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是國民革命軍所下轄的軍事組織,為南京國民政府下轄部隊中之精銳,以德械師聞名後世。
國民革命軍序列中88師最早是馮玉祥主導的國民軍系統使用,在民國十七年(1928)國民革命軍北伐第二階段時,曾將方振武統帥的國民五軍第1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四軍,旗下部隊被命名為國民革命軍第88師、89師、90師。但是在東北易幟,部隊縮編後,三十四軍的88師也被撤銷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130旅,此後即與該番號無關。
後世為人所知的88師,編制最早可追溯回黃埔軍校開辦初的衛兵隊,負責蔣中正的貼身隨衛任務。該部隊後來擴編為黃埔軍校特務營、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團、國民政府首都警衛司令部。基本上,該師在抗戰前與蔣中正最核心的禁衛武力畫上等號。
首都警衛司令部在民國十九年(1930)與黃埔軍校教導第1師合併,改名首都警衛師,編制有8個步兵團、1個砲兵團與相關的附加單位,整體戰力將近2萬人。由於部隊量體過大,後來進行重編。教導第一師的3個團更名為警衛第1旅、警備司令部第1、2、5團更名為警衛第2旅、警備司令部第3、4團則更名為特務第1、2團。
民國二十年(1931)3月,警備旅擴編成警衛師,原本僅有3步兵團的編裝擴編為4步兵團制。在九一八事變後蔣中正辭職下台由廣東系國民黨人主政,原先與蔣關係緊密的警衛師被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替換南京守備任務,因此在同年年底改名。警衛第1師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87師、警衛第2師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88師、警衛師的補充旅則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36師,但仍駐防在南京周圍。這3個師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軍系中又屬於與蔣中正紐帶更緊密的嫡系部隊。
88師命名後第一次遭遇的大型戰爭是民國二十二年(1932)的一·二八事變,戰役期間88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在2月14日增援十九路軍,編入左翼軍與日軍作戰。該役指揮的師長余濟時回憶88師戰死1,091人、戰傷2,128人,損失整師約四分之一左右的部隊。同年中,編入與中國共產黨作戰部隊,劃入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序列。但尚未投入作戰前,十三軍即因華北戰況危急改北調投入長城戰役。
長城戰役後,88師歸建南京。民國二十三年(1934)開始接受德國顧問團的整軍教育。
松滬會戰撤退階段,在蔣中正的要求下88師曾被命令殘部全數投入四行倉庫保衛戰,用以增加國外同情。但最後在前線指揮官討論評估後只留下一個加強營的部隊駐防,該單位為262旅524團第1營,營長謝晉元,後以八百壯士聞名中外。[1][2]
松滬會戰撤退後,88師在南京整補,最後在僅存6,000人的情況下再度投入南京保衛戰,負擔雨花台、光華門一帶的防禦。在該役中88師262旅旅長朱赤和264旅旅長高致嵩、262旅副旅長華品章、262旅524團團長韓憲元等人戰死,6,000殘軍僅有500人左右成功撤離[3]。然此役第88師僅以6,000人兵力力抗日軍4萬人強攻[4],卻能以寡擊眾痛擊兵力與火力佔絕對優勢的敵軍,僅日軍第6師團就在12月11日當天被第88師與配屬友軍擊斃8名中隊長[5],第114師團僅下屬的第115步兵聯隊第3大隊就在12月10日至13日投入716名兵力參戰,結果被第88師擊斃38人且有145人輕重傷[6],該師團另一步兵聯隊第150步兵聯隊則在12月10日至13日投入2,236名兵力參戰,結果被第88師擊斃55人且被擊傷148人[7],足見第88師作戰之剽悍與師長孫元良指揮之優異。
