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十六國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趙(304年-329年),又稱前趙,是南匈奴人劉淵所建的君主制政權,先後都平陽郡(今山西臨汾西北)、長安,為十六國時期建立的第一個政權。
304年,劉淵起兵,稱漢王。308年稱帝,國號「漢」。310年劉聰即位,311年和316年兩次攻破西晉都城洛陽、長安。318年靳準弒隱帝劉粲,劉曜殺靳準即位,次年改國號為「趙」。329年被後趙所滅,立國凡26年。其統治地區包含并州刺史部、雍州刺史部、秦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司隸校尉部、冀州刺史部部分地區。
劉淵以其祖先與漢朝宗室劉氏約為兄弟且有所聯姻而自稱漢王,並稱繼承漢朝[1],故以「漢」為國號,史稱「前漢」[2];而因統治地區位於中原北方,故稱「北漢」[3][4];以多為匈奴人,又稱「匈漢」。劉曜以其發跡之地為戰國時趙國之地,改國號為趙,為別於石勒的後趙,而史稱「前趙」[5],或合稱之為「漢趙」[6]。
劉淵為南匈奴單于的後裔,其父劉豹為匈奴左部帥,在五部中勢力最強。劉豹卒後,代父為左部帥。西晉有意削弱他與部落的關係,後二遷為離石將兵都尉,劉淵則利用此職位的權限,暗中擴展勢力。楊駿輔政時,為了拉攏劉淵,命他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封漢光鄉侯,給予統率匈奴五部軍事的大權。到元康末年,成都王司馬穎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極力拉攏劉淵,表其為「行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7],加強劉淵在匈奴五部中的地位,並命劉淵居鄴城,以便控制。
到晉惠帝太安中(302年─303年),因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等諸王相互殘殺,益州刺史部流民起義爆發,各地局勢不穩,在并州刺史部的匈奴五部右賢王劉宣等人也醞釀著反晉興匈奴。劉宣與各部貴族商議共推劉淵為大單于,並派呼延攸告訴在鄴城的劉淵,劉淵讓呼延攸先回去告訴劉宣等召集各部,聲言聚集五部協助司馬穎,實際是為反晉作準備[8]。
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三月,司馬穎等攻占洛陽,司馬越挾持晉惠帝攻鄴,司馬穎打敗司馬越,並虜獲晉惠帝。八月,司馬越勢力王浚、司馬騰攻鄴城,劉淵請求帶領匈奴五部幫助司馬穎抵禦,司馬穎同意,並封劉淵為北單于,派遣回并州刺史部的平陽郡調發匈奴五部為援。劉淵返回并州離石,眾人共推劉淵為大單于,並聚集五萬之眾。劉淵得知王浚軍隊已攻破鄴城,司馬穎南逃洛陽。劉淵還想遵守先前承諾幫助司馬穎,劉宣等勸說劉淵起兵反晉[9]。十月,劉淵從離石遷於左國城,稱漢王,改年號為元熙,置百官,大赦境內,並以復漢為名義,正式建立政權。
漢元熙元年(304年)十二月,晉并州刺史司馬騰遣兵攻漢,雙方大戰於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北),劉淵大勝,並遣劉曜等攻取上黨、太原、西河各郡縣。當時在青、徐二州的王彌,魏郡的汲桑、石勒,上郡四部鮮卑陸逐延,氐族酋長單徵等人均擁立劉淵為共主。劉淵命王彌、石勒等人攻取河北各郡縣,並一度攻入西晉的重鎮許昌,其兵鋒進抵至西晉的首都洛陽城下。308年十月,劉淵正式稱帝,改年號為永鳳。309年,劉淵遣將攻占黎陽(今河南省浚縣東北),擊敗晉將王湛於延津(今河南省延津縣北),沉殺男女三萬人,又派遣四子劉聰進攻包圍洛陽。
310年,劉淵病重,命劉聰輔佐太子劉和。劉淵病死,劉和繼位,不久劉聰殺死劉和自立為帝。
劉聰繼位後,派遣族弟劉曜、大將王彌等率領四萬大軍攻取洛陽周邊的郡縣,以孤立斷絕洛陽。311年,石勒在苦縣(今河南鹿邑)消滅西晉主力部隊十多萬人。同年夏季,劉曜、王彌攻破洛陽,虜走晉懷帝,殺害官員百姓三萬餘人,史稱「永嘉之亂」。晉懷帝於次年被殺後,晉愍帝於長安即位。316年,劉聰派遣劉曜攻破長安,俘晉愍帝,西晉滅亡。隨著西晉的滅亡,中原廣大的地區,皆成為漢政權的統治範圍。
雖然劉聰名義上是中原的共主,但隨著領域的擴大,地方的割據迅速形成,漢國統治的地區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
318年,劉聰病死,太子劉粲繼位。匈奴貴族靳準殺死劉粲奪權,在平陽的劉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殺,靳準自立為漢天王。鎮守長安的劉聰族弟劉曜得知平陽有變,自立為皇帝,派遣軍隊至平陽,族滅靳氏。與此同時,石勒亦以討伐靳準為名,率軍至漢都平陽,於是,平陽、洛陽以東的地區,皆落入石勒勢力之中。漢國於是遷都到長安。
