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介紹的是生命的輪迴。關於宇宙的輪迴,請見「
永恆輪迴」。
輪迴(梵語、巴利語:संसार,羅馬化:Saṃsāra,意指「世界」),是關於「所有生命、物質及存在物的循環性」的概念,這是大多數印度宗教基礎教義中的重要概念[3][4][5] ,輪迴一詞的意思是「漫無目的地漂流、流浪或世俗存在的循環」[6]。
|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 改善本條目或在 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此條目需要 精通或熟悉宗教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20年3月8日) |
| 此條目 內容疑欠準確,有待查證。 (2024年7月7日) |
|
輪迴論是一個神學理論,認為生命會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不斷經歷生與死。在東方有印度教、佛教及道教等眾多宗教認可這個理論,在歐洲有關於希臘的輪迴論的哲學理論流傳,這些理論的認可者包括畢達哥拉斯及柏拉圖,德魯伊教及海地伏都教也相信輪迴存在;作為一種宗教體驗,輪迴被認為是世界的另一種真實面貌(感官所認識世界的延伸)。
輪迴論與許多達摩宗教(如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等)所認可的業力論聯繫在一起,「脫離輪迴」這個行為被稱為解脫,它一直是擁有印度文化背景的、重視傳統靈性的人追求達成的目標,也是他們內部分歧的核心之一[6]。
輪迴(Saṃsāra)概念起源於後吠陀文學,與投胎、轉世基本上同義,它是與業力有關的循環;《吠陀經》本身並未討論該理論[11][12] 。在早期的奧義書中,它已經被發展出來,但沒有對其機制細節的詳細描述[13]。直至大約公元前10世紀中葉,在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及與印度教的相關哲學理論有關的各個學派的思想中才可以找到對輪迴的闡述[15]。
希臘教相信凡人在去世之後便會到達黑地斯,按照不同的審判結果,他們會被送往塔爾塔羅斯、水仙平原或歸靜樂土。有説法聲稱在水仙平原流浪的亡者有機會在日後轉生為其他生靈,而居住在歸靜樂土的亡者也可以選擇投生為其他生靈。
海地伏都教相信凡人在經歷一定次數的生死之後 便會永遠死去。與海地伏都教有關的一句名言是:「人出生是為了死亡。」
基督教典籍《舊約聖經》的內容模糊描述了復活的情況,在早期的歷史上偶有後來被正統敎會判定為異端份子的神學家表示他們認可輪迴論[16],但大公敎會認為《新約聖經》記載了不同的觀點,因為基於《新約聖經》所記載的各種教誨,世人皆只需要一次受洗就能得救,所以如果輪迴真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就難以解釋了,可以説是有理據上的矛盾,但有意見認為這種矛盾的成分很小,也因為聖典沒有提及輪迴這些概念,僅能靠推測得知,所以輪迴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仍有一些爭議性,但能肯定的是,由於一旦得救則將進入天國以獲享永生,因此先前關於輪迴是否存在一事的爭論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17][18]。一般來説,主流基督敎並不認同其他部份宗教所提出的輪迴存在這一説法的正確性[19],故認為不用賠抵怨親債主的相關業報,儘管如此,不過不代表可以行為不檢,因為在世間的所作所為仍然是很重要的。大多數基督敎徒認為惟一真神是三位一體的,即聖父、聖子、聖神的型態向世人勸導,基督敎徒相信人一生終有一個造創天地萬物的惟一真神預定命運。他們亦相信去世者在死後獲享永生或者喪亡之前,必須通過上主對此人在品格上的審判,才可以進入天國。一些説法聲稱普通人的魂神會留居冥界直至審判日,而罪大惡極的人的魂神將會在地獄中受盡折磨。
更正教認為不用做功德,義與不義的分別在於是否有著對於基督的信仰,是為因信稱義論[20]。天主教認為除了保持信仰,也該行善,行善與得救有關,而且認為天主的旨意與凡人的自由意志互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即神人合力論[21]。東正教也十分強調行為的重要性[22]。