南京防衛戰後,88師以突圍的500人殘軍進行重建,軍委會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2月將國民革命軍預備第1師補入88師恢復編裝,孫元良遭撤職,師長由預1師師長龍慕韓接任。但是因蘭封會戰時88師在5月23日隨著桂永清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軍撤守,龍慕韓因此在5月24日遭到逮捕,6月17日軍審宣判因作戰不利槍決。而88師在棄守蘭封後被下令反攻蘭封城,在5月25日起與87師一同與日軍交戰,後因無力持續撤守。7月,鐘彬接任88師師長。
同年8月,88師在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序列下投入武漢會戰,在9月在富金山與日軍第13師團交戰,並在該地阻滯13師團10日攻勢,為富金山戰役。該戰役作戰期間信陽市失守,且七十一軍同時抵抗日軍二個師團攻勢損失過重,軍委會因此下令七十一軍後撤,該役結束後88師僅存1,000餘人,因遭重創再度後撤整補,此後進行整編縮小為三團制步兵師,原262、264旅縮編為262、264團,增設263團編制。在民國二十八年(1939)4月鐘彬調職至中央軍校第一分校(漢中分校)校長,由楊彬接任師長。
民國三十一年(1942)3月,胡家驥替換楊彬出任代理師長,10月卸任。
88師再度投入戰場是在滇西緬北戰役中,七十一軍作為龍陵戰役的主攻部隊。88師的主攻路線是龍陵城東南郊,在民國三十三年(1944)6月與日軍在猛嶺坡進行拉鋸戰,88師263團最後以整團傷亡超過500人的代價佔領該地,確保了龍陵城外的制高點。
1946年3月,87師和88師在71軍建制里進入東北,先後參加了本溪、四平之戰,隨後即駐軍四平。
1947年5月,71軍在北援懷德途中,在大黑林子地區遭到解放軍殲滅性打擊,88師幾乎被全殲,87師也遭到重創。但是僅僅一個月後的6月,87師和88師再次顯示了精銳主力的本色,作為四平防禦的中堅(四平守軍為87師全部、88師餘部、國民革命軍第13軍54師兩個團和六個保安團等部),頂住了解放軍七個步兵師和兩個炮兵團的猛攻,堅守四平十五天,直到援軍到達。
1947年12月,71軍奉命留88師守四平,軍部率主力87師和91師馳援瀋陽。1948年2月,解放軍猛攻四平,此時的88師已是經過兩次殲滅性打擊後又兩次重建的部隊,戰鬥力已不可同日而語,除師長彭鍔率少數人逃脫外,幾乎被全殲。1948年7月,彭鍔在錦州地區重建88師,歸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八軍(新8軍)建制。
1948年9月,剛剛重建的88師在錦州被全殲,師長黃徵被俘。
1948年10月,87師在71軍建制里編入廖耀湘的西進兵團,從瀋陽馳援錦州,結果在遼西地區遭到覆沒,師長黃炎被俘。至此,71軍在東北全軍覆沒。
1948年12月,原71軍軍長陳明仁(時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武漢警備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在長沙重建71軍(下轄第87和第88師),軍長熊新民(原71軍副軍長)。1949年8月,陳明仁和程潛宣布長沙易幟,熊新民率71軍軍部,第87師和88師脫離投共部隊,南下投奔白崇禧。
