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學,鱗莖是一個帶有肉質葉或葉基的短莖[1],其功能是在休眠期間作為養分貯藏器官。鱗莖是植物的一種變態莖,形狀通常為圓或橢圓形。真的莖在中心部份,直立,長得又短又粗,莖的外部生有許多層鱗片狀葉子,所以這種莖被稱為鱗莖。鱗莖通常是地下莖。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3/Shallots-Whole.jpg/640px-Shallots-Whole.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6/Amaryllisbulb.jpg/640px-Amaryllisbulb.jpg)
鱗莖的構造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0/Stem_morphology_type_bulb.png/320px-Stem_morphology_type_bulb.pn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4/Red_onion_cross_section_04.jpg/640px-Red_onion_cross_section_04.jpg)
鱗芽(bulbil),又稱「球芽」,英文別名為「bulblet」、「bulbet」、「bulbel」等等。[2]
長在中心的真莖頂部,可發育為植物地上部份。
長在各鱗片狀葉子的葉腋內,可形成新的鱗莖,這些新鱗莖稱為子鱗莖。
鱗莖的功用
鱗莖有類似種子的作用,由鱗莖能夠發育出莖、葉、花及屬於不定根的根。
有些植物鱗莖的養分豐富,不必種在泥土,只要有些水份就能生長,如:水仙、風信子等。
且鱗莖比種子更為優越,以下列出幾點:
- 鱗莖上的鱗片狀葉子,儲存的發育所需之養分比種子更為豐富,
- 植物從鱗莖發育,比從種子發育生長更快。
鱗莖可以活多年,且單保留鱗莖就可發育出新的一株植物,可使植物順利過冬。
鱗莖的種類
以鱗莖的外皮分兩種
以鱗片狀葉子的形狀分,又分為:
- 環狀或層片狀:如:洋蔥。
- 鱗片狀:如:百合。
鱗莖植物
具有食用價值的鱗莖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