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空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哥拉空軍(葡萄牙語:Força Aérea Nacional de Angola,FANA)是安哥拉共和國的空軍力量,庫存擁有300多架飛機,是非洲最強的空軍力量之一。
歷史
1975年11月11日,安哥拉從葡萄牙的殖民統治下宣告獨立。在此之前的10月,安哥拉飛行俱樂部(Aeroclube de Angola)成員就已在羅安達商議建立安哥拉空軍部隊。[1] 該俱樂部的成員大多是前葡萄牙空軍的成員,他們成為了後來安哥拉空軍運輸機部隊的基幹。
1976年1月21日,安哥拉空軍正式成立,初名「安哥拉人民空軍/安哥拉空軍和防空軍(Força Aérea Popular de Angola / Defesa Aérea e Antiaérea,FAPA/DAA)」。第一批「米格-」戰鬥機於1975年12月中旬從蘇聯運抵安哥拉。1981年11月、1982年10月和1987年9月,FAPA/DAA與南非空軍之間共爆發過四次戰鬥。[2] 1983-85年間,為了加強「安人運(MPLA)」的戰鬥能力,羅馬尼亞向安哥拉派遣了150名飛行顧問和其他人員,並幫助建立了安哥拉空軍學校(Angolan Military Aviation School)。
FANA駐紮在安哥拉各地,包括羅安達、貝拉斯、盧埃納、奎托、盧班戈和納米貝(1985年前稱為木薩米迪什)。2007年以前,安哥拉空軍由FAPA/DAA改為現名FANA。[3]
FANA的庫存戰機大多是很久之前從蘇聯引進的,很多都已不能使用。儘管擁有很多葡屬時代和冷戰時代的空軍基地,卻只有很少的戰機能夠起飛。目前安哥拉空軍能夠使用的飛機主要都是運輸機,它們用於在全國各地之間運送人員補給裝備。
組織
安哥拉空軍的最高領導為空軍參謀長(Chefe do Estado-Maior da FANA),從屬於安哥拉軍隊總參謀長。
飛行器



飛行器 | 來源 | 種類 | 型號 | 現役數量 | 備註 | |
---|---|---|---|---|---|---|
戰鬥機 | ||||||
EMB-314 | ![]() |
COIN機 | 6[4] | |||
MiG-21 | ![]() |
戰鬥機 | MiG-21bis | 24[4] | ||
MiG-23 | ![]() |
戰鬥機 | 22[4] | 一部分由白俄羅斯於1999年提供[5] | ||
Su-22 | ![]() |
戰鬥機/轟炸機 | 14[4] | 一部分由白俄羅斯於1999年提供[5] | ||
Su-25 | ![]() |
攻擊機 | 15[4] | |||
Su-27 | ![]() |
戰鬥機 | 8 | |||
Su-30 | ![]() |
戰鬥機 | 訂購18架[4] | |||
巡邏機 | ||||||
C-212 | ![]() |
巡邏機 | 4[4] | |||
運輸機 | ||||||
ERJ-135 | ![]() |
VIP | 1[6] | |||
Yak-40 | ![]() |
VIP | 1[7] | |||
An-12 | ![]() |
重型運輸機 | 10[4] | |||
An-26 | ![]() |
運輸機 | 1[4] | |||
安托諾夫An-32 | ![]() |
運輸機 | 7[4] | |||
An-74 | ![]() |
重型運輸機 | 5[4] | |||
CASA C-212 | ![]() |
通用運輸機 | 2[4] | |||
Dornier 28 | ![]() |
通用飛機 | 1[4] | |||
Il-76 | ![]() |
重型運輸機 | 8[4] | |||
直升機 | ||||||
Bell 212 | ![]() |
通用直升機 | 9[4] | |||
Mil Mi-8 | ![]() |
通用直升機 | Mi-8/17 | 50[4] | ||
Mil Mi-24 | ![]() |
攻擊直升機 | Mi-24/35 | 15[4] | ||
SA 316 | ![]() |
聯絡直升機 | 19[4] | |||
SA 341 | ![]() |
輕型偵察機 | 8[4] | |||
教練機 | ||||||
EMB-312 | ![]() |
教練機 | 13[4] | 從秘魯引進[8] | ||
L-29 | ![]() |
噴氣式教練機 | 6[4] | |||
L-39 | ![]() |
噴氣式教練機 | 3[4] | |||
PC-7 | ![]() |
基礎教練機 | 22[4] | |||
PC-9 | ![]() |
教練機 | 4[4] |
戰鬥序列
安哥拉空軍下轄6個航空團(regimentos de aviação)和一個飛行員訓練學校,每個航空團對應一個空軍基地,下轄數個飛行中隊(esquadrões)。
- 第25戰鬥航空團(奎托空軍基地)
- 第13戰鬥機中隊(蘇-27,蘇-27UB)
- 第12戰鬥機中隊(米格-23ML,米格-23UB)
- 第11戰鬥機中隊(米格-21bis,米格-21M,米格-21F-13,米格-21U)
- 第26戰鬥航空團(納米貝空軍基地)
- 第14戰鬥機中隊(蘇-24MK)
- 第16戰鬥機中隊(蘇-25K,蘇-25UBK)
- 第15戰鬥機中隊(蘇-22M-4K,蘇-22UM-3K)
- 第24訓練航空團(梅農蓋空軍基地)
- 第8訓練中隊(L-39ZA,EMB-312,PC-9, PC-7)
- 第9訓練中隊(L-29 Delfin,米格-15UTI,Yak-11,PC-6B)
- 第10訓練中隊(塞斯納172,Z-142C)
- 第23空中運輸航空團(羅安達空軍基地)
- 第5輕型運輸機中隊(安-2,安-12,安-24,安-26,安-28,安-32,安-72,安-74,福克F27,C-212-300,C-212-200,BN-2A-21,Do-27,Do-28C,Do-228)
- 第6運輸機中隊(伊留申76T,C-130K,洛克希德L-100-20,波音707)
- 第7運輸機中隊(波音707,EMB-120)
- 第21直升機運輸航空團(盧埃納空軍基地)
- 第1直升機中隊(SA-315,IAR-316,SA-342m,AB-212,SA-365m)
- 第2直升機中隊(米格-8,米格-17,AS-532)
- 第22直升機戰鬥航空團(萬博空軍基地)
- 第3直升機中隊(米格-25,米格-35,AS-565AA,AS-565UA,SA-342m)
- 第4直升機中隊(米格-24,米格-25,米格-35)
- 基礎飛行員訓練學校(洛比托空軍基地)
事故
2011年9月14日,安哥拉空軍一架EMB-120從新里斯本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9] 造成11名軍人和6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卡利亞斯·佩德羅中將和另外兩位將領。[10][11] 事故發生於11時30分,新里斯本機場,當時機上搭載著一個軍事顧問團。[12]
參考來源
拓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