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國山西省縣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為冀州之域,春秋時期為晉國之地,戰國前期屬韓後屬趙,秦朝屬上黨郡,西漢置谷遠縣,王莽時,改谷遠為谷近縣,三國為魏之地,晉朝廢縣,屬上黨郡。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建義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縣,縣治在今城南一里許。同年,於沁源縣置義寧郡,領團城、義寧、安澤、沁源等縣。北齊,北周時,沿用不改。
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縣城南。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綿上縣,屬西河郡。隋煬帝(楊廣)大業初,沁源屬上黨郡;隋恭帝義寧元年,仍復義寧郡。
唐高祖武德初,復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設招遠縣,沁州,三年廢,招遠縣仍歸沁源縣。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年742年)改沁州為陽城郡。領沁源、和川、綿上。唐肅宗(李亨)乾元初復稱沁州,故治在沁源縣。
北宋時屬威勝軍,宋太宗(趙炅即匡義,亦名光義)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威勝軍在銅亂柳石圍中,即今沁縣城置沁州,從此,沁州便從沁源遷到沁縣,沁源縣仍屬沁州,金初沁源亦屬沁州;金宣宗(完顏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廢谷州,屬沁州。明清時,仍屬沁州,州治在今沁縣城。
民國三年(1914年)。沁源屬冀寧道,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廢道,屬山西省。
1942年10月,為適應戰爭需要,在朱鶴嶺以北地區分設綿上縣,綿上縣政府駐東村、赤石橋、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綿上又合併為沁源縣,縣政府駐郭道鎮。太岳區的岳北專署駐沁源城關。1949年太行區的長治專署和太岳區的岳北專署,合併為長治專署後,沁源縣政府,從郭道遷到城關。
1958年沁縣和襄垣合併不久,又和沁源三縣合併為沁縣,縣政府駐沁縣城。1960年沁縣、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為三縣,沁源縣政府從沁縣遷回城關鎮,至今。
沁河鎮、郭道鎮、靈空山鎮、王和鎮、王陶鎮、景鳳鎮、中峪鄉、法中鄉、交口鄉、聰子峪鄉、韓洪鄉和赤石橋鄉。
根據(山西省)長治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沁源縣常住人口為149975人。[3]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沁源縣常住人口158702人。[4]
中學:[太岳中學](曾名[沁源一中])、[郭道中學]、[沁河中學](原名[城關中學] )[沁源一中](為原沁源三中及沁源一中高中部合併,改為沁源一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