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菜市口法場,位於北京舊城宣武門南側,為清代京師地區的死刑執行場所。
菜市口法場位於一個倒丁字路口,上沖宣武門,西邊是廣安門方向,東邊可穿過前門外大街,崇文門外大街抵達廣渠門,是南城貫穿東西的交通幹道。刑場的具體位置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在當時位於東北角的西鶴年堂中藥店門口,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東口,丞相胡同(舊稱繩匠胡同)以東,鐵門胡同以西的大道中間。從流傳下來的照片推測,後一種說法比較準確。刑場坐東面西,對著丁字路口人群最多的地方。逢行刑之時,先在丁字路口正南偏東立監斬棚,負責監刑的官員和行刑劊子手預先到達坐於其中。爾後,載有囚犯的刑車會沿著宣武門外大街駛來。到達刑場後,監斬官員先宣讀皇帝關於處決人犯的諭旨,然後按照皇帝在集中審理死刑案件的秋審中「勾決」的先後順序將應決囚犯從一眾犯人中提出,即行處決。要注意的是,被押赴刑場的犯人並不一定全部被處死,按照清朝相關制度規定,被判處死刑的囚犯會在秋審中因犯罪情節不同而被分為「情實」、「照緩」、「留養承祀」等不同類型,而僅有被擬為「情實」的罪犯被皇帝「勾決」後方可執行死刑。但在實際操作中,本年度所有的死囚均會在行刑之日被押赴刑場,已赴刑場但未被處決的犯人稱之為「陪綁」,會在行刑結束後押回監所,等候次年秋審發落。
死刑的執行時間原則上是在秋季霜降之後十日至冬季立冬之前,行刑之時是一日之中的午時(11時至下午1時),據稱因此時為一天中「陽氣」最重之時,可以抵消處決人命帶來的「陰氣」。而幾乎所有的監斬官都選在午時三刻執行,之所以在最後一刻才執行,是希望為死囚等待皇帝的特赦敕命。不過,在刑場上獲得特赦的事例極為罕見。也有一說指午時與三刻分別象徵「魂飛」與「魄散」,意在讓處死之人永世不得超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