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岩石三大類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變質岩(英語:Metamorphic rock)是經由變質作用所形成的。原岩受到熱(溫度高於150〜200℃)和壓力(1000巴)的作用,其內部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逐漸變化。原岩可以是沉積岩、火成岩或是變質岩。是地球上已有的岩石,經地底高溫高壓所形成的。
地殼中百分之十五是由變質岩組成[1],並依照化學及礦物的組成(變質相)進行分類。原岩可因受地球內部的高溫及岩層上方的巨大壓力而形成變質岩。構造的過程也可形成變質岩,如大陸的碰撞造成的水平的壓力,使原岩摩擦和變形。岩脈的侵入也可形成變質岩。研究變質岩(大多因侵蝕及抬升而露於地表)可進一步了解地深處的溫壓環境。
變質相是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範圍內,不同成分的原岩經變質作用後形成的一套礦物共生組合。變質相首先由芬蘭的P.埃斯克拉於1920年提出。他指出,在恆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通過變質而達到化學平衡的任一岩石的礦物組成受原岩總化學成分的控制,而與原岩的形成方式無關。
變質岩在地殼中分布廣,大陸和洋底都有,從太古宙到現代都有產出。區域變質岩分布最廣,其他成因類型分布較少。區域變質岩主要出露於各大陸的前寒武紀地盾和地塊及顯生宙的變質活動帶(常與造山帶伴生),面積很大,常為幾萬至幾十萬平方公里,約占大陸面積的18%。
前寒武紀地盾和地塊常組成各大陸的穩定核心,古生代及以後的變質活動帶常圍繞前寒武紀地盾或地塊呈線形分布,如加拿大地盾東面的阿帕拉契造山帶、波羅的地盾西北面的加里東造山帶、俄羅斯地塊南面的華力西造山帶和阿爾卑斯造山帶等,有些年輕的變質活動帶沿著大陸邊緣或島弧分布,如太平洋東岸和日本列島,這表明大陸是通過變質活動帶的向外推移不斷增長的。另一情況下,變質活動帶也可斜切古老結晶基底而分布,這代表大陸經解體而形成的陸內造山帶。
20世紀60年代以來,還發現大洋底部的沉積物和玄武質岩下,有變質的玄武岩、輝長岩的廣泛分布,是由海底變質作用形成的。變質岩在中國分布也很廣,華北地塊和塔里木地塊主要由前寒武紀旱期的區域變質岩和混合岩組成,並構成了中國大陸地質的古老核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