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子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少女前線》是散爆網絡開發的手機遊戲。該遊戲以從19世紀末至現代的槍械之萌擬人化為主題。和散爆網絡在同人團體時代、於2013年發表的作品《麵包房少女》共享世界觀。
少女前線 | |
---|---|
遊戲封面為毛瑟Kar98k步槍在遊戲中的形象 |
|
ドールズフロントライン | |
Girls' Frontline (Dolls' Frontline) |
|
遊戲 | |
遊戲類型 | 策略 |
使用平台 | iOS、Android |
遊戲引擎 | Unity |
開發團隊 | 散爆網絡 |
營運商 | |
營運日 |
|
停運日 |
|
電視動畫:少女前線人形小劇場 | |
原作 | 散爆網絡 |
導演 | 陸泓熹 |
編劇 | 羽中 |
音樂 | Vanguard Sound |
動畫製作 | 大火鳥文化、無肝者動畫 |
播放電視台 | TOKYO MX |
播放期間 | 2019年10月5日—播放中 |
電視動畫:少女前線 | |
原作 | 散爆網絡、雲母組 |
導演 | 上田繁 |
劇本統籌 | 倉田英之 |
編劇 | 倉田英之 |
人物設定 | 山田正樹 |
音樂 | 渡邊崇 |
動畫製作 | 旭Production |
製作 | 華納兄弟日本 |
代理發行 | 木棉花國際 |
播放電視台 | bilibili、愛奇藝[2] |
播放期間 | 2022年1月7日—3月26日 |
Android版已經於2016年5月20日以不刪檔內測的形式在中國大陸正式上線。[3]中國大陸服將「由於和營運商續約談判不成功」預計於2024年12月31日停運[4],其他伺服器不受影響。
此章節需要擴充。 |
主要借鑒了戰棋類游戲的思路,玩家每一個隊伍的配備跟操控性都會影響到戰鬥結果,作戰分為「戰術推進」和「即時戰鬥」兩個部分,由編劇羽中負責撰寫主要劇情,Vanguard Sound Studio工作室負責作曲。玩家可將製造出來的戰術人形組成5人梯隊;戰術人形分別為6種槍械(手槍、衝鋒槍、步槍、突擊步槍、機槍、霰彈槍),依照槍械特性、能力來跟敵方的各種兵力單位進行交戰。
分別有普通、緊急、夜戰三個模式,普通跟困難會掉落戰術人形,夜戰則會掉落裝備,每一個章節的最後一關都會限定掉落的戰術人形跟專屬裝備,普通跟緊急分別有三種勳章,分別為金、銀、銅,每一個關卡的勳章達成條件都不同,選擇「戰場說明」可以看到有關三種勳章的達成條件,夜戰關卡沒有勳章,只有完成任務目標通關成功,主頁面的主線任務會按照取得的勳章,發放不同的獎勵。 據點是遊戲中可以讓梯隊移動的位置,一些據點有著特別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玩家是否能夠通關。通常被我方佔領的據點顏色是藍色,敵方佔領的是紅色,第三勢力的顏色是黃色,當玩家成功佔領據點就可以使用據點一些功能,同時遊戲引進類似於圍棋的玩法,如果玩家成功用梯隊包圍敵方的據點,那麼該敵方據點就會變成我方據點,反之敵方也可以包圍我方據點。
梯隊跟敵方交戰的時候便會開始進入戰鬥畫面。戰鬥中人形被敵人擊中會受到傷害,傷害到一定程度會重創,當血條為0時,不能再繼續參加戰鬥。若是交戰單位太強玩家可以選擇讓梯隊撤退來避免梯隊的覆滅,每進行一次即時戰鬥,消耗該梯隊一份口糧(共十份)和兩份彈藥(共十份),當口糧或是彈藥耗盡後該梯隊將會無法作戰。敵方跟我方單位具有特性,玩家需要按照敵人的特性來用適合的梯隊應戰,特性分別有4種(閃避、護甲、護盾、力場)。玩家可以選擇正在交戰的戰術人形將其指揮移動到9宮格內的區域,或是命令單個戰術人形撤退來閃避敵人的致命性攻擊。
1905年沙俄在通古斯河附近率先發現了未知生命遺蹟並開展研究,這是人類第一次開始接觸到坍塌與逆向坍塌技術。
2030年,由於七名中學生誤闖北蘭島封鎖區域,遭受因遺蹟物質(坍塌液)洩露而身患廣域性低輻射感染症(E.L.I.D)患者的襲擊。前往救援的特維警察小隊行動失敗,還使得遺蹟內坍塌液全面洩露。因E.L.I.D的緣故,地球上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逐漸減少;為爭奪和守衛僅剩的適合生存的土地,歷史上最慘烈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2051年停戰之後,人與人之間依然存在著敵視和仇恨,而國家的力量已經不足以維持自己區域穩定和安全,所以不得不藉助安全承包商。
