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孫悟空

《西遊記》主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孙悟空
Remove ads

孫悟空,是在小說《西遊記》當中唐僧的四個徒弟之一,排行第一,別名孫行者孫猴子。自封美猴王齊天大聖。因曾在天庭掌管御馬監而又被稱為弼馬溫,在取經完成後被如來佛祖授封為鬥戰勝佛

快速預覽 孫悟空, 角色設定資料 ...
Remove ads
Thumb
京劇中孫悟空的形象
Thumb
孫悟空闖入水簾洞,月岡芳年

在小說中,孫悟空出身花果山,是由靈石中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孕育而成之石猴,在出海後自須菩提祖師處修得七十二變地煞術。修行後他曾先後闖龍宮地府,取得能隨使用者心意自由變化大小的如意金箍棒、並自閻羅王的生死簿上除籍取得永壽。經天界玉皇大帝招安後,由於未受邀蟠桃會並遭譏諷,孫悟空以「齊天大聖」之名大鬧天宮、隻身與天兵天將相持,後遭釋迦如來鎮壓於五行山(五指山)下。他在封印五百年後被南海觀世音點化,保護唐三藏法師前往西天取經,協同豬八戒沙悟淨白龍馬艱辛克難伏魔降妖。旅途中,孫悟空屢次運用其武藝與智慧,拯救為妖怪所劫的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終至西天取得真經功成正果。

孫悟空為東亞漢字文化圈中智勇兼備的代表性角色,被諸多文學、戲曲、影視作品重新演繹。此類作品在設計上多所沿用原著中孫悟空所使用之金箍棒筋斗雲七十二變分身術等等法寶神通,或是參考其本身聰明、調皮、活潑、忠誠、嫉惡如仇等性格特徵。

東遊記》、《南遊記》也談及關於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其他故事。《南遊記》提及孫悟空有子女:奇都羅猴月孛三位星君。[1]

Remove ads

人物形象

吳承恩《西遊記》的版本

根據《西遊記》描述,孫悟空是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石。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氣孕育而生。(《西遊記》第七回提到孫悟空本體其實是「光明一顆摩尼珠」。)在花果山佔山為王三五百載(《西遊記》第三回中提到生死簿上註明孫悟空「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後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須菩提老祖為師,[註 1]習得地煞七十二變筋斗雲,並首次取姓為孫(菩提祖師以猢猻起姓),取名悟空。原著《西遊記》第三十六回中描述長相為:「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象屬螃蟹的,肉在裏面,骨在外面。」,其他路人及妖怪對於孫悟空的長相皆說是「毛臉雷公嘴」。

原著中描述其身高不滿四尺,但也有些爭議,在孫悟空降伏豬八戒時有這段描寫「行者又拔了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即變做一條三股麻繩,走過來,把手背綁剪了。那怪真個倒背著手,憑他怎麽綁縛。卻又揪著耳朵,拉著他,叫:「快走!快走!」那怪道:『輕著些兒!你的手重,揪得我耳根子疼。』」,孫悟空降伏豬八戒時能揪著他的耳朵,說倆人身高相差不大。孫悟空出海學藝時嚇倒路人後剝下他們的衣服就能穿在身上,這也說明孫悟空的身材和普通人一般。在龍宮取得金箍棒後還要討取盔甲,鳳翅紫金冠、鎖子黃金甲和藕絲步雲履是四海龍王所擁有,不會特地為孫悟空量身打造,但孫悟空穿起來卻很合身,可見孫悟空是常人身高。[2]

