層英語Two Medicine Formation(Two Medicine Formation)。[21]然而美西海岸和阿帕拉契亞一樣,陸生動物(主要是恐龍)並未被妥善的研究也不知名。

儘管加州恐龍罕見的事實,但莫雷諾層是加州研究最深入的中生代地層之一,並以大量海相化石聞名[22][23][24][25]。與奧氏櫛龍生活於同一地區的生物包括了龜、滄龍、蛇頸龍及輻鰭魚類[26]。其中生活於莫雷諾層的龜包括王龜屬英語Basilemys甲尾龜屬英語Osteopygis[27]滄龍類包括傾齒龍屬大洋龍屬近瘤龍屬浮龍屬[28]蛇頸龍包括費雷斯諾龍屬莫雷諾龍屬英語Morenosaurus海泡龍屬水怪龍屬[29][30][31];輻鰭魚類則包括邦魚屬蜥齒魚屬英語Saurodon[32]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