2054年16lab的帕斯卡發明出第一代戰術人形,人類開始使用戰術人形作戰以減少人類傷亡,其中鐵血工造和IOP就是生產戰術人形的工廠。
然而在2061年末爆發蝴蝶事件,一支特種部隊闖入了鐵血工造,眼看工廠就要被攻陷,這時鐵血工造的一名高層工程師萊柯被流彈擊中,萊柯死前啟動了鐵血高級AI伊萊莎使其接管了工廠,伊萊莎馬上啟用戰術人形,殺光包含鐵血工造工作人員在內所有人類,之後鐵血一直在試圖突破昔日合作夥伴格里芬的軍事封鎖,半年後格里芬決定再招募一批新指揮官,而玩家扮演的就是那批新指揮官的其中之一。
由16LAB特製的菁英人形所組成的小隊,由於作為隊長的M4A1具備高階的指揮模塊,能夠進行高效率的自律作戰。因為系統較為獨特,所以她們的心智雲圖無法備份,一旦陣亡便無法重建回原來的人格。目前M4A1與AR-15已回歸AR小隊,僅餘M16A1尚未回歸。
神秘的特務小隊,暗地裡執行著不知是由誰指派的危險任務。有著特殊的權限,允許對任何阻礙行動的人形,無論敵我的予以攻擊。
由安潔莉婭指揮的精英軍用戰術人形小隊,小隊成員的性能遠高于格里芬的民用人形。
格里芬的戰術人形小隊之一,小隊所有成員使用的槍械都是來自比利時,由FAL為小隊隊長。
格里芬的戰術人形小隊之一,是為了測試RO635的指揮模組所暫時成立的小隊,小隊所有成員使用的槍械國籍剛好對應了五大常任理事國,早期由RO635為小隊隊長,現任隊長未知。
格里芬的戰術人形小隊之一,小隊所有成員使用的槍械都是來自以色列,由內蓋夫為小隊隊長。
格里芬的戰術人形小隊之一,由K2為小隊隊長。
2017年5月20日起,為慶祝少女前線上線營運一年,遊戲開發商在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的一組列車上投放了《少女前線》主題廣告,定名「格里芬」特快專列[38]。
2017/05/22時,《少女前線》官方透過Facebook,詢問台灣玩家希望在台北捷運哪條路線做廣告。[39]在2017/07/20時,網路上陸續有相關照片,並於後幾日於台北捷運淡水線可以看到相關彩繪列車。[40]
2018年為慶祝少女前線韓服登陸谷歌一周年,少女前線與全亞洲航空公司合作,將一架A330客機(註冊號9M-XXB)改為少女前線彩繪塗裝。[41]
2016年1月,《少女前線》製作組內部的成員在媒體上指出日本漫畫《蟲奉行》新角色壹抄襲「Kar98K」,並貼出帽子、袖章、胸口設計、紐扣等對比圖。 [42]《周刊少年SUNDAY》官方則否認抄襲行為。《少女前線》在推特發表聲明稱對此表示遺憾。[43]
2016年5月,雲母組宣布遊戲上線同時宣告與前發行的陣面網路結束合作關係。雲母組稱「陣面因人手缺失和經驗不足而無法有效解決問題」[44],而陣面網路稱雲母組「過河拆橋」,單方面違反契約內容,導致陣面蒙受大量損失,已經發律師函準備進行訴訟,並提示玩家不要在本次測試進行儲值活動。[45]結果部分人設以及大多數語音的所有權被歸為陣面所有,導致許多配音需重新來過,事後也造成遊戲人氣下降。現《少女前線》由成都數字天空負責營運。[46]
2017年10月,韓國遊戲物管理委員會考慮將《少女前線》列入「限制級」(18歲以上才能遊玩),原因是遊戲的插畫可以通過特定代碼解鎖更裸露的插圖,韓國營運商隨後封鎖了相關功能,問題插畫也進行了修正[47]。
2018年7月,日本版少女前線在正式營運前因為商標出現問題,改名為人偶前線(ドールズフロントライン)[48]。
GooglePlay(KR)評選為2017最佳遊戲之一。[49]
2020年1月的直播活動中,製作人羽中確認自己已將工作中心轉到系列續作《少女前線2》的製作之中。這是製作組首次確認遊戲的續作正在開發。[50]同年5月的遊戲上線4周年直播活動中,製作組確定了續作的名稱為《少女前線2:追放》;並且同時公開了《少女前線:雲圖計劃》和《少女前線:譎境》兩款基於《少女前線》世界觀下的衍生作品。[51]2023年3月,《少女前線2:追放》獲得版號批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