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奧爾加(英語:Tropical Storm Olga)是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第15場獲得命名的風暴,系統源於小安地列斯群島最北部以東的低氣壓區,形成時颶風季已經正式結束超過1星期。低氣壓緩慢獲得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12月10日晚將位於波多黎各以北近海的天氣系統歸類成副熱帶風暴奧爾加,並且很快就成為2005年的熱帶風暴澤塔後首場在颶風季正式結束後形成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也由此成為歷史上第4個在正式時間段之前和之後都有風暴形成的颶風季。12月11日,奧爾加從多明尼加共和國最東端登陸,並在不久後轉變成熱帶風暴。氣旋經伊斯帕尼奧拉島進入加勒比海,然後在強烈風切和乾燥空氣的不利影響下於12月13日清晨退化成殘留低氣壓。
奧爾加影響的許多地區在1個月前還曾經受過熱帶風暴諾埃爾的摧殘。波多黎各降下中等程度雨量,造成1人死亡。多明尼加共和國確認有37人喪生,其中單聖地牙哥省的水壩洩洪就導致35人遇難。海地也有兩人死亡,將風暴導致的遇難人數提升到40。奧爾加不但是有紀錄以來為數不多的幾場在颶風季結束後登陸的大西洋熱帶氣旋之一,也是造成人員喪生最多的一場。[1]
氣象歷史
12月上旬,一片向西移動的上層低氣壓在小安地列斯群島北部以東較遠處海域發展出廣闊的下層低壓槽[2][3][4]。受東北方向的強烈高壓脊影響,低壓槽緩慢向西移動,產生零散的對流和部分氣旋式轉向氣流[4]。12月8日,開始有持續性的對流同低壓槽和上層低氣壓關聯起來[5]。12月9日清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開始採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對系統進行分析[6],多個熱帶氣旋預測模型預計系統會發展出熱帶天氣系統特徵[7]。系統繼續向西移動,其中存在銳利的低壓槽,北部還有風速達到烈風強度的區域,行經海域水溫較為溫暖[8]。12月10日,系統發展出下層環流,但對流雜亂無章而且遠離中心[9]。受南向風切影響,系統組織並不對稱[10]。中心附近有對流穩步增長,上層低氣壓的位置在系統中心以南不遠處,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於協調世界時12月11日凌晨3點把位於波多黎各聖胡安以東約85公里洋面的天氣系統歸類為副熱帶風暴並以「奧爾加」(Olga)命名[11][2]。
成為副熱帶氣旋後,奧爾加的位置在大西洋西部上空強烈高壓脊的東南部,氣旋內部保持有層次分明的外流並向西南西方向移動[11]。風暴在沿波多黎各北海岸平行移動期間略有增強[12],中心附近的對流也有增長,於UTC12月11日下午18點從多明尼加共和國蓬塔卡納(Punta Cana)附近登陸[13]。飛入風暴的颶風獵人偵察機測得更緊密的風速梯度,最高風速為每小時95公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UTC12月12日凌晨0點將仍位於內陸上空的奧爾加重新歸類為熱帶氣旋[14]。對流在風暴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中部期間急劇減弱,到達加勒比海時對流已經不足以保持熱帶氣旋狀態,東北方向較遠處的雨帶內還保有較強風力,但中心已因乾燥空氣和強勁風切的不利影響變得混亂[15]。12月12日晚,中心上空的對流略有增長,但氣旋這時已降級成熱帶低氣壓[16]。由於系統內無法持續保有顯著對流,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12月13日清晨針對位於京斯敦西北方向約130公里洋面的低氣壓發布最後一份公告[17][2]。
奧爾加的殘留繼續向西北西方向移動,其中仍然有明顯的下層環流,在古巴和開曼群島附近產生零散雷暴,其濕氣還向北沿伸到佛羅里達州南部上空[18]。系統中心以東發展出小簇深層對流,其下層環流在逼近猶加敦半島海岸線期間一直層次分明[19]。由於有冷鋒從西北方向逼近中心,風暴殘留轉向北上進入墨西哥灣[20]。12月16日晚到12月17日清晨,殘留低氣壓在逼近佛羅里達州西海岸期間增強,皮尼拉斯縣清水比奇(Clearwater Beach)測得的持續風速達到熱帶風暴標準,陣風時速更達颶風強度。低氣壓最終在穿越佛羅里達半島期間被逼近的冷鋒吸收[3][2]。
防災措施
12月10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針對奧爾加的擾動天氣前身向小安地列斯群島北部、波多黎各和多明尼加共和國水域發布烈風警告[10]。奧爾加歸類為副熱帶氣旋後,多明尼加共和國政府向該國英甲諾海角(Cabo Engaño)到海地邊境之間的北部海岸沿線發布熱帶風暴警告,還向到聖多明哥附近的南部海岸沿線發布了熱帶風暴觀察預警[21]。氣旋風力主要集中在中心以北較遠的區域,因此氣象機構沒有向波多黎各發布熱帶風暴警告[11]。海地政府在奧爾加登岸前不久向該國北部沿海地區發布熱帶風暴警告[22],之後土克凱可群島,以及巴哈馬東南部都接獲熱帶風暴警告[23][2]。
美國氣象局駐聖胡安辦事處向包括庫萊布拉島和別克斯島在內的整個波多黎各發布洪災預警,島上部分地區因預計會有長時間的豪雨而收到山洪爆發警告[24]。法哈多到庫萊布拉島和別克斯島的輪渡服務在風暴來襲期間暫停[25]。多明尼加共和國政府在15個省開設避難所,建議生活在低洼地區的居民風暴期間不要留在家中[26],共有22個社區的居民撤離[27][2]。
影響
波多黎各普降小到中雨,降雨量最高的是龐塞附近,達到283毫米[3]。降雨令島上多條河流水位上漲,據報阿雷西博大河的水位比洪水水位還要高數英尺[24]。風暴令島上7萬9000人家中停電,14萬4000人失去供水[27]。波多黎各北部因降雨引發土石流,導致一輛汽車被埋,司機遇難[28]。
多明尼加共和國普降豪雨,局部地區雨量總計超過250毫米[14]。降雨導致北亞克河沿線出現洪災,一度對河上大壩構成威脅,如果大壩決堤,洪水可能會導致聖地牙哥省成千上萬的居民喪生。對此當地官員決定於UTC12月12日凌晨4點打開全部6個水閘洩洪,每秒釋放的水量達610萬升。洪水產生的波浪高達20公尺,並且這時正是深夜,許多人措不及防,僅有15分鐘的準備時間。根據對這一洩洪決定持負面看法的目擊者證實,洪水至少奪走了35條人命[29],7座鎮上的大量民宅被淹[30]。該國其他地區尚有2人喪生,風暴還令超過7500套房屋受損,3萬4000餘人逃離家園[31]。該國共計遭受的損失數額估計有15億多明尼加比索(相當於2007年的4500萬美元)[32]。鄰近的海地北部也有兩人死亡[33]。12月11日,土克凱可群島的一間氣象站測得每小時58公里的持續風速[13]。
風暴行經西加勒比海期間,其東北象限內的低壓槽沿途從12月14日起降下豪雨,佛羅里達州蕁麻島的降雨量達到180毫米。逼近佛羅里達州期間,殘留低氣壓中心附近及東北部偶爾有對流形成,低氣壓也因此增強。12月16日清晨4至5點,清水比奇測得的氣壓低至1002毫巴(百帕),持續風速為每小時72公里,陣風時速則達126公里。隨著冷鋒逼近,低氣壓區變得混亂,尚未抵達太空海岸便已消散。[3]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