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颶風獵人是指飛入熱帶氣旋執行氣象偵察任務的美國空軍預備役司令部氣象偵察第53中隊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飛機機組空勤人員。 從1943年開始執行這類任務以來,已經損失了5架飛機。[1][2]
氣象衛星問世以來,徹底解決了熱帶氣旋的位置追蹤與生成、運動、消失過程監控,但仍然無法取代氣象偵察飛機實測風眼大氣壓強、風速。
美國空軍後備隊第53氣象偵察中隊是世界上僅有的現役氣象偵察航空兵。駐地位於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的凱斯勒空軍基地。"hurricane hunters"一次始於1946年的一次任務代號。目前,任務空域從北大西洋到夏威夷群島為止的東太平洋。一次任務通常在150米至3000米高度穿入風眼數次。有時也進入西北太平洋收集核爆炸試驗釋放到大氣層的放射性物質。機隊規模為10架WC-130J氣象偵察機。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領導指揮的美國海洋和大氣局部隊(NOAA Corps)依據美國法典第10章及第33章第43節設立,屬於七支美國著裝部隊之一,目前由379名軍官組成,裝備16艘船,11架飛機,沒有士官與士兵,實施海軍軍階,薪酬體系與海軍相當,但屬於非戰鬥民事部隊。其中11架NOAA颶風獵人飛機駐紮於佛羅里達州坦帕的麥克迪爾空軍基地的飛機行動中心,主要執行攜帶各種技術設備如氣象雷達追蹤、穿越熱帶氣旋的任務。兩架WP-3D「獵戶座」氣象偵察機為主要的空中氣象觀測實驗室。一架灣流IV飛機執行萬米高空氣象偵察。
歷史上使用過的氣象偵察機機型:
1943年的「驚奇」颶風重創了得州休斯敦。在布萊恩空軍基地的飛行教官Casey Hamilton少校與領航員Ralph O'Hair中尉駕駛一架T-6德州佬式教練機飛入風眼並安全返回。基地氣象官 William Jones-Burdick中尉與飛行員Joseph Duckworth隨後第二個架次飛入風眼。這是航空偵察熱帶風暴之始。[1]
VW-4氣象偵察中隊是美國海軍的七支氣象偵察航空中隊之一。1954年至1972年使用WC-121N "Willy Victor"氣象偵察機。[3]1955年穿越加勒比海的颶風珍妮特時損失了一架飛機。[4] 1973-1975年, VW-4使用渦槳發動機的WP-3A「獵戶座」氣象偵察機。
美國空軍第54氣象偵察中隊1967年至1972年參與越南戰爭,執行了孟加拉灣到西太平洋的氣象調查及對胡志明小道人工增雨造成洪澇災害阻滯越共向前線轉運物資的氣象戰行動。1974年,該中隊裝備了一架新式的WC-130H(序列號65-0965),命名為「颱風追逐者」(Typhoon Chasers),駐於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在調查南中國海的颱風貝絲的呼號為"Swan 38"任務,從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起飛,在第二次進入風眼時於1974年10月12日失去了無線電通聯,所有6名機組人員失蹤。[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