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橄欖石(英文:Olivine、Peridot)是一種鎂與鐵的矽酸鹽,其化學式為(Mg,Fe)2SiO4。是地球地表下最常見的礦物之一,露出地表上的部分易風化。部分隕石、月球、火星及一些彗星上也可發現(如維爾特二號彗星上彗髮部分的塵埃,以及坦普爾一號彗星的彗核)。
橄欖石(Olivine)因顏色如橄欖(Olive)而得名,寶石級的橄欖石又稱翠綠橄欖石或貴橄欖石,這一名稱直接源於法文péridot。有不同的顏色。淺綠色是深綠色不等。橄欖石是鎂橄欖石(Mg2SiO4)—鐵橄欖石(Fe2SiO4)類質同像系列中最常見的一個成員,也是這兩種端元組分形成的固溶體。橄欖石的成分經常由鎂橄欖石(Fo)和鐵橄欖石(Fa)這兩種端元組分的摩爾分數表示,例如Fo70 Fa30表示鎂橄欖石端元組分占70%的橄欖石。在常壓下,鎂橄欖石有非常高的熔點(接近1900°C),但鐵橄欖石的熔點就低了很多,只有約1200°C。熔點以及其他物理量隨橄欖石的成分在鎂橄欖石與鐵橄欖石這兩種端元組分之間連續變化。除了氧、矽、鎂和鐵這四種元素之外,橄欖石只含有很少量的其他元素,常見如錳和鎳。
與橄欖石結構相似的礦物組成了橄欖石類礦物。此類礦物包括錳橄欖石(Mn2SiO4)、鈣鎂橄欖石(CaMgSiO4)以及鈣鐵橄欖石 (CaFeSiO4)。
橄欖石的命名是因為它有典型的橄欖綠色的顏色(被認為是痕量鎳的結果),儘管它還有可能因為鐵的氧化會變成一個偏紅的顏色。
半透明橄欖石有時被用來作為寶石稱為貴橄欖石(péridot,法語單詞橄欖石)。一些最好的寶石級橄欖石可以在紅海的宰拜爾傑德島的地函岩石上體內得到。
橄欖石類礦物的晶體均屬斜方晶系(空間點群 Pbnm)。其晶體結構內部有獨立的矽氧四面體島狀結構,因此橄欖石屬於孤立島狀矽酸鹽。橄欖石的晶體結構可以被描述為六方最密堆積的氧離子體系中,一半的正八面體空隙被鎂離子或者鐵離子占據,另有1/8的正四面體空隙被矽離子占據。
在橄欖石的晶體結構中,氧離子占據三種不同的位置(在圖中被標記為O1、O2和O3),金屬離子占據兩種不同的位置(M1和M2),但是矽離子只占據一種位置(Si)。O1、O2、M2和Si均處於鏡像對稱的對稱面上,M1處在對稱中心上,而O3的位置不具有特殊的對稱性。
在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條件下,橄欖石的晶體結構不再穩定。在地表下410公里深處,橄欖石會經由相變變成一種孤立雙島狀矽酸鹽,名為瓦茲利石。在大約520公里深處,瓦茲利石會進一步相變變成具有尖晶石結構的尖晶橄欖石(又稱林伍德石)。這些相變導致地函密度在約410公里和520公里深處具有躍變式增大,因而可以被地震學(地震波波速)手段觀測到[4]。
鋁鑄造工業使用橄欖石砂來鑄造鋁製的物體。橄欖石砂需要的水比石英砂少,同時在處理過程和澆注金屬時候仍保持鑄造模具。當金屬澆入模具中,水少意味著更少的氣體(蒸汽)會從模具中泄出。[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