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港式速食是源於香港的速食文化[1],約於1960年代後期出現,其興起和普及與香港經濟在1960年代快速發展息息相關[2]。港式速食店與美式速食店在運作上有不少差異,而食品和飲品的類型則比照茶餐廳。香港三大速食集團大家樂、大快活和美心MX均是港式速食的代表。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8月7日) |
1960年代香港較具規模的工廠及企業會設立飯堂供應職工午膳,也有分層工廠大廈在內部設置食堂,專供午飯予工廠大廈內的職工。此外,當年流行一種專包伙食的公司,這類承包伙食服務的公司會在午飯時間將煮好的飯菜直接送到客戶的辦公處,客戶通常以月費模式購買這類公司的伙食服務,由於商業辦公室及零售商店的工作地點較少設有飯堂,會較多選用這類將飯菜送上門的服務。[3]
1960年代中後期香港經濟發展迅速,銀行業興起,貿易及金融服務行業也快速發展,白領職位增加,生活節奏變得急速。由於在商業區的商業大廈不同於在工廠區的工廠大廈,當年的商業大廈內甚少會設有飯堂,在商廈辦公室的員工在午膳時間若不是自備午餐,除了訂購包伙食公司的服務之外,就是光顧在街上的食店,外賣及速食開始萌芽。1968年,大家樂開業,為香港首家售賣港式飯菜的速食店;1970年代初,美心速食店和大快活相繼開業,1973年第一間美式速食店肯德基曾登陸香港,其後捲土重來;1975年,美式速食集團麥當勞在香港設舖。此後,美式和本地的速食店因應急速的生活節奏而蓬勃發展。這種只爲裹腹的快速飲食模式,成爲了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3]
其它如即食麵、薄餅都是大受歡迎的速食食品。現在,即食食品更進軍傳統食品市場,點心、雲吞、甜品、粥、飯都在工廠製造,運往超級市場和便利店發售。[3]
香港的速食店揉合了傳統中式飲食和西方飲食的文化、香港茶餐廳的元素和香港獨特的飲食文化,與一般美式速食店有以下差異:
港式速食從前比較著重「快」,因此食物大多已預先烹調熟,再加熱保溫等待客人取用。時至今日,為迎合健康飲食潮流,港式速食已轉變為著重食物品質及營養,食物大多不會預先烹調,而是有客人付款購票後才開始烹調,因此食物會較新鮮可口,品質也比較高,同時節省成本和避免造成浪費(減少賣不去的食物)。另外,速食店的裝潢也比從前講究,以凸顯高尚品味及當代城市生活節奏;加上近年速食店推出火鍋、鐵板餐等食品類型,使得顧客留在速食店的時間較長,也因為到速食店用膳十分方便而使顧客願意較多光顧速食店。
部分港式速食店更提供團體派對訂餐服務、新春盆菜和其他節慶食品等。
香港的速食店所供應的食品與茶餐廳大致上也是差不多。以下為港式速食店常見菜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