有説法聲稱在中世紀時期,羅馬敎會宣稱世人必須不斷把金錢奉獻給羅馬敎皇以補償前生所犯下的罪過[23],但這一説法與主流觀點相矛盾,後者認為沒有證據顯示基督舊敎曾經散播相關觀念。至於要如何得救,《聖經》宣稱當人們真心相信默西亞 耶書亞辣比是天主子,而且相信他在十字架上擔當了人所犯下的罪過,因而受死並復活,就有可能會得享永生[24];不崇信基督的人在死後,其靈魂會被存放至海地斯或海底;等到救世主重臨人間時,祂會開始「最後的審判」,並且依照《生命冊》的內容,把名字不被記載於冊上者丟到火中燒毀,使其徹底「死亡」[25]。
天主教的一些神職人員表示天主教不相信輪迴存在,但他們聲稱可以透過向相信輪迴存在的人宣揚救恩論來使他們在仍然相信輪迴存在的情況下接受耶穌基督為會拯救他們脫離他們相信存在的輪迴的救主[26]。
猶太教的前身古猶太教可能有關於投生為其他生靈一説的觀念[27]。
由於猶太教聖典《希伯來聖經》所記載的關於來生的説法頗為模糊,因此信奉猶太教的神學家對此問題有不同的説法,輪迴論是其中一個受到不少信奉者所認可的理論[28][29][30][31]。然而,基督教沒有接受相關説法,這些説法也不是猶太教主流教義的一部份[32]。
儒教的前身古儒教相信凡人在去世之後,其魂魄便會永遠居住在黃泉中。儒教沒有具體的來世觀,其強調今生的重要性,但儒教不完全否認已經去世者能夠重生。
道教的前身古道教沒有關於輪迴的思想觀念,古道教及中夏教等古老宗教相信凡人在去世之後,其神魄便會永遠存活在陰府中,故此古道教認為凢人應該努力地嘗試去成為仙人以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道教繼承了相關觀念,其傳統教義講求「長生不老」,道教認為達到這個境界的凢人能夠使自己在不會衰老的情況下擁有非常漫長的壽命直到此人去世,至於已經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的仙人在壽終之時會昇上靝庭以永遠享福。
然而,在小乘佛教傳入中華之後,道教教義開始受到其教義的影響。自道教教內的全真道吸收漢傳佛教教內的禪宗思想以來[34],道教也產生了類似於佛敎所認可的輪迴論的觀念,千年以來 道教教內的絶大部份教派都接受輪迴論,並且對中國民間宗教產生影響至今,例如古時的善書《文昌帝君陰騭文》記載了文昌帝君神通過扶乩講述自己從秦朝到宋朝時轉生為何人、有何作為等等。
道教相信諸天仙眞已經達到永生不老的境界,自然不用擔心將來必定會再入輪迴[35]。雖然如此, 但是道教典籍《太平經》宣稱如果仙臣犯錯,可能會被天君貶下凡間[36],可見祂們並非已經完全出離世間,相反, 祂們仍然受縛於世間法[37]。
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所認可的輪迴論起於梵書編寫時期,成熟於奧義書編寫時期,輪迴一詞是流轉之意。不少奧義書宣稱輪迴包攝三道,即天道、祖道、獸道。輪迴論是婆羅門教主要教義的一部份,後來佛教將三道擴展為五道或六道,印度教也發展了這個理論。
耆那教相信眾生的命我是不朽的,眾生將會不斷經歷生死,直到他們覺悟並成為帕拉梅斯蒂(英語:Parameṣṭhi)。帕拉梅斯蒂分為三類,分別是阿𥚃漢特、底里坦迦羅及悉陀。一些佛敎徒聲稱帕拉梅斯蒂是居住在無色界天的外道或已經達到類似的境界但仍未真正地覺悟的智者。
佛敎認為輪迴是一個過程,死亡之後䰟神(可能是有分心或第八識等等,信奉不同宗教的佛學家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都不一樣)會離開所屬普羅[註 1]的肉軀[38],經過一些事情(南傳佛教認為此普羅的魂神會直接轉生為另一個普羅,北傳佛教教內則流行此普羅的魂神轉變成中陰身這一理論)之後才進入胎中,成為另一個剛剛出現的普羅,該普羅可能會是凡人,也可能會是畜生、餓鬼、天眾等等,居住在天庭的天眾的壽命雖然很長,但是終有一天仍會去世。佛敎認為除了已經了脫生死的佛佗(如阿羅漢、大菩薩、辟支佛及佛陀)之外,一切眾生都不能不受輪迴的束縛。佛敎的一些信奉者聲稱就算是已經達到永生不老的境界的提婆、李習、蘇拉、神仙及神様等多個種類的神靈,也仍然身處於輪迴之中,就連近乎法力無邊的薄伽梵也無力阻止有輪轉動。
在大乘佛教教義中,輪迴的範圍共有六大類,大乘佛教稱之為六道(有些説法聲稱為五道,把阿修羅併入其他道,這些説法來自更早出現的部派佛教),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也是另一次生死的開始。大乘佛教認為輪迴實際上是上下沈浮的生死流轉,如此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是所謂輪迴生死,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不明瞭無常、實相,而煩惱未能斷盡,所以輾轉於六道中循環往復,是為「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為佛陀,否則無有脫出之期[39][40][41][42]。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完全消除我執及無明等等。大乘佛教教典《楞嚴經》宣稱在六道之外尚有仙道[43],共計七道[44],並且宣稱身處於仙道的生靈可以被分為十種,祂們都是神通廣大的生靈,但不論是哪一種,由於祂們非常執著於對身心的修養,因而錯誤地運用心識來修煉,因此祂們不能夠像佛佗那樣成功脫離輪迴,故此終有一天祂們在享盡仙福之後 仍會散入六道之中[45]。
