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黃武初年(222年-224年)曾先後擔任永寧長、諸暨長,在兩地都有政績。後出任建武都尉,開始領兵。[2]但即使身居武職,陸凱依然保持著讀書的習慣。領兵,但身任武職的他仍手不釋卷,經常閱讀,尤其喜愛揚雄所撰的《太玄經》一書,曾為此書作注。[3]
赤烏五年(242年,魏正始三年,蜀延熙五年),孫權封陸凱為儋耳太守,令他與與將軍聶友率軍三萬進攻朱崖(今雷州半島一帶)、儋耳(今海南島)兩地,戰後於朱崖設郡(郡治今廣東省徐聞縣),陸凱因功升為建武校尉。[4][5]
赤烏十三年(250年,魏嘉平二年,蜀延熙十三年)十二月,魏將王昶、州泰、王基攻侵犯江陵(今湖北市荊州市),吳國守將朱績被擊敗,孫權派遣陸凱和將軍戴烈前往增援,但無功而返。[6][7]
五鳳二年(255年,魏正元二年,蜀延熙十八年),陸凱率軍赴零陵(郡治今湖南省永州市)討伐山賊陳毖,成功將陳毖斬殺,因功封巴丘督、偏將軍,封都鄉侯,同年又轉為武昌右部督。[8]
同年春正月,魏淮南守將毌丘儉、文欽率軍西進,討伐魏國權臣司馬師,與司馬師大軍在樂嘉(今河南省商水縣東)交戰。閏正月,吳國丞相孫峻、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等趁機率軍襲擊壽春(今安徽省壽縣),陸凱也受命率軍前往。結果吳軍剛走到東興(今安徽省含山縣西南),就聽說毌丘儉、文欽已經失敗,後來文欽率淮南殘軍數萬人投奔吳國,吳軍與魏軍交戰,互有勝負。[9][10]戰後,陸凱又升為蕩魏將軍、綏遠將軍。[11]
元興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七月,孫皓繼位,大行奉賞,陸凱被拜為鎮西大將軍,都督巴丘(今湖南省岳陽市),領荊州牧,進封嘉興侯。[13]甘露元年(265年,晉泰始元年),孫皓遷都武昌。這一年,晉國取代了曹魏。
寶鼎元年(266年,晉泰始二年),先前派往晉國的使臣丁忠回到武昌,告訴孫皓晉國疏於防備,勸他趁機襲取弋陽郡(郡治今河南省潢川縣西)。孫皓向群臣徵求意見,陸凱表示了堅決的反對,孫皓表面上聽從了陸凱的意見並未出兵,但最後還是與晉國絕交了。[14]八月,孫皓分置左、右丞相,陸凱出任為左丞相,右丞相則是孫皓的親信萬彧。[15]次年春,孫皓改派右丞相萬彧代替陸凱鎮守巴丘。
陸凱擔任丞相期間,多次上疏直諫,言詞激烈之時,甚至將孫皓與古代亡國的暴君桀、紂相提並論。陸凱反對孫皓的窮兵黷武、苛政酷刑、奢侈享樂,建議他任用賢能,與民休養。同時他自身通曉卜筮,曾利用民謠、天象勸說迷信的孫皓還都建業。據說陸凱曾試圖與右大司馬丁奉、御史大夫丁固合謀廢掉孫皓,後因左將軍留平反對而放棄。[16]
建衡元年(269年,晉泰始五年),陸凱身患重病,孫皓派中書令董朝詢問他還有什麼要說的,陸凱表示何定和奚熙這些人都不值得依賴,勸孫皓重用姚信、樓玄、賀邵、張悌、郭逴、薛瑩、滕脩、陸喜、陸抗。[17]同年十一月,陸凱病逝,享年七十二歲。[18]
孫皓對陸凱屢次拂逆他的旨意早就有所不滿,何定也多次讒言中傷陸凱。但礙於陸凱的身份和他家族勢力的龐大,孫皓對他始終有所忌憚。[19]等到陸凱死後,孫皓便將陸凱在外領兵的兒子陸禕召回;在陸家另一位重臣陸抗於鳳凰三年(274年,晉泰始十年)去世後,孫皓於天冊元年(275年,晉咸寧元年)下令將陸凱全家流放到建安(今福建省福州市)。[20]
“ | 臣受國恩,奉朝三世,複以餘年,值遇陛下,不能循俗,與眾沈浮。 若比干、伍員,以忠見戮,以正見疑,自謂畢足,無所餘恨, |
” |
——陸凱[21] |
評價
家庭
- 陸禕,太子中庶子,後被流放
- 陸仰,吏部郎[22]
- 陸伊,揚州主簿[22]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