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历史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國臨時政府(俄語:Вре́менн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羅馬化:Vremennoye pravitelstvo Rossii;1917年3月15日─11月7日)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後,成立的臨時政府,這個政權存在只有7個多月便在十月革命中被布爾什維克推翻。
臨時政府在大多數時候,君主的地位是懸而未解的。直到總理亞歷山大·克倫斯基與亞歷山大·扎魯德內在9月14日(儒略曆9月1日)簽署法案,宣告俄羅斯共和國成立[1]。
1917年,二月革命發生,沙俄政府崩潰。原屬政府的杜馬與彼得格勒蘇維埃爭奪政府領導權。雙方最後和解,決定成立一個臨時政府,並讓它主持俄國立憲會議的選舉。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遜位,其弟米哈伊爾大公拒絕接受王位,王朝正式滅亡。臨時政府接管俄羅斯,成為俄國土地上唯一的合法政權。但是由於蘇維埃漸漸壯大,列寧開始號召「一切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雖然蘇維埃當初只是俄國政府下的一個政黨,但是後來他們漸漸掌控俄國的軍隊、工廠和鐵路,又獲得了工人們的支持,最後以武裝推翻俄國政府。
1916年11月1日,帕維爾·米留科夫在杜馬會議中攻擊鮑里斯·施圖默爾的政府,當時帝國政府正在瓦解。
施圖默爾的繼任者是亞歷山大·特列波夫及尼古拉·戈利岑,但他們的任期也只有僅僅的幾週。二月革命期間,位於塔夫利宮的兩個敵對機構——帝國杜馬及彼得格勒蘇維埃在爭奪權力。
俄羅斯帝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3月2日(儒略曆 1917年3月15日)退位,米留科夫宣佈委員會將攝政權讓給他的兄弟米歇爾大公作爲下一任沙皇。米歇爾大公將在俄羅斯制憲會議做出決定後接受,但是他其實並不想接受這「金杯毒酒」,所以推遲到第二天才接受王儲。
臨時政府的成立旨在保留維持基本政府該有的服務之外,也建立議會選舉,但其實其之權利正在被慢慢崛起的彼得格勒蘇維埃蠶蝕和限制。
臨時政府成立第二天《消息報》就有發表公告聲明成立。並且政府聲明:
- 對政治及宗教問題給予特赦,包括恐怖主義、軍事起義及犯罪等等
- 將給予言論、新聞、集會和罷工的自由,在軍事技術允許的情況下給予軍人政治自由
- 廢除所有世襲的宗教、貴族及民族的階級制度
- 立即準備在普遍、平等、秘密和直接投票的基礎上召開制憲會議,該會議將決定政府的形式和憲法
- 用公共民兵取代警察,並選出服從地方當局的民兵主席
- 在普遍、直接、平等、無記名投票的基礎上選舉地方自治機關
- 若不解除參加革命運動的武裝軍事單位(彼得格勒蘇維埃),必不從彼得格勒撤軍
- 在保持嚴格的軍銜紀律和服兵役的情況下取消對士兵使用授予所有其他公民的公共權利的所有限制
《消息報》上還説:「臨時政府有義務補充,它無意利用任何軍事武裝單位來拖延實施以上的革命措施」
1917年4月18日(儒略曆)外交部長帕維爾·米留科夫照會協約國盟國政府,承諾將繼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直到勝利結束。 4月20日和21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爆發了大規模反對戰爭的示威遊行活動。示威者要求解除米留科夫的職務。彼得格勒軍區司令拉夫爾·科爾尼洛夫希望武力鎮壓示威遊行,但總理李沃夫王公拒絕使用暴力。臨時政府最終接受了外交部長米留可夫和陸軍部長古契科夫辭職的條件,並邀請彼得格勒蘇維埃成員共同組成聯合政府。5月5日雙方談判達成了一致,六位社會主義部長入閣。 第一次聯合政府成員名單如下:
臨時政府吸收部分彼得格勒蘇維埃中的成員後,蘇維埃中的左派勢力布爾什維克迅速抬頭。由於臨時政府同時存在左派和右派部長,使其經常呈現兩面性,無法制定決定性的政策。
