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全球反對跨國公司的政治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反全球化運動,由反全球化人士發起的批判經濟全球化的社會運動。有許多關於反全球化的定義。[1][2][3]參與者基於一系列相關的觀點提出對全球化的批評。[4]共同之處在於參與者反對大型跨國公司通過貿易協議和去監管的金融市場行使無限制的政治權力。具體而言,指責公司在工作安全條件和標準、勞工招聘和薪酬標準、環境保護原則以及國家立法權威、獨立和主權的完整性方面謀求利潤最大化。
支持者認為,到了20世紀末,他們所稱之為「統治精英」試圖利用世界市場的擴張謀取自身利益;這一由布雷頓森林體系、各國政府和跨國公司組成的結合體被稱為「全球化」或「自上而下的全球化」。作為抗議許多社會運動湧現出來,挑戰全球化的影響。這些運動被稱為「反全球化」、「變革全球化」或「自下而上的全球化」。[5]
反對全球化的人認為,國際協議和全球金融機構削弱了本地決策能力,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利用這些機構支持自身公司和金融利益的企業,可以行使個人和小企業無法做到的特權,[6]包括:
該運動旨在終結「法人地位」以及解散世界銀行、IMF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和激進的經濟私有化措施。
反全球化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部份,因為「可持續發展」傾向資本:中國要求美國全面開放鋼鐵的市場,但因為中國的經濟沒有美國發達,中國的鋼鐵業得到國家資助,可以用比美國的市場價格更低的價錢傾銷鋼材,從而進佔美國市場,對美國地區的工人的收入造成打擊。
近年來大規模的反全球化運動,至少有下列數起:
以上所列只是較大規模的早期抗議行動,事實上,在全球各地都有大大小小反對新自由主義、反對全球化的鬥爭。
在東亞地區,除韓國及菲律賓外,反全球化運動也有所發展。
香港是跨國資本推動中國私有化進程的重要據點,早在1997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年會時,就有反對陣線的組成,進行了示威活動。2001年5月,財富論壇在香港舉行會議時,《全球化監察》及部份學生、民間團體,舉行了反對富豪瓜分世界,主張全球資源人民共享的抗議行動。
在日本,2000年7月在沖繩召開的八國高峰會也遭遇了抗議者,現在課徵金融交易稅以協助公民組織的日本分部準備更積極的推動反全球化運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