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龍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椎龍科

大椎龍科(Massospondylidae)是大腳類的一科,是群長頸部的植食性恐龍[1]。大椎龍科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侏羅紀早期的亞洲非洲南美洲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大椎龍科
化石時期:晚三疊紀 - 早侏羅紀, 227–176 Ma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演化支 悍龍類 Bagualosauria
演化支 板龍類 Plateosauria
演化支 大腳類 Massopoda
科: 大椎龍科 Massospondylidae
Huene英語Friedrich von Huene, 1914
模式種
刀背大椎龍
Massospondylus carinatus
Owen, 1854
關閉

過去曾有許多恐龍被歸類於大椎龍科。近年的系統發生學研究認為大椎龍科包含:科羅拉多斯龍祿豐龍大椎龍[2]、可能還有冰河龍[3],與遠食龍[4]。根據2011年的早期蜥腳形亞目研究,大椎龍科的有效屬包含:科羅拉多斯龍、冰河龍、祿豐龍、大椎龍、萊氏龍以及遠食龍[5]。這個結果與前幾年的分類研究大致相同[2][3][4][6],但不包含數個近年被命名的大腳類物種,北美洲莎拉龍沙怪龍,南美洲的懦弱龍,這點則不同於其命名研究[7][8]

同樣在2011年被命名的Pradhania,是種發現於印度的原始蜥腳形亞目,被發現是種相當原始的大椎龍科[9]鼠龍細細坡龍可能也屬於大椎龍科[10]

種系發生學

以下演化樹是根據Apaldetti等人的2011年研究[5]

 大腳類 
 里奧哈龍科 

優脛龍

里奧哈龍
懦弱龍

莎拉龍

 大椎龍科 

科羅拉多斯龍

冰河龍

祿豐龍

大椎龍

遠食龍

萊氏龍

雲南龍

金山龍

沙怪龍
 近蜥龍類 
近蜥龍

地爪龍

蜥腳下目

以下演化樹則是來自於費爾南多·諾瓦斯等人的2011年研究[9]

 大腳類 
 里奧哈龍科 

優脛龍

里奧哈龍
 大椎龍科 
大椎龍
普拉丹龍

科羅拉多斯龍

祿豐龍

冰河龍
 近蜥龍類 

雲南龍

金山龍

近蜥龍

黑丘龍

蜥腳下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