1949年12月,進軍廣西的解放軍西路軍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於12月6日廣西大塘圩地區截擊並全殲87師,俘虜包括正副師長在內約4,000人。12月8日,乘勝追擊的解放軍第39軍又攻取上思,殲滅71軍直屬部隊及88師一部,俘虜3,000人。12月9日,解放軍39軍繼續揮師南下,於那隆地區追殲71軍軍部及88師餘部,軍長熊新民被俘。至此重建的71軍徹底覆沒,87師與88師最終在廣西邊境地區全軍覆滅。
全師總兵力約1.4萬人[2]
1個山炮營(12門75毫米山炮)
1個戰防炮連(4門37毫米戰防炮)
1個高射炮連(4門20毫米高射炮)
1個工兵營
1個通信營(2個有線通信連,1個無線通信排)
1個輜重營
1個特務營
1個衛生隊(平時為師醫院)
旅轄2個步兵團:
團直屬部隊:
1個迫擊炮連(6門83毫米迫擊炮)
1個小炮連(6門20毫米機關炮)
1個通信連
1個特務連
團轄3個步兵營:
步兵營直屬部隊:
1個機炮連(6挺重機槍,2門82毫米迫擊炮)
營轄3個步兵連:
連轄3個步兵排:
排轄3個班(每排3挺輕機槍,30支步槍)
採用換裝德式裝備時淘汰下來的舊式裝備。
(1931年12月由原國民警衛第2師改編,1936年12月完成整編,1936年10月獲頒軍旗)1931年12月,蔣介石在內外壓力下宣布下野,他的警衛部隊自然也就失去了警衛師的榮耀頭銜,警衛第1師和第2師分別改稱第87師和第88師。
第88師師長俞濟時(任期1932年1月-1933年1月),副師長李延年,參謀長宣鐵吾。
而第36師與上述兩師有著極深厚的淵源,1933年9月,正是在第87師和88師兩個師的補充旅共四個團基礎上,組建了第36師;師長宋希濂,副師長鍾彬,參謀長向賢矩。
1932年,第一次淞滬會戰爆發,日本海軍及陸戰隊侵入上海,88師被編入第五軍序列增援十九路軍亦迎戰日軍。該役國軍以少勝多,逼使日軍四易主帥,多次增兵增援。五月五日中日定約停戰。
1933年1月,原第八十七師第二五九旅旅長孫元良擢升為第八十八師師長。
師長孫元良(1933年1月-1937年12月),副師長馮聖法,參謀長張柏亭;
第262旅旅長朱赤,轄第523團吳求劍;第524團團長韓憲元(37年12月12日同旅長朱赤犧牲於南京雨花台)、團副謝晉元(1941年4月被叛徒刺殺於上海),一營營長楊瑞符。
第264旅旅長黃梅興(37年8月14日淞滬會戰中犧牲)高致嵩(南京保衛戰犧牲於南京雨花台),轄第527團廖齡奇,團副鍾學棟、第528團朱赤。
據稱,抗日時候有布膠鞋和皮鞋穿,但是沒有穿長統皮靴的。除了高級軍官(校官以上),有的會自已購置靴子穿。軍服主要是棉布的,不同於德軍,一直用的是呢質。不過一位老兵萬方澄回憶,當時冬天也有呢軍服、呢大衣,春秋有駝絨袷衣,夏天是卡其短袖衫褲。軍官的確是有呢質的軍服。鋼盔用的德國是1935年式,這點和德軍相同。水壺為木塞蓋子,橢圓形,日式則有一個平底。早期德式與此相似,至1934年裝備組始換為金屬旋上的蓋子。中式持續使用肩背帶,與後期德式掛在腰帶上不同; 這是當時中國部隊普遍仿製或採購的一種裝備,並不是因德式訓練才有的。乾糧袋(雜物袋)也是用背帶跨肩,德式早期也是如此,後來才改系在腰帶上。單兵用的彈帶是帆布制的長形彈帶,德軍除了後來的傘兵之外,一直用的是皮製彈包。中式一般有兩種,一為由肩上斜繞一周至腰間再繞一圈,這是一長條而不是兩條,最後以布條打結系在腰間,這一種彈帶有將近二十個彈包,是各部隊主要使用的形式,這個設計最普遍, 而且在整個抗戰期間都沒有什麼改變。也有兩條較短型式的,有的在胸前交叉,有如X型,有的由兩肩掛下,如同V字,當然也有肩上一條,腰上一條的用法。步槍國軍用的是中正式或是進口的德制毛瑟系列步槍。但不是德國的K98k,而是1924年式標準型(Standard Modell)。刺刀都在50cm以上,尤其是中正式,因為槍短,刺刀長達57.5公分。輕機槍是捷克式ZB26。3排6挺輕機槍分配情況:一連三排九班,一個班一挺。當時這幾個部隊的步兵班,人數應該是在14人左右,其中有火力組(輕機槍組)、衝鋒組(步槍組)的分別。重機槍是二四式,仿馬克沁水冷機槍。每一個步兵營有一個重機槍連。手槍用的最多的是毛瑟C96手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