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賽欽
中国新疆与西藏自治区西部地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新疆与西藏自治区西部地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克賽欽地區是中印邊界西段的一個爭議地區,位於喀喇崑崙山脈和崑崙山脈之間,目前大部分地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印度宣稱對其部分地區擁有主權。在行政區劃上,大部分地域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管轄,南部小一部分歸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管轄。[1]印度方面則將其認定為拉達克的一部分。[2][3][4][5][6]阿克賽欽地區總面積4萬2685平方公里,其中爭議地區約3萬平方公里,佔中印西段邊境爭議地區總面積的3萬3500平方公里的絕大部分。1962年,中印在阿克賽欽爆發了一場小規模戰爭。在1993年和1996年,雙方簽訂協議表示尊重實際控制線。[7]
「阿克賽欽」一詞由突厥語系音譯而來,其名有不同解釋:其中「阿克賽」在維吾爾語為「白石灘」[8][9],而「欽」意有不同解釋:一為通道[8];也有部分中國學者認為代表「秦」(即中國)之意[10],惟維吾爾語中沒有此用法。印地語中以अक्साई चिन表示本地區,其實是同一名稱用天城文拼寫。
阿克賽欽地區面積38,000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為高海拔的荒漠,位於喀拉喀什河的最低點海拔4,300公尺。西南部海拔6,900公尺的高山延伸至西南部的達普桑盆地,形成了分割阿克賽欽和印控喀什米爾的實際控制線。在北部,崑崙山脈切斷了阿克賽欽和塔里木盆地。阿克賽欽內部有一些形成了鹹水湖或鹼湖的內流盆地,如阿克賽欽湖、薩利吉勒、騰格湖等。塔里木河流進本區西部,阿克賽欽湖由阿克賽欽河注入,湖面海拔4990公尺。薩利吉勒湖,湖面為5181公尺。阿克賽欽盆地海拔4848-5000公尺,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內流盆地[11]。盆地內的山峰大多超過6000公尺,山口大多超過5000公尺。[12]
阿克賽欽海拔較高,高寒氣候。以康西瓦為例,年平均溫度為-0.6℃,1月平均溫度為-11.3℃,7月平均溫度為9.8℃,無霜期10天,10℃以上活動積溫為20℃。天文點年平均溫度為-9.8℃,1月平均溫度為- 21.0℃,7月平均溫度為3℃。盆地位於雨影面,西南季風很難越過喜馬拉雅山進入,西風氣流也難越過喀喇崑崙山和西崑侖山,實測年降水量均不到100毫米,康西瓦36毫米,天文點47毫米,空喀山口僅29毫米。
清朝初年,準噶爾的大軍及衛拉特蒙古熬茶禮佛的旅行都是從阿克賽欽進入西藏,清朝雍正時西藏甘丹頗章在此設立拓置局管轄。道光年間,拉達克王朝被查謨的多格拉人吞併,隨後森巴戰爭導致其與清屬西藏的衝突。1846年英國附庸查漠-喀什米爾土邦建立後,英國東印度公司聲稱阿克賽欽應歸英印政府統治。在未等清朝政府同意的情況下,為了標定拉達克和西藏的邊界,英國於1865年派遣印度測量局官員威廉·詹森潛入南疆地區,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通過勘察,繪製了一條界線,這就是詹森線(中國大陸又譯「約翰遜線」)。此線將包括阿克賽欽在內的近三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了英屬印度,使阿克賽欽變成英印喀什米爾的一部分,但當時由於同治陝甘回變,清政府並未控制此地區,英國政府沒有知會清政府。1899年,英國駐清朝公使竇納樂向清政府遞交了一份新疆和喀什米爾劃界方案,依據馬繼業-竇訥樂線的拉宗山脈為分界,將阿克賽欽北部劃給清朝,清政府沒有回應,英方將此視為默許[13] 。1950年代後期,中國在阿克賽欽地區修建新藏公路,印度以詹森線為依據表達不滿,中印西段邊界爭端由此發酵。2020年6月,印度軍方打破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越過邊境線,中方團長祁發寶攜帶數名官兵前來交涉。在交涉過程中印方圍毆中國某陸軍營長並致其死亡。據統計,5名中國士官在中印邊境流血衝突中傷亡,20多名印度士兵喪生[14],中印關係急遽下降。
連接新疆葉城和西藏拉孜的新藏公路穿過阿克賽欽地區,在戰略上這個地區有重要意義。雖然1990年代簽署的實際控制線協議大大降低了這一地區再次發生領土衝突的可能性,但21世紀後兩國軍隊仍多次對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