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鲟科鲟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臺灣亦稱作鱘龍魚,是一種屬於硬骨魚綱鱘形目鱘科鱘屬的大型江海洄游性魚類,是中國特產的珍貴魚類,主要棲息於中國東南沿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
中華鱘是古老珍稀魚類,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紀,牠們與大熊貓一樣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演化的活化石,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鱘並稱為中國的「水中國寶」、「水中大熊貓」[3]。
中華鱘形成了穩定的生殖洄游習性,有自古以來固定不變的航道:親魚從近海迴遊到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孵化出的鱘苗順流而下,漂遊入海,大約十年後,幼鱘長大了,又追尋牠們童年的足跡,從大海返回上游尋根產卵。[4]
中華鱘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使其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物種,因此在魚類演化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中華鱘體長可達5米,體重500多千克,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之一。體呈紡錘型,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可伸縮。體被覆5行縱列排列骨板,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每行都有棘狀突起。
中華鱘屬於肉食性魚類,在江中以一些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中以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河口區的中華鱘幼魚主要以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以及蝦和蜆類為食。[5]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游性魚類。平時,中華鱘棲息於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中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裏生活了9—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游,到達長江上游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每年夏秋,聚集於長江口,溯江而上至長江上游金沙江一帶產卵,和幼鱘順江而下,到東海,黃海的深水中成長。
中華鱘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中華鱘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研究出人工繁殖的科學方法,並於1984年開始首次放流人工繁殖中華鱘魚苗,至2005年,共向長江、珠江放流中華鱘4,537,309尾。4月28日,農業部、中國三峽總公司再次舉行大型放流活動。[4]
由於人類活動,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設、航運、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等因素的影響,中華鱘的自然種群數量急劇減少[6]。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2010年將其列為極危物種[1]。
長江上修建的大壩導致水溫升高,對中華鱘的繁殖產生了抑制作用[7]。中華鱘的產卵地位於葛洲壩上游,1981年葛洲壩截流後,中華鱘在壩前聚集,卻無法到達上游的22個產卵場,數量開始從一萬餘尾減少到1980年代的2000餘尾,到2008年中國農業部組織專家論證,估計野生種群已不足200尾。到2013年,中華鱘最後一處產卵場產卵消失,觀測不到野生幼魚。[8]後續建設的大壩,特別是三峽大壩和溪洛渡大壩,更進一步加劇了種群縮減[9]。
香港海洋公園獲中國大陸贈送5條中華鱘,並且於2008年6月20日公開展出[10]。其中一條名為「中華鱘5號」,於首展次日死亡,被發現身上有牙印,懷疑為同一魚缸內的海狼(Sphyraenus)咬傷引起。事件引起小風波,香港海洋公園宣稱同魚缸混養是諮詢北京專家後的決定,然而亦有指有關方面疏於對稀有動物的管理。[11][12]
不過,其後到港出席中華鱘進館儀式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教授危起偉則表示,沒有向海洋公園提供過書面意見,並質疑園方考慮不周:「內地是單獨飼養中華鱘,不會與其他魚類放在一起,海洋公園可能有處理不周的地方,以為在館內的魚類基於人工飼養就無攻擊性。」[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