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出身
全琫准1854年出生於朝鮮全羅道高敞郡德井面堂村(一說古阜郡楊橋村)一個沒落官宦家庭,天安全氏,高麗開國功臣全樂(전락)後裔。天安全氏全尚毅、全冬屹是朝鮮名將,全夢星是壬辰衛國戰爭義兵將領。[1]:2-3[2]:485
全琫準的父親全彰赫是位私塾先生,鄉校掌議,有些自耕地,生活上「朝飯夕粥」。雖然家境貧寒,但全琫准從小受到良好教育。5歲開始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12歲時作《白鷗詩》。[1]:2-3[2]:485[3]
東學教領袖
全琫准所處的年代是日本和西方列強滲透、入侵朝鮮的時期。朝鮮農民受到日本高利貸和本國封建統治繁重苛捐雜稅的雙重剝削。朝鮮各地不堪重負的農民紛紛武裝起義[2]:479-483[4]:373-408[1]:4-6。與此同時,以天主教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西學」)衝擊著朝鮮傳統社會。1860年,慶州人崔濟愚開創與西學相抗衡的「東學」。東學倡導平等,並有著反洋教、反侵略性質的性質,信徒眾多,引起朝鮮封建統治者的擔憂。1864年4月15日,崔濟愚被慶尚道觀察使徐憲淳以左道惑民之罪處死[5][6]。
全琫准於1890年加入東學教,之後成為東學教古阜、泰仁地區的接主。1893年3月,東學教第二代教主崔時亨在忠清道報恩郡組織教徒舉行「為教祖申冤」的聚會,並在檄文提出「懲辦貪官污吏」、「反倭斥洋」的口號。各地東學教教徒紛紛來到報恩郡,表示不「廢除東學教取締令」決不罷休。全琫准也投身於此次運動。[1]:8-9[2]:485
朝鮮朝廷得知消息後,派戶曹參判魚允中為兩湖宣撫使前往。經魚允中勸說與威逼,崔時亨與朝廷妥協,要求信徒各自散去回鄉。但東學教徒並不肯離開。朝鮮朝廷於是派前營營使洪啟薰率600官軍前往報恩郡鎮壓。崔時亨見況再次下令教徒立即解散還鄉,自己也匆忙逃往青山郡躲避。但是,以全琫准為代表的一些基層骨幹仍然堅持鬥爭到最後。此次報恩聚會後,東學教形成了與官方妥協的北接派和主張武力反抗的南接派兩個派系。北接派主要以崔時亨和孫秉熙為代表。南接派則以全琫准為代表。[1]:9-10[2]:485
東學農民革命
1894年1月10日(農曆2月15日),全琫准帶領數千農民在全羅道古阜郡起義。攻下古阜軍事要地白山後,全琫准發布《白山檄文》,提出「濟世安民,逐滅倭夷,盡滅權貴」的口號。周邊農民紛紛加入起義隊伍。此後,全琫准在古阜黃土峴戰役大勝前來討伐的全羅道觀察使金文鉉,後又挫敗兩湖招討使洪啟薰的京師部隊,控制南方三道,攻克朝鮮太祖李成桂(全州李氏)的祖籍地,全羅道首府全州。[1]:12-22[2]:485-488[4]:410-414
驚恐的朝鮮封建統治者一方面向清政府告急,請求援兵,另一方面與全琫准議和。雙方最終簽署《全州和約》。日本在得知朝鮮向清政府求援後開始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由向朝鮮增兵。清政府向日本提出雙方同時撤軍。但日本卻提出「日中共同改革朝鮮內政」,後又推翻閔妃集團,扶植以金弘集為首的親日內閣。1894年7月25日,日本對清不宣而戰,炮轟停泊在朝鮮牙山灣豐島的清朝軍艦,史稱「豐島海戰」,從而挑起中日甲午戰爭。[1]:30-31[2]:490-491[4]:420-422
日軍將清朝軍隊逐出朝鮮半島後,日軍和金弘集親日政府開始將矛頭轉向農民起義軍。全琫准決定北上討伐日寇。10月15日,全琫准率各地匯集而來的起義軍攻克忠清道論山。此後,他兩次試圖攻克忠清道首府公州。但由於武器裝備落後,缺乏正規軍事訓練,起義軍敗退至論山。血戰11天後,論山也失守。在退卻途中,全琫准因叛徒出賣被逮捕,後被押往漢城。1895年4月23日(農曆3月29日),全琫准被日本當局和朝鮮親日政府處死。[1]:32-39[2]:491-492[4]:422-424
紀念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