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一家
國際航空聯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寰宇一家(英語:Oneworld)是全球第三大的航空聯盟,於1999年成立,初時總部位於加拿大溫哥華海洋大廈,其後於2011年5月26日正式宣佈把總部遷往美國紐約市,2022年再次遷往美國航空總部所在地沃斯堡。其成員航空公司及其附屬航空公司在航班時間、票務、代碼共享、乘客轉機、飛行常客計劃、機場貴賓室及降低支出等多方面進行合作。
寰宇一家 Oneworld | |
---|---|
![]() | |
成立日期 | 1999年2月1日 |
成員總數 | 14 |
無投票權成員 | 14聯屬成員 |
候選成員 | 2 |
航點機場 | 1016 |
航點國家 | 155 |
年客流量 | 506.983百萬 |
機隊規模 | 3428 |
聯盟口號 | Travel Bright |
總部 | ![]() |
官方網站 | https://www.oneworld.com |
寰宇一家現有14間成員航空公司,包括阿拉斯加航空、美國航空、英國航空、澳洲航空、國泰航空、日本航空、馬來西亞航空、芬蘭航空、西班牙國家航空、卡達航空、摩洛哥皇家航空、皇家約旦航空、斯里蘭卡航空、斐濟航空以及14間聯屬成員航空公司。寰宇一家現通達155個國家、共1016個航點,每日航班數目14,011次,以3428架的機隊接載超過5億名乘客。
歷史
- 2003年到2005年——2003年9月,瑞士航空受邀加入寰宇一家;並同時與英國航空簽署備忘錄,包括廣泛的代碼共享、倫敦希斯路機場航站共用及將兩者的飛行常客計畫—瑞士航空的TravelClub和英航的Executive Club合併。但於2004年6月,瑞士國際航空宣佈與英航終止合作,指出合併的成本及影響將超過所帶來的利益,瑞士航空拒絕加入寰宇一家。(2005年3月,德國漢莎航空宣佈收購瑞士國際航空,為其後瑞士航空。)
2003年,英國航空與荷蘭皇家航空商討合併的可行性,並希望把荷蘭皇家航空的策略合作夥伴—美國西北航空一併納入寰宇一家,此舉將可強化寰宇一家之體系。惟商討始終未有結果,而荷蘭皇家航空其後與法國航空合併,並組成全球最大的航空集團-法荷航集團。
- 2005年——匈牙利航空於5月24日簽署備忘錄,作為加入寰宇一家的第一步。約旦皇家航空亦於10月17日加入寰宇一家,成為寰宇一家第十位成員,亦是中東地區首間加入世界性的航空聯盟的航空公司。10月25日,日本航空表示有意加入寰宇一家,日本航空將會為寰宇一家的網絡帶來約10%的擴張、增加68個航點,其中56個位於日本、5個位於中國以及一個新地區-關島。隨著匈牙利航空達成寰宇一家對安全、服務的要求,其於11月22日正式獲得邀請加入成為會員。此邀請只於匈牙利航空與其他寰宇一家會員完成代碼共享的簽署,及公司營運轉虧為盈時才生效。當時預計相關航空公司可於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可正式成為寰宇一家會員。[2]
- 2006年——日本航空簽定備忘錄,踏出其成為寰宇一家成員之第一步,並進一步完成協議的內容後方可成為正式成員,預計於2007年加入。2月5日起,所有來往西班牙馬德里機場的寰宇一家航班將遷往第4航廈,該處為西班牙國家航空的基地。而匈牙利航空亦遷往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第8航廈,以配合美國航空及芬蘭航空。5月30日,愛爾蘭航空證實於2007年4月1日退出寰宇一家,主要因為該公司將轉型為廉價航空公司,但仍會維持與美國航空、英國航空、澳洲航空及國泰航空的緊密關係。約旦皇家航空遷往俄羅斯莫斯科的多莫傑多沃機場、法國巴黎的戴高樂機場及甘迺迪國際機場第4航廈,以方便轉乘其他寰宇一家會員之航班。
- 2007年——匈牙利航空、約旦皇家航空及日本航空在4月1日加入成為正式成員。LAN厄瓜多航空及LAN阿根廷航空亦於該年較後時間加入。[3]隨著國泰航空於9月28日完成對港龍航空的全面收購,港龍航空在11月1日正式加入寰宇一家。而愛爾蘭航空則於4月1日起退出寰宇一家。所有來往日本東京的寰宇一家航班將遷往成田國際機場第2航廈,以正式配合日本航空基地的運作。
