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學名:Oriolus chinensis)又名黑枕黃鸝、倉庚(也作鶬鶊、倉鶊),俗稱黃鶯、黃鳥或金衣公子,是屬於雀形目黃鸝科的中型鳥類,分布於季風亞洲,包含俄羅斯西伯利亞、鴨綠江黑龍江流域、中國東北至華南一帶、朝鮮半島、台灣、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度西高止山脈與東北地區、孟加拉、斯里蘭卡西南部、巽他群島部分島嶼以及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分布範圍約2,110萬平方公里[2]。
亞種
作為分布廣泛的鳥類,黃鸝有許多的亞種,其中許多亞種曾為獨立的物種,由於各亞種虹膜顏色個體差異較大,且會受到光線、觀察角度、及攝影器材之影響而有差異,因此較不適合做為分辨亞種的依據。[3][4]
本種黃鸝的演化史相當地複雜,裡頭可能有更多的複合種組群。[5]其中diffusus亞種跟分布重疊的金黃鸝(Oriolus oriolus)與印度黃鸝(Oriolus kundoo)相近,有很密切的關係,形成了很大的演化支系。[6][7]
目前已辨認有二十個亞種:[4]
- O. c. diffusus - Sharpe, 1877: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東亞與東北亞
- O. c. andamanensis - Beavan, 1867: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安達曼群島,其翅膀顏色是全黑的。
- O. c. macrourus - Blyth, 1846: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尼科巴群島,頸背有一條很寬的條帶,頭頂呈黃色,翅膀顏色全黑,羽毛有一些黃色斑點。[8]
- O. c. maculatus - Vieillot, 1817: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馬來群島和印尼
- O. c. mundus - Richmond, 1903: 原為獨立物種, 分布於錫默盧島和尼亞斯島
- O. c. sipora - Chasen & Kloss, 1926: 分布於西普拉島
- O. c. richmondi - Oberholser, 1912: 分布於西比路島
- O. c. lamprochryseus - Oberholser, 1917: 分布於馬薩倫布群島
- O. c. insularis - Vorderman, 1893: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薩普迪群島
- O. c. melanisticus - Meyer, AB & Wiglesworth, 1894: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塔勞群島
- O. c. sangirensis - Meyer, AB & Wiglesworth, 1898: 分布於桑義赫群島
- O. c. formosus - Cabanis, 1872: 原為獨立物種,錫奧島
- O. c. celebensis - (Walden, 1872):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蘇拉威西島及附近的島嶼
- O. c. frontalis - Wallace, 1863: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邦蓋群島和蘇拉群島
- O. c. stresemanni - Neumann, 1939: 分布於珀倫島
- O. c. boneratensis - Meyer, AB & Wiglesworth, 1896: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塞拉亞島
- O. c. broderipi - Bonaparte, 1850: 原為獨立物種,分布於小巽他群島
- O. c. chinensis - Linnaeus, 1766: 分布於菲律賓北部、南部及其衛星群島
- O. c. yamamurae - Kuroda Sr, 1927: 分布於菲律賓中部和南部
- O. c. suluensis - Sharpe, 1877: 分布於菲律賓南西部的蘇祿群島
特徵
本種黃鸝的體羽大部分呈金黃色,兩翅及尾呈黑色,在頭部通過眼有一條寬闊的黑紋,嘴呈粉紅色,腳呈鉛色,雄鳥全身大致呈鮮亮的黃色,兩翅及尾羽有黑色斑紋,其嘴呈紅色,過眼線為粗大的黑色,延伸至頭後方呈環狀;幼鳥下面有條紋,其羽色鮮黃亮眼。體長為23~28cm。[9]
習性
黃鸝是一種樹棲性鳥類,常成對穿梭於綠樹叢間,飛行力強並常呈波浪狀,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於樹林上層活動,其嘴粗厚有力,牠的主食是昆蟲,也吃些果實、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它們較喜愛吃異色山黃麻(Trema orientale)和榕屬植物的果實,也是會捕食對農林有損的害蟲的益鳥。黃鸝的巢築在大樹的枝梢間,狀似搖籃,一窩可產卵4-5枚,雛鳥叫聲響亮,在樹下能聽到巢內雛鳥的叫聲。雛鳥生長較快,孵出一個多月後即能隨親鳥逐漸向南遷移。黃鸝的歌聲猶如流水般的婉轉動聽,富有音韻,略似笛音「iwee wee wee-leeow」。[10][11]
黃鸝於4月(尼科巴群島的族群於1-3月[12])開始築巢,並置於樹的交叉處,4-5月孵蛋,並在6-8月帶領離巢之亞成鳥在巢區周邊活動,9月之後離巢之亞成鳥則會離開繁殖區擴散至遠處。一對黃鸝在一個繁殖季內約可繁殖2次,持續約17週。黃鸝的巢通常由母鳥獨自築巢,築巢平均需耗約3-4天,築巢完成後會在3-4天內下3-4顆蛋,在18-21天之後所有蛋孵化完畢,再照顧雛鳥約14-16天,雛鳥離巢後雌鳥會再待兩周,隨後即會進行下一次繁殖,蛋的外觀呈鮭魚紅和較深的紅色斑點。這些鳥巢常會在大卷尾附近築建,間接形成競爭。
分布
黃鸝是一種候鳥,夏天飛到中國東北部、東西伯利亞、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北部等地繁殖,冬季廣泛南遷印度、泰國、斯里蘭卡和馬來半島等地越冬,最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和半島區域,也有一些會到孟加拉,在尼科巴群島和安達曼群島的族群為留鳥。[15][16]
diffusus亞種較不常遷徒於印度南部許多地方也罕見地遷徒於斯里蘭卡,反倒是來自東南亞的亞種較常出現,它們頂多在西高止山脈出現。[17][18] 在新加坡,1880年代時本種相當地罕見,相信它們是在1920年代由飼養者在此建立了大批的族群,使本種數量於該國大增,如今在新加坡黃鸝相當地普遍,並且常在園地出現。[19]
黃鸝常出現於森林、園地和次生林,隱蔽性較強。[9]
在台灣黃鸝出現於海拔分布0至800公尺的平地至丘陵闊葉林、次生林,過去是平地及淺山樹林地帶普遍的留鳥,但現在大部分地區已絕跡,目前分布於玉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及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等地區,高雄為群聚比例最高的地方。[20][21]
保育
黃鸝在東南亞和東北亞為常見的鳥類,但在臺灣的處境生存艱難,全台一度只剩200多隻黃鸝鳥,2004年在臺灣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生物,2008年從第二級珍貴稀有生物改列第一級的瀕臨絕種生物,經過十年保護,2018年回復至第二級。除了天然因素外,也受到人為因素威脅、如獵捕、樹木修剪、環境開發等,黃鸝族群數量因此銳減。
近年來黃鸝保育有成,族群數已有回升現象。隨著都會地區公園的樹木長大及環境改善,成了適合黃鸝棲息的空間,此外森林公園綠地的串連也讓黃鸝族群擴散,使牠們的繁殖環境增加,甚至原本幾乎沒有出現的高雄都會區也能看到其身影,其他地方如嘉義近年來也開始有通報出現。[22][23][24][2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