有一種常見説法聲稱大乘佛教認為成佛就是到達剎土永遠享福,但其實這不符合大乘佛教教義,漢傳佛教教內的淨土宗認為剎土是由佛陀所化現出來的,為的是提供一個適合的地方讓佛弟子在那裡修行,故此剎土不是修行的終極目的地。大乘佛教認為剎土也有散盡之日,居住在剎土的生靈雖然有近乎無盡的壽命,但是仍然無法永遠保持這種狀態,當他們長得驚人的壽命結束時,這種狀態便會消失,故此他們必須致力修行以證得佛果。大乘佛教認為連身處於剎土的佛陀也會有入滅之日,只有湼槃才是終極歸宿[46]。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乘佛教認可無我論,因此它不認為眾生有獨立自存的元神。雖然一般認為識神(常被稱為「識」)是輪迴的主體,但是初期佛教並不把它等同於通俗意義上的靈魂[47]。關於輪迴的主體的問題是數千年以來 很多佛學家之間爭論不休的話題[48]。早期佛教認為香陰是進入胎中以形成普羅的事物,北傳佛教把它等同於中陰,它是構成非實有的即蘊我在投胎之前流浪於世上的其中一個要素 中蘊 ,但北傳佛教否認中陰身是常住不變的離蘊我,而聲稱中有是作為十二因緣之一的有支,南傳佛教則認為心流是把上一輩子與這一輩子聯繫起來的事物[49]。
卡巴拉教、諾斯替教等一些宗教及伊斯蘭教教內奉行神秘主義的部份不太正統的教派認可轉世論,但其關於轉世的觀念沒有形成類似於印度本土宗教所認可的輪迴論的複雜思想。摩尼教則吸收了佛敎 部份關於輪迴的教義。
著名哲學家柏拉圖認可輪迴論。在柏拉圖所寫的《斐多》一書中,其師父蘇格拉底談及了靈魂的不朽性,他説:「靈魂不接受死亡嗎?」又説:「所以靈魂是不死的。」[50]
- 美國醫學博士、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伊恩·斯蒂文森調查了世界各地2500多個聲稱記得前世的孩子,出版了四卷本研究輪迴案例的專著及《輪迴與生物學》(《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等著作。他研究的結論是:輪迴確實存在,人在2-5歲左右能夠回憶起前世,在5歲以後就會逐漸忘記;前世身體所受的傷害可能是胎記或先天缺陷的病因,人的喜好、行為特徵以及恐懼症等都可能來源於前世[51]。
- 荷蘭一份研究,找出13位有前世記憶及另外13位沒有前世記憶的志願者進行科學試驗調查,兩組志願者接受的教育程度相當,年齡和人生經歷都比較相似,其發現有前世記憶的印象的志願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錯誤記憶及虛構記憶,而且異常相信自己事實上是錯誤的的記憶及判斷是正確的[52]。
- 曾任耶魯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的布萊恩·魏斯博士所著《前世今生》(英文版書名《Many Lives, Many Masters》[53])、《Same Soul, Many Bodies》[54]、《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55]等著作,記錄了他執業生涯中的大量輪迴案例。
-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學習」節目(BBC Learning)攝製了關於探索輪迴的紀錄片《往世》(Previous Lives)[57]。
Flood, Gavin D.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Hindu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M. Boyer: Etude sur l'origine de la doctrine du samsara. Journal Asiatique, (1901), Volume 9, Issue 18, S. 451–53, 459–68
A.M. Boyer (1901), Etude sur l'origine de la doctrine du samsara, Journal Asiatique, Volume 9, Issue 18, pp. 451–53, 459–68