此後,孫悟空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大鬧龍宮,終尋得到東海龍王敖廣的天河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北海龍王敖順送一雙藕絲步雲履,西海龍王敖閏送一副鎖子黃金甲,南海龍王敖欽送一頂鳳翅紫金冠),因陽壽已盡而大鬧地府,嚇得十殿閻王牛頭馬面躲東躲西,修改了生死簿,把「孫」姓刪除,返回花果山。後來孫悟空第一次受天界招安,並封為弼馬溫。因嫌官小受騙受辱,於是叛離天界並回到凡間。孫悟空在獨角鬼王的建議下自封為齊天大聖,並與另外六名妖怪結為兄弟(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𤟹狨王)、各自取了大聖之名號,且打敗了巨靈神哪吒三太子。後被天界第二次招安,玉帝承認了他自封的封號「齊天大聖」,又偷吃蟠桃、御酒、仙丹。玉帝發十萬天兵都無法收服,後被二郎真君加梅山六怪和太上老君合力擒拿,刀劈雷擊皆不得傷,被封於八卦爐七七四十九日,逃過一劫偷吃仙丹練就火眼金睛。出來後繼續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山上貼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五百年[3]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收起為徒弟。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除怪,屢建奇功,另外與鎮元子結為兄弟,然而數次被師傅唐僧誤解、受到緊箍咒的懲罰,兩次被驅逐。孫悟空在玉華州收其王的長子為徒弟。歷經八十一難,終於大功告成,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三藏佛經。孫悟空修得正果,被封為鬥戰勝佛

Remove ads

其他故事版本

  • 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孫悟空的角色原型「猴行者」,其外觀為白衣秀才,來自花果山紫雲洞,自稱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4]在故事結尾時,獲封「銅筋鐵骨大聖」。[5]
  • 元代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中,孫悟空的稱號為「通天大聖」而非齊天大聖。他一共五個兄弟姐妹:「小聖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驪山老母,二妹巫枝祗聖母,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耍三郎。」[6][7][8]此外,孫悟空有名妻子嬌姿,是遭他強娶的金鼎國公主。
  • 明代的《南遊記》中,孫悟空的女兒名叫月孛星,華光大帝是孫悟空的結拜兄弟。
  • 明代的《西遊補》中,孫悟空在幻覺中見到了因為自己在鐵扇公主肚子裡大鬧而意外造成她懷孕所生下的兒子・波羅蜜王[9]
  • 明代《後西遊記》中,孫悟空有弟子孫履真孫小聖 / 小行者)。
  • 清代蒲松齡著《聊齋志異》中有《齊天大聖》,故事裡齊天大聖收了原本不相信齊天大聖信仰的許盛為徒。

名稱

Thumb
一個齊天大聖角色的布袋戲
  • 石猴:由於孫悟空是從石卵中見風所化,故在故事初期天庭的神仙又多稱其為石猴。
  • 美猴王:孫悟空剛出生時,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後成為眾猴之王,因此自稱美猴王。
  • 孫悟空:菩提祖師所取的名字。事實上,悟空之名,原著借鑑了唐代名僧釋悟空之法號(俗名車奉朝,唐初開元、天寶間人)。[10]
  • 上仙:去龍宮時東海龍王敖廣對孫悟空的稱呼。
  • 弼馬溫:第一次天庭招安時所封官職,職責為飼養照料玉帝的坐騎,為不入流的小官。孫悟空認為這段經歷是奇恥大辱,因此每當他人提及這一名號都會怒不可遏。
  • 齊天大聖:孫悟空受封弼馬溫後因自感受騙怒離天庭,回到花果山自封齊天大聖。後來天庭承認該封號,天庭仙班皆敬稱孫悟空為大聖
  • 孫行者:唐僧取的稱呼。《西遊記》內文也以「行者」稱孫悟空。
  • 鬥戰勝佛:孫悟空取到西經後佛祖冊封的佛號,可說是表揚孫悟空戰無不勝,並一路護衛唐僧取經的功績;此名取材自三十五佛之一的鬪戰勝佛英語Thirty-five Confession Buddhas
  • 金、金公:《西遊記》一書以五行對應唐僧師徒五人(含白龍馬),其中,孫悟空對應「金」,又稱「金公」,如第38回「金木參玄見假真」;第47回「金木垂慈救小童」;第86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第89回「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 心猿:如第85回「心猿妒木母」;第88回「心猿木土授門人」。
  • 猴哥、大師兄:豬八戒對孫悟空的稱呼。
Remove ads