1917年7月1日,陸軍部長克倫斯基下令向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的軍隊發動進攻,結果迅速失敗,使傾向於臨時政府的軍隊受到沉重打擊。並引起國內反戰勢力,尤其是推翻了沙皇的起義軍隊強烈不滿。7月3日至7月7日(儒略曆)彼得格勒發生七月事件,布爾什維克參與士兵和工人反對臨時政府的示威遊行最終演變成騷亂。臨時政府緊急調集忠於自己的軍隊武力鎮壓示威,導致400多人傷亡。臨時政府同時逮捕了一些布爾什維克領袖,弗拉基米爾·列寧被迫逃離彼得格勒。七月事件的爆發給臨時政府帶來進一步的政治危機,憲政民主黨的部長被迫辭職,8月6日一個由社會主義者為主的新聯合政府形成,克倫斯基擔任總理。其成員名單如下:
職位 | 姓名 | 政黨 |
---|---|---|
總理兼陸軍和海軍部長 | 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 社會革命黨 |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 尼古拉·涅克拉索夫 | 激進民主黨 |
外交部長 | 米哈伊爾·捷列先科 | 無黨派 |
內務部長 | 尼古拉·阿夫克先季耶夫 | 社會革命黨 |
運輸部長 | 彼得·尤列涅夫 | 憲政民主黨 |
貿易和工業部長 | 謝爾蓋·普羅科波維奇 | 無黨派 |
司法部長 | 亞歷山大·扎魯德內 | 人民社會主義黨 |
教育部長 | 謝爾蓋·奧登堡 | 憲政民主黨 |
農業部長 | 維克多·切爾諾夫 | 社會革命黨 |
勞動部長 | 馬特維·斯科別列夫 | 孟什維克 |
食品部長 | 阿列克謝·佩舍霍諾夫 | 人民社會主義黨 |
衛生部長 | 伊萬·葉夫列莫夫 | 激進民主黨 |
電信部長 | 阿列克謝·尼基京 | 孟什維克 |
東正教聖議會檢察官 | 弗拉基米爾·李沃夫 | 進步黨 |
1917年8月,右派支持的俄軍總司令拉夫爾·科爾尼洛夫發動政變欲推翻臨時政府,史稱科爾尼洛夫事件。臨時政府在布爾什維克的幫助下最終粉碎了政變,但政府的統治能力也被進一步削弱,令左派更加壯大。10月8日,臨時政府第三次重新組閣:
職位 | 姓名 | 政黨 |
---|---|---|
總理 | 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 社會革命黨 |
副總理兼貿易和工業部長 | 亞歷山大·科諾瓦洛夫 | 進步黨 |
外交部長 | 米哈伊爾·捷列先科 | 無黨派 |
內務和電信部長 | 阿列克謝·尼基京 | 孟什維克 |
陸軍部長 | 亞歷山大·維爾霍夫斯基 | 無黨派 |
海軍部長 | 德米特里·維爾傑列夫斯基 | 無黨派 |
財政部長 | 米哈伊爾·拜爾納茨基 | 激進民主黨 |
司法部長 | 帕維爾·馬良托維奇 | 孟什維克 |
運輸部長 | 亞歷山大·利維羅夫斯基 | 無黨派 |
教育部長 | 謝爾蓋·薩拉茲金 | 無黨派 |
農業部長 | 謝苗·馬斯洛夫 | 社會革命黨 |
勞動部長 | 庫茲馬·格沃茲傑夫 | 孟什維克 |
食品部長 | 謝爾蓋·普羅科波維奇 | 無黨派 |
衛生部長 | 尼古拉·基什金 | 憲政民主黨 |
宗教部長 | 安東·卡爾塔紹夫 | 憲政民主黨 |
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25日)晚,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水兵向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發動進攻,並於次日凌晨2點占領冬宮,史稱十月革命。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逃離彼得格勒,隨後在普斯科夫糾集軍隊,卻很快被布爾什維克擊敗,克倫斯基逃離俄國。布爾什維克宣布推翻俄國臨時政府。在布黨人解散立憲會議之前,布黨政府仍自稱為「工農臨時政府」。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