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外交都受到外國的控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傀儡政權(英語:Puppet state),又譯傀儡國、傀儡國家、傀儡政府或偽政府,指的是表面上宣稱自己獨立,但實際上卻受到外國嚴重干涉的政權,它無法對自己的外交、資源、人口、內政做出決定,需要仰賴宗主國的指揮才敢行動,屬於從屬國的一類[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7月16日) |
傀儡政權是一個特定意識形態和民族認同中產生的詞彙,通常指某個政權,因為外國勢力的扶持,或者由外國侵略者所建立和控制而導致其法統「非法」。這種觀點認為:當一個政權的最高首腦由外國勢力授意產生,而不是由本國公民選舉產生,該政權必然是傀儡政權。另外,一些小國內政外交往往難免會受到大國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受到指揮控制,因此,某強國影響下的弱國不一定就是傀儡政權。[原創研究?]
傀儡政權一詞有濃厚的政治意識形態和民族主義的色彩,不少處於內戰,或者有外國勢力插手的戰爭中的政治實體,都互相指責對方是某一外國勢力的「傀儡政權」,其軍隊為「偽軍」,己方則是「合法政府」。比如說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曾相互指責對方為美國或蘇聯的傀儡政權、1975年越南統一前的越南共和國政府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相互指責對方為美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傀儡政權。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1990年兩德統一前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也是如此。[原創研究?]
「傀儡政權」有三個元素組成:
國家與政權不應只因為有以下情況而視為傀儡政府或傀儡國家,包括:
國家與政權不應只因為有以下情況而否定它是傀儡,但可作參考,包括:
國家 | 支配國 | 時間 | 政治體制 | 國旗 | 國徽 | 地圖 |
---|---|---|---|---|---|---|
![]() |
![]() |
1314年-1336年 | 君主制 | ![]() |
![]() |
![]() |
![]() |
![]() |
1795年-1806年[6] | 共和制 | ![]() |
![]() |
![]() |
![]() |
1797年-1802年 | ![]() |
![]() | |||
![]() |
1802年-1805年 | ![]() |
![]() |
![]() | ||
![]() |
![]() |
1805年-1814年 | 君主立憲制 | ![]() |
![]() |
![]() |
![]() |
1806年-1810年[7] | ![]() |
![]() |
![]() | ||
萊茵邦聯 | 1806年-1813年 | 邦聯制 | ![]() |
![]() | ||
![]() |
1807年-1813年 | 君主制 | ![]() |
![]() |
![]() | |
![]() |
1808年-1813年 | 君主立憲制 | ![]() |
![]() |
![]() | |
![]() |
![]() |
1913年 | 共和制 | ![]() |
![]() | |
![]() |
1918年–1919年 | ![]() |
![]() | |||
![]() |
![]() |
1920年–1922年 | ![]() |
![]() |
![]() | |
![]() |
![]() |
1939年-1945年 | 保護國 | ![]() |
![]() |
![]() |
![]() |
1939年-1945年 | 共和制 | ![]() |
![]() |
![]() | |
![]() |
![]() |
1939年-1943年 | 保護國 | ![]() |
![]() | |
![]() |
![]() |
1939年-1940年 | 共和制 | ![]() |
![]() |
![]() |
![]() |
![]() |
1940年-1944年 | ![]() |
![]() |
![]() | |
![]() |
1941年-1944年 | 自治區 | ![]() |
![]() |
![]() | |
![]() |
1941年-1944年 | 共和制 | ![]() |
![]() |
![]() | |
![]() |
軍政 | ![]() |
![]() |
![]() | ||
![]() |
1941年-1945年 | 君主立憲制/共和制 | ![]() |
![]() |
![]() | |
![]() |
1943年-1944年 | 保護國 | ![]() |
![]() |
![]() | |
![]() |
1943年-1945年 | 共和制 | ![]() |
![]() |
![]() |
國家 | 支配國 | 時間 | 政治體制 | 國旗 | 國徽 | 地圖 |
---|---|---|---|---|---|---|
西梁 | 西魏、北周、隋朝 | 555年-587年 | 君主制 | |||
東丹 | 遼朝 | 926年-952年 | ![]() | |||
迦托訶 | ![]() |
1017年-1067年 | ![]() | |||
楚 | ![]() |
1127年 | ||||
齊 | 1130年-1137年 | |||||
![]() |
![]() |
1932年-1945年 | 君主立憲制 | ![]() |
![]() |
![]() |
![]() |
1935年-1938年 | 共和制 | ![]() |
![]() | ||
![]() |
1936年-1937年 | ![]() |
||||
![]() |
1937年-1939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37年-1938年 | ![]() |
![]() | |||
![]() |
1937年-1940年 | ![]() |
![]() | |||
![]() |
1938年-1940年 | ![]() |
![]() | |||
![]() |
1939年-1945年 | ![]() |
![]() |
![]() | ||
![]() |
1940年-1945年 | ![]() |
![]() |
![]() | ||
![]() |
1942年-1945年 | ![]() |
![]() |
![]() | ||
![]() |
1941年-1945年 | 君主立憲制 | ![]() |
![]() |
![]() | |
![]() |
1943年-1945年 | 共和制 | ![]() |
![]() |
![]() | |
![]() |
![]() |
![]() |
![]() | |||
![]() |
1945年 | 君主制 | ![]() |
![]() |
![]() | |
![]() |
![]() |
1945—1952年 | 軍事占領 | ![]() |
![]() |
![]() |
![]() |
![]() |
1946年-1949年 | 共和制 | ![]() |
![]() |
![]() |
![]() |
1949年-1955年 | 君主立憲制 | ![]() |
![]() |
![]() | |
![]() |
![]() |
1975年–1976年 | 共和制 | ![]() |
![]() | |
![]() |
![]() |
1979年-1989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0年 | ![]() |
![]() |
![]() |
![]() | 此章節的準確性有爭議。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