原型

悟空法師

唐朝名僧悟空(731—812),俗名車奉朝,京兆郡雲陽縣(今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一帶)人,為後魏拓跋氏之後。曾於天竺迦溫彌羅國(今喀什米爾)學習梵文與經典,並旅居疏勒于闐龜茲健馱邏國等地,其名與出使西域的經歷被視為孫悟空可能的靈感來源之一。

福建猴神崇拜

有學者認為西遊記創作時可能從福建的大聖信仰汲取了靈感。閩地山區自古多猴,福建人對齊天大聖的信仰可能與閩越族猴神崇拜有關,且當地流傳不同於《西遊記》版本的齊天大聖傳說。齊天大聖是中國民間信仰重要神祇之一且信眾遍及兩岸三地,而海內外齊天大聖信眾多視福建為大聖信仰的祖地。大聖信仰主要發源於福建福州屏山(宋代)[11]閩安鎮迥龍橋北的聖王廟(宋代)、順昌寶山有天然猴形巨石[12]且山頂亦建有齊天大聖及通天大聖墓祠(元末明初;見順昌縣文物保護單位),且為許多齊天大聖信眾視為大聖信仰的祖地。[13][14][7][8],這些信仰的可考證的起始年代均早於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時間(明代)。[11]

印度起源說:哈奴曼

胡適提出孫悟空原型受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裡的神猴哈奴曼影響,他在其《西遊記考證》中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我依著鋼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記事詩《羅摩衍那》裡尋得一個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聖的背影了」[15]。語言史學家陳寅恪季羨林也支持類似主張。

此一說法於學界引發較大爭議,魯迅金克木等該說反對者認為,《羅摩衍那》等印度史詩在當時缺乏漢譯本、亦不像佛經在中國廣泛流傳,無法證明《西遊記》作者曾看過這些故事[16]。並認為相關故事僅僅是有一點類似,不能作為確證。

無支祁

魯迅提出孫悟空受淮渦水神無支祁影響,在其授課記錄稿《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裡提及了《西遊記》中多有受唐人小說的影響的地方,並指出作者很可能參考了李公佐《李湯》一文中猿神無支祁被大禹收伏、徙到淮陰的龜山下的傳說。[17]

石槃陀

有主張認為孫悟空原型為玄奘在偷渡出關時所依靠的第一個弟子石槃陀[18]。石槃陀為胡人,出家成為玄奘弟子後即為「胡僧」,可能因此口耳相傳訛誤為「猢猻」。且胡人體毛相較於中原漢人而言較多,也可能給予時人毛茸茸的印象。石槃陀在玄奘出西域後幫了不少忙,然而最後卻起了異心,欲殺玄奘。該說提出者認為兩人間曲折離奇的關係,可能為西遊記唐三藏孫悟空的互動關係提供了靈感與啟發[18]。然此說忽略了中古漢語「胡僧」與「猢猻」的差異性,因此視之為趣談即可。

其他

清代劉一明所著《西遊原旨》認為石猴代表靈根,在佛家為心,所以西遊記中常用心猿來指代孫悟空。另外申猴屬金,所以又經常金公之說。(金公即是金屬[19])內丹學中,鉛一樣指代指先天一炁,與前述的心猿相照應。[註 2]

宗教信仰

Thumb
供奉廟宇內的齊天大聖像,攝於台灣澎湖縣湖西鄉白坑玉聖殿
Thumb
新竹縣北埔鄉五指山上的大聖爺廟

猴神崇拜因《西遊記》讓「齊天大聖」成為家喻戶曉的角色,遂與其他猴神信仰混淆,以為凡猴神、大聖爺即是指「齊天大聖孫悟空」,且成為華人社會所信仰的神明之一,其廟宇遍布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以及馬來西亞,如台灣澎湖白坑玉聖殿相傳供俸齊天大聖,據傳源自於白坑村乃有猿穴窩藏的傳說。[20]香港九龍大聖寶廟亦是供奉孫悟空道教宮廟

廟宇

更多資訊 中國大陸, 建立年份 ...

