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丕士(1901年—1989年2月20日)出生於千里達及托巴哥的西班牙港,祖籍廣東,客家人,是執業律師、記者、商人及政治家。前中華民國外交部長陳友仁的大兒子。
陳丕士在1901年出生。父親是陳友仁,而他母親是莊園主和黑奴的私生女,所以陳丕士帶著華人、法國人與黑人的血統。他家中有四兄弟姐妹,其中一個是漫畫家陳依范。1911年隨母親到倫敦學習,1922年畢業於倫敦中殿律師學院,考取律師資格。後在千里達及托巴哥當律師。
1926年返回中國後,陳丕士曾參加武漢收回英租界的鬥爭,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1927年,四一二事件後以鮑羅廷為首的蘇聯顧問團回國,他奉父命護送,後留居蘇聯。1935年回國,致力於建立統一戰線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為宣傳抗戰努力工作,曾出任立法院顧問兼立法院院長孫科的私人秘書、「中國國際法學會」秘書長。
1947年任香港高等法院律師,曾經代表兩航打官司。同時他又跟支持香港自治的馬文輝等人創立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協會最初是在香港爭取有限的民選機制,不過後來莫應溎、陳丕士等親共人士控制領導權,華革會成為一個親共的民間組織。
陳丕士亦曾經參與香港的市政局選舉,不過未曾當選。
陳丕士於八九年去世,留下一本自傳,書名叫《中國召喚我:我參加中國革命的歷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