「因為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丶 藉著信德,所以得救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不是出於功行,免得有人自誇。」
-出自《聖經·新約·厄弗所書》第二章第八節至第九節
「的確, 以色列倔強, 有如一頭倔強的母牛,那麼上主哪能牧放他們,有如在廣闊的草場牧放羔羊?」 -出自《聖經·舊約·歐瑟亞先知書》第四章第十六節
「以色列家族! 我要照各人的行為裁判你們── 吾主上主的斷語── 你們應回心轉意丶 離開你們的一切罪惡丶 避免它們再做你們犯罪的絆腳石。
由你們身上拋棄一切得罪我的惡行罷!你們應改造一個新心 、一種新的精神!以色列家族, 為何你們偏要喪亡?
因為我不喜歡任何人喪亡── 吾主上主的斷語── 你們回心轉意罷!你們必得生存!」
-出自《聖經·舊約·厄則克爾先知書》第十八章第三十節至第三十二節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人,甚至把自己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喪亡,反得永生。」 -出自《聖經·新約·約翰福音書》第三章第十六節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裏。」——啟示錄 20:12-15
「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説:『人們説人子是誰?』
他們説:『有人説是洗者若翰;有人説是厄里亞;也有人説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
耶穌對他們説:『你們説我是誰?』
西滿伯多祿回答説:『你是默西亞 、永生天主之子。』」
-出自《聖經·新約·瑪竇福音書》第十六章第十三節至第十六節
福井文雅. 佛教與全真教的成立 (PDF). 中日第六次佛教學術會議論文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1996 [2020-03-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2-03).
林富士. 〈《太平經》的神仙觀念〉.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2009, 80:2: 217–263 (中文(繁體)).
釋宣化.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般若文海繁體站. [2023-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1) –透過報佛恩網 (中文). 「壽終靈神」: 阿那含壽命終了的時候,他的靈性,就是他那個中陰身,這個靈神做鬼時就叫中陰身,若是屬陽就叫靈神,這個也就是靈魂,也就是那個靈性。「上十九天」: 因為他生死未了,所以靈神上十九天。從四王天數上去,數到無煩天,這無煩天就超過了十九天,他在十九天以上,「證阿羅漢」: 證阿羅漢果了,所以他的名字叫不來果,不來是不到人間來了,這是阿那含這個三果阿羅漢。
走出現代佛教誤區. 全方文化. : 22 [2021-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31) (中文).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上冊)》,倓虛老法師,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楞嚴經》卷九:「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阿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
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識」≠ 靈魂主體.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2020-04-08 [2023-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2) (中文).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The True Story of a Prominent Psychiatrist, His Young Patient, and the Past-Life Therapy That Changed Both Their Lives. 1988. ISBN 978-0671657864 (英語).