文化反響

孫悟空的文學藝術造型反映了中國古代的諸多哲學思想,現代學者認為孫悟空的形象代表了當時人民渴望反抗殘暴的朝廷、卻又無力改變現實的情景。同時孫悟空還是一個嘗試超越自然秩序的代表,其名被許多宗教學者解釋為:因「悟」,則「空」。反映了現實秩序中的空洞和虛無,人類追求新秩序以及自由的思想。

  • 清代道士陳士斌所著評書『西遊真詮』中,評價孫悟空的性格「猿性緩,主靜;猴性躁,主動。喻道體之有動靜,與人心之有動靜相配,非謂猿猴即人心也」符合道的修為,並非如批評者所言脾性躁動者[43]
  • 毛澤東對孫悟空極為崇拜[原創研究?],稱之「玉宇澄清萬里埃」。
  •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因電視台高頻率的重複播映以及其獨特的無厘頭風格,對當時廣大的青少年產生了影響,許多觀眾能熟記得該電影的某些詼諧台詞。
  • 悟空是數個以孫悟空來命名的颱風。
  • 悟空是中國的太空探測器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俗稱,命名表示了它像孫悟空那樣有著火眼金睛,能看到看不見的暗物質。
  • 悟空翼龍科悟空翼龍屬:以孫悟空命名之中生代翼龍的一類。
  • 鬥戰翼龍屬:以孫悟空成佛後的封號鬥戰勝佛命名之中生代翼龍的一類。

相關創作

戲劇

Thumb
京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的臉譜
Thumb
1962年 浙江紹劇中的孫悟空

在以京劇為代表的傳統戲劇,包括後來的影視劇中,有許多因飾演孫悟空而出名的戲曲演員,例如極具代表性的六齡童家族。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孫悟空活躍的部分,都是常被改編成戲曲的段落。

歌曲

電視劇

(按:以下列表不全,僅列出重要作品;包括部分網絡劇。)

電影

(按:以下列表不全,僅列出重要作品;包括部分網絡大電影英語Web film;另,此列表僅列出真人電影,動畫電影詳見西遊記的衍生作品列表。)

綜藝

電子遊戲

Thumb
連雲港街頭的孫悟空卡通

PS。

漫畫

(按:此列表僅列出漫畫作品,動畫作品詳見西遊記的衍生作品列表。)