- 2008年——除英國航空外,所有寰宇一家成員將遷往英國倫敦希斯路機場的第3航廈,英航將獨自使用第5航廈。[4]
- 2010年——翠鳥航空宣佈加入聯盟。翠鳥航空已向印度民航部提交加盟「寰宇一家」聯盟的申請,待審批程序完成後,正式加盟日期將可確定。[5]同年七月,柏林航空宣佈加入聯盟。[6]同年11月15日,西伯利亞航空正式完成整合程序,成為正式成員之一。
- 2012年——柏林航空正式加入聯盟[8]。同年6月11日,斯里蘭卡航空宣佈加入聯盟,並由國泰航空贊助加入[9]。10月8日,卡達航空宣佈加入聯盟,並由英國航空贊助加入[10]。同年12月1日,英國航空子公司OpenSkies以附屬成員身分加入聯盟[11]。
- 2013年——馬來西亞航空於2月1日正式加入聯盟。[12]同年2月14日,美國航空宣佈將會與全美航空合併。合併後的航空公司將保留美國航空公司名稱及寰宇一家會籍[13]。同年3月7日,南美航空集團確認,集團已選擇寰宇一家作為其成員航空公司的全球聯盟。巴西天馬航空將退出星空聯盟,連同其巴拉圭附屬公司加入寰宇一家。有關過渡安排於2014年第二季完成。智利國家航空集團(LAN)的LAN哥倫比亞(LAN Colombia), 亦會於2013年第四季加入成為「寰宇一家」聯屬成員[14]。卡達航空於10月30日正式加入聯盟。
- 2015年——8月智利國家航空及巴西天馬航空所屬的南美航空集團宣佈更新其商業標誌,將使用「LATAM」統一標誌替代現有的LAN和TAM品牌標誌。標誌更新後原智利國家航空更名為智利南美航空,原巴西天馬航空更名為巴西南美航空。同年,全美航空因其品牌併入美國航空而退出寰宇一家。
- 2018年——摩洛哥皇家航空於12月5日宣佈加入聯盟,預計於2020年中正式加入。
- 2019年——南美航空表示將在2020年5月退出寰宇一家。
為慶祝寰宇一家成立十週年,由2009年起,每個成員航空公司都必須將機隊當中的最少一部飛機的機身塗上特別的塗裝,與另外兩大航空聯盟看齊。英國航空的波音747-400客機(註冊編號:G-CIVP)為首架新塗裝飛機,國泰航空的空中巴士A340-300(註冊編號:B-HXG)為第二架新塗裝飛機,隨後在8月有空中巴士A330-300(註冊編號:B-HLU)及在11月將有波音777-300ER(註冊編號:B-KPL)塗上新塗裝。相比於星空聯盟和天合聯盟塗裝,寰宇一家塗裝准許航空公司保留航空公司大部分原本的塗裝設計。目前寰宇一家塗裝大致設計為:機身顏色為航空公司原本塗裝底色(如像美國航空的1967年塗裝這種由裸機身替代機身底色的航司也可直接採用裸機身設計),航空公司的小標誌及其名稱改置於左邊及右邊的機身下方(約1號至2號機艙門之間),保留垂直尾翼上的航空公司標誌。左邊及右邊的1號至2號機艙門之間的窗口會印上「members of oneworld」字句;同時,左邊及右邊的1號機艙門傍邊會印有放大版本的寰宇一家標誌。機身後方塗裝和機腹顏色如不與機身前側寰宇一家標識衝突的話則會保留(如遇衝突則將去除或將機身顏色改為純白色)。此外使用腰線塗裝設計的航空公司如果腰線與機身底色色差較低(比如國泰航空)則准許保留腰線設計,否則去除。
聯盟成員[18]







成員航空公司[19] | 國家或地區 | 加入年份 | 附屬成員航空公司(affiliate)[20] | 非附屬成員航空公司 | 入盟推薦人(sponsor) |
---|---|---|---|---|---|
阿拉斯加航空 | ![]() |
![]() ![]() |
![]() |
![]() | |
美國航空[A] | ![]() |
![]() ![]() ![]() ![]() ![]() ![]() ![]() 營運,但使用美鷹航空的名稱、塗裝和航班號營運) |
— | 創始成員 | |
英國航空[A] | ![]() |
![]() ![]() [B]:使用英國航空名稱、塗裝及航班號但獨立營運 |
![]() |
創始成員 | |
國泰航空[A] | ![]() |
— | ![]() |
創始成員 | |
斐濟航空 | ![]() |
![]() |
![]() |
![]() ![]() ![]() ![]() (原寰宇一家連接成員) | |
芬蘭航空 | ![]() |
![]() #:僅限代表芬蘭航空運營的航線 |
— | 無 | |
西班牙國家航空 | ![]() |
![]() ![]() ![]() |