Same Soul, Many Bodies: Discover the Healing Power of Future Lives through Progression Therapy. 2005. ISBN 978-0743264341 (英語).
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Discovering the Power of Regression Therapy to Erase Trauma and Transform Mind, Body and Relationships. 1993. ISBN 978-0671867867 (英語).
- John Geeverghese Arapura. Hermeneutical Essays on Vedāntic Topics. Motilal Banarsidass. 1986. ISBN 978-81-208-0183-7.
- Buitenen, J. A. B. Van. Dharma and Moksa.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957, 7 (1/2): 33–40. JSTOR 1396832. doi:10.2307/1396832.
- John Bowker. Go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870895-7.
- Robert Buswell Jr.; Donald Lopez Jr. The Princeton Dictionary of Buddh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2-09-17]. ISBN 978-1-4008-480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8).
- Harold Coward. The Perfectibility of Human Nature in Eastern and Western Thought: The Central Sto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8 [2022-09-17]. ISBN 978-0-7914-733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Harold Coward. Religious Understandings of a Good Death in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2. ISBN 978-1-4384-4275-4.
- Dalal, Roshen. Hinduism: An Alphabetical Guide. Penguin Books. 2010. ISBN 978-0-14-341421-6.
- Dundas, Paul. The Jains Secon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1992] [2022-09-17]. ISBN 978-0-415-2660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 Mircea Eliade.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Macmillan. 1987. ISBN 978-0-02-909480-8.
- Jeaneane D. Fowler. Hinduism: Beliefs and Practices. Sussex Academic Press. 1997. ISBN 978-1-898723-60-8.[失效連結]
- Jeaneane D. Fowler. Perspectives of Re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nduism. Sussex Academic Press. 2002. ISBN 978-1-898723-93-6.[失效連結]
- Jessica Frazier; Gavin Flood. The Continuum Companion to Hindu Studies. Bloomsbury Academic. 2011. ISBN 978-0-8264-9966-0.
- Gethin, Rupert. Foundations of Buddh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192892232.
- Jaini, Padmanabh. Doniger, Wendy , 編. Karma and Rebirth in Classical Indian Tradi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ISBN 978-0-520-03923-0.
- Jaini, Padmanabh S. (編). Collected Papers On Jaina Studies Firs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00. ISBN 978-81-208-1691-6.
- Mark Juergensmeyer; Wade Clark Roof. Encyclopedia of Global Religion. SAGE Publications. 2011 [2022-09-17]. ISBN 978-1-4522-665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5).
- Damien Keown. A Dictionary of Buddh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19-157917-2.
- Klaus Klostermaier. A Survey of Hinduism: Third Edi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 ISBN 978-0-7914-8011-3.
- Dalai Lama. The Meaning of Life,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effrey Hopkins. Wisdom. 1992. ISBN 978-1459614505.
- Stephen J. Laumakis.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022-09-17]. ISBN 978-1-139-4696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8).
- Lochtefeld, James.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Hinduism, Vol. 2: N-Z. Rosen Publishing. 2002. ISBN 978-0-8239-2287-1.
- Michael Myers. Brahman: A Comparative Theology.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6-83565-0.
- Obeyesekere, Gananath. Wendy Doniger , 編. Karma and Rebirth in Classical Indian Tradi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ISBN 978-0-520-03923-0.
- Obeyesekere, Gananath. Wendy Doniger , 編. Karma and Rebirth: A Cross Cultural Study. Motilal Banarsidass. 2005. ISBN 978-8120826090.
- Sethia, Tara, Ahiṃsā, Anekānta and Jainism, Motilal Banarsidass, 2004, ISBN 978-81-208-2036-4
- Williams, Paul. Buddhist Thought. Routledge. 2002. ISBN 0-415207010.
- Paul Williams; Anthony Tribe; Alexander Wynne. Buddhist Thought. Routledge. 2012. ISBN 978-1-136-52088-4.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註">
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註"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