319年,劉曜改國號「漢」為「趙」,史稱「前趙」或「漢趙」,改尚水德。同年,石勒在襄國自稱趙王,從前趙中分離出來,史稱「後趙」,雙方決裂。後數年,關中地區連年叛亂及大疫,百姓死者眾多,劉曜撲滅了關中各地氐、羌人的反抗,於是遷徙上郡氐、羌二十萬人及隴西大姓楊、姜等一萬多戶到關中以充實人口。
前趙政權初步鞏固後,即向外擴張,平定隴右一帶的陳安,並向西進擊前涼。雙方在黃河沿岸僵持,張茂稱藩,並獻貢。前趙全盛時,擁兵二十八萬五千餘人,據有司隸州、雍州、并州、豫州、秦州各一部,時關隴氐、羌,莫不降附。
324年,前趙軍隊開始向東挺進,意圖奪取石勒所占的河南。325年,劉曜命劉岳率兵一萬五千人圍攻後趙石生於洛陽金墉城,石勒命從子石虎率軍救援,與劉岳在洛水西岸交戰,劉岳兵敗,退守石樑戌,石虎包圍石樑戌。劉曜率軍救援,屯兵於金谷(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夜中前趙軍中譁變,士卒潰散,劉曜退歸長安。不久,石虎攻下石樑戌,生擒劉岳等人。
328年,石勒命石虎率大軍四萬從軹關(今河南省濟源市西北十五里)西攻蒲坂(今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劉曜親自率領水陸大軍從潼關渡河救援,石虎引兵撤退,劉曜追及並大破,石虎逃奔朝歌。劉曜取得這次大勝之後,從大陽關(今山西省平陸縣茅津渡)南渡,在洛陽金墉城圍攻石生。後趙的滎陽郡太守尹矩、野王郡太守張進等人相繼投降。這次戰敗震動了後趙。石勒認為洛陽一失守,劉曜必定會進攻河北,於是集結步兵六萬,騎兵二萬七千,從鞏縣渡洛水,進抵洛陽城下。
劉曜得知石勒親率大軍增援,撤走包圍金墉城的軍隊,在洛陽之西列陣十多萬軍隊,南北距離十多里。石勒率軍進入洛陽。到了決戰當天,由石虎率步兵三萬,從洛陽北方向西移動,攻擊劉曜的中軍;石堪、石聰各率騎兵八千,從洛陽西方向北移動,攻擊劉曜的前鋒。雙方大戰於洛陽西面的宣陽門外,交戰之後,石勒親自帶領主力,從西北大門出城,夾擊前趙軍,前趙軍大潰。劉曜飲酒過量,在昏醉中退走,為石堪所擒,這一仗前趙軍被斬首五萬人,主力部隊損失殆盡。
劉曜戰敗被擒,不久被殺。石勒軍乘勝西進,劉曜子劉熙、劉胤等人放棄長安,逃奔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329年九月,後趙出兵攻占上邽,殺趙太子劉熙及諸王公侯、將相卿校以下三千餘人,又在洛陽坑殺其王公及五郡屠各五千多人,並遷徙其百官、關東流民、秦雍大族九千多人到襄國,前趙滅亡。
在劉淵、劉聰時期,其範圍控有冀州、兗州、青州、徐州、豫州、并州、雍州、司隸校尉部、秦州一帶,然而實際控制範圍不大,劉聰時期,只局限在并州的一角(其餘部分在劉琨手中)和由劉曜坐鎮的關中一部分地區。黃河以北地區一帶由石勒所有,王彌的部將曹嶷控有青州、兗州、徐州一帶,慕容鮮卑更是趁機向南統治到幽州的一帶。
劉曜時期,史稱「東不踰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踰隴坻,北不出汾、晉」[10],疆域範圍包括雍州、司隸州的渭水流域以及并州、豫州、秦州之黃河以東一帶。
基本上,前趙的政治制度承襲漢魏以來的制度而又雜以舊俗。漢國的官制,自304年劉淵稱漢王建立君主制政權後,即採取漢朝的官制,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及六卿等中樞之官。軍事之官有大司馬、太尉、大將軍等高級將軍以及雜號將軍。而地方之官則沿習魏晉以來的州郡制,採用漢胡分治的政策來進行統治。大單于的權力極大,僅次於皇帝。到劉聰嘉平四年(314年),達到了較為完善的階段。而劉曜的前趙,繼承漢國之制度,小有改革。劉曜繼承君主制的前趙政權胡、漢分治的政策。以子劉胤為大司馬、大單于,置單于台於渭城(今陝西咸陽),自左、右賢王以下皆用少數族豪酋充當。另方面又大體沿用魏晉九品官人法,設立學校,肯定士族特權,籠絡漢人的世家大族、士族,以鞏固其統治。
劉淵時,設單于台,最高長官為大單于,統率六夷部落,單于台的設置,是沿匈奴舊制而來。劉聰時,在統治區內設置左、右司隸,各領戶20多萬,每1萬戶設置一名內史,內史共有43人。在大單于下設置單于左、右輔,各主六夷十萬落[11],萬落叟置一名都尉。
前趙的社會經濟主要是農業,其次是畜牧業,其生產方式,沿襲漢魏以來的生產方式。
在前趙社會中,從事農業、手工業、牧業生產的還有奴隸。奴隸的來源主要是戰俘,其次是犯罪的官吏。國內還有大量從事遊牧及畜牧業的「六夷」部落,因歸降及征服的部落日益增多,故設單于台進行管理。
漢在劉聰時(310—318年),雜夷戶口大約有六十三萬戶,人口大約有三四百萬人以上;漢戶未詳。
在劉曜全盛時期,有兵力二十八萬五千人,在他出兵時,史稱「臨河列陣,百餘里中,鍾鼓之聲沸河動地,自古軍旅之盛未有斯比」[12]。
[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