![]() ![]() |
無 | |
日本航空 | ![]() |
![]() ![]() ![]() ![]() |
![]() ![]() ![]() ![]() |
![]() | |
馬來西亞航空 | ![]() |
— | ![]() ![]() ![]() |
![]() | |
澳洲航空[A] | ![]() |
![]() |
![]() ![]() ![]() |
創始成員 | |
卡達航空 | ![]() |
— | — | ![]() | |
摩洛哥皇家航空 | ![]() |
![]() |
— | 無 | |
皇家約旦航空 | ![]() |
— | — | ![]() | |
斯里蘭卡航空 | ![]() |
— | — | ![]() |

已退出成員 | 所屬國家 | 加入年度 | 退出年度 | 退出原因 | 附屬成員 | 入盟保薦人(sponsor) |
---|---|---|---|---|---|---|
加拿大國際航空 | ![]() |
寰宇一家創始成員,2000年被屬於星空聯盟的加拿大航空併購[1][22] | ![]() ![]() ![]() ![]() |
創始成員 | ||
愛爾蘭航空 | ![]() |
因營運策略重組而宣佈自願退出聯盟[23] | — | ![]() ![]() | ||
墨西哥航空 | ![]() |
因破產導致商標被註銷從而被聯盟開除盟籍 | ![]() ![]() |
![]() ![]() | ||
匈牙利航空 | ![]() |
因破產導致商標被註銷從而被聯盟開除盟籍[24][25][26] | — | ![]() | ||
柏林航空 | ![]() |
因破產導致商標被註銷從而被聯盟開除盟籍 [15] | ![]() |
![]() | ||
南美航空集團 | ![]() ![]() |
2014 |
因屬於天合聯盟的達美航空入股南美航空,使營運策略改變而宣佈退出聯盟 | ![]() ![]() ![]() ![]() |
||
西伯利亞航空 | ![]() |
因俄烏戰爭從而被聯盟暫停盟籍 | — | ![]() |
已退出附屬成員 | 加入年度 | 退出年度 | 成員 |
---|---|---|---|
![]() |
1999 | 2000 | 英國航空 |
![]() |
2001 | 2004 | 澳洲航空 |
![]() |
2001 | 2014 | 美國航空 |
![]() |
1999 | 2007 | 英國航空 |
![]() |
1999 | 2001 | 英國航空 |
![]() |
1999 | 2007 | 英國航空 |
![]() |
2012 | 2015 | 英國航空 |
![]() |
2007 | 2020 | 國泰航空 |
![]() |
1999 | 2022 | 英國航空 |
![]() |
1999 | 2008 | 英國航空 |
![]() |
1999 | 2008 | 英國航空 |
![]() |
2010 | 2019 | S7航空 |
![]() |
2007 | 2014 | 日本航空 |
![]() |
2010 | 2014 | 日本航空 |
![]() |
2008 | 2014 | 日本航空 |
![]() |
1999 | 2008 | 英國航空 |
![]() |
2014 | 2016 | 斯里蘭卡航空 |
![]() |
2008 | 2018 | 英國航空 |
![]() |
2000 | 2001 | 澳洲航空 |
![]() |
2001 | 2005 | 英國航空 |
![]() |
1999 | 2002 | 澳洲航空 |
![]() |
2014 | 2015 | 美國航空 |
![]() |
2014 | 2015 | 美國航空 |
![]() |
2014 | 2015 | 美國航空 |
A 創始成員附屬成員
B 美國航空聯運航班由學托擴航空、RegionsAir及美國州際航空營運
C 於 2020年10月21日與國泰航空合併
D 2016年10月31日與斯里蘭卡航空合併
E 2015年10月17日與美國航空合併
F 全美航空快運航班由威斯康星航空、梅薩航空、山麓航空、PSA航空、共和航空及天西航空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