  • 西遊漫記張光宇 1945年,中國彩色連環畫)
  • 繪本西遊記(水島爾保布日語水島爾保布 1950年,日本連環畫)
  • 我的孫悟空手塚治虫 1952年,日本漫畫)
  • 西遊記38變(蔡志忠 1981年,台灣漫畫)
  • 西遊記:石猿冒險物語(村野守美日語村野守美 1981年,日本漫畫)
  • 西遊記(小島功英語Kō Kojima 1984年,日本漫畫)
  • 西遊妖猿傳日語西遊妖猿伝諸星大二郎 1983年,日本漫畫)
  • 七龍珠鳥山明 1984年,日本漫畫)
  • 美猴王(葉清岳 1988年,台灣漫畫)
  • 超時空猴王(梁挺 1989年,香港漫畫)
  • 七十二變孫家裕 1991年,台灣漫畫)
  • 後西遊記蔡志忠 1992年,台灣漫畫)
  • 爆笑西遊記(真鍋讓治 1993年,日本漫畫)
  • 西遊奇傳:大猿王(寺田克也英語Katsuya Terada 1995年,日本漫畫)
  • 犬夜叉高橋留美子 1996年,日本漫畫)
  • 最遊記峰倉和也 1997年,日本漫畫)
  • 禁止鬧翻天(清岳大明 1997年,台灣漫畫)
  • 繪本西遊記(周銳主編,太田大八日語太田大八繪畫 1997年,中國大陸 & 日本繪本)
  • 西遊釋厄傳(Jack主編,吳旭曜繪畫 1998年,台灣漫畫)
  • 西遊記PLUS(高鎮浩 2001年,韓國漫畫)
  • 猴王五九英語Monkey Typhoon有森丈時主編,葵露夢繪畫 2001年,日本漫畫)
  • 大話西遊漫畫・月光寶盒(薛峰 2002年,中國大陸漫畫)
  • 大聖王邱福龍 2002年,香港漫畫)
  • 戲遊記(陳翔 2002年,中國大陸漫畫)
  • 悟空傳(今何在主編,屠楠、張梁繪畫 2004年,中國大陸漫畫)
  • Dear Monkey 西遊記(白井三二朗日語白井三二朗 2005年,日本漫畫)
  • 美生中國人楊謹倫 2006年,美國漫畫)
  • 數碼西遊方舒眉主編,馬星原繪畫 2006年,香港漫畫)
  • 無上西天葉明軒 2008年,台灣漫畫)
  • 降妖伏魔錄(二十三 2009年,中國大陸漫畫)
  • 夢幻西遊(上海漫唐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09年,中國大陸漫畫)
  • 十萬個冷笑話·西遊篇(寒舞 2010年,中國大陸漫畫)
  • 萌幻西遊(綠塵 2011年,中國大陸漫畫)
  • 三眼哮天錄(劉颯主編,狸貓繪畫 2011年,中國大陸漫畫)
  • 墨飛正傳(墨飛 2014年,中國大陸漫畫)
  • 西遊筋:唐山葬(Otosama 2014年,馬來西亞漫畫)
  • 狠西遊(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英語Vasoon Animation 2015年,中國大陸漫畫)
  • 諸神的紫菜包飯(張三瘋 2015年,中國大陸漫畫)
  • 大猿神(榮榮 2015年,中國大陸漫畫)
  • 西行紀(鄭健和主編,鄧志輝繪畫 2015年,香港漫畫)
  • 閻王不高興(使徒子 2016年,中國大陸漫畫)
  • 四聖傳(霍連傑 2016年,中國大陸漫畫)
  • 解離妖聖(浪白白 2018年,中國大陸漫畫)
  • 悟空傳[註 3](蔡峰 2020年,中國大陸漫畫)
  • 小猴王英語Monkey Prince楊謹倫伯納德·張英語Bernard Chang、傑西卡·陳 2021年,美國DC漫畫
  • 驅魔錄·壹(鄧昂 2022年,中國大陸漫畫)

小說

  • 西遊記》三大續書
  • 《西遊記》簡本
    • 唐三藏西遊釋厄傳》:明·朱鼎臣著。
    • 西遊記傳》:明·楊志和刪節《西遊記》之版本,共四十回。
  • 新西遊記》:·陳景韓著。
  • 西遊回憶錄[註 4]:筆聊生(林嘉鴻)著,專欄標明「豬八戒口述、筆聊生筆記」,行文使用三及第文體;1967至1974年間在香港《晶報》連載。
  • 新西遊記》:陳舜臣著。
  • 新孫悟空》:葉永烈著,兒童科幻小說。
  • 西遊新記》:童恩正著。
  • 新西遊記》:鍾海誠著。
  • 悟空傳》、《西遊日記》:今何在(曾雨)著,網絡文學。
  • 唐僧傳》:明白人著。
  • 天篷傳》:火雞著。
  • 沙僧日記》(沙僧日記1:秀逗的青春)、《沙僧日記2:盛開的師傅》:林長治著,網絡文學。
  • 八戒日記》、《悟空日記》、《唐僧日記》:吳俊超著,網絡文學。
  • 唐僧自傳》、《八戒自傳》、《沙僧自傳》:夫子著。
  • 悟空前傳--斗佛》:路飛的小豬著。
  • 妖怪記事簿》、《妖怪記事簿2》:敦煌著。
  • 唐僧寫給觀音的36封信》:辛可著。
  • 唐僧志》:藍波水著,網絡文學。
  • 反西遊記》:莊蝶庵著,網絡文學。
  • 沙僧吐槽日記》:快刀青衣(得到App聯合創始人之一)著。
  • 齊天傳》系列:楚陽冬著。
  • 大潑猴》系列:甲魚不是龜(袁選)著,網絡文學。
  • 反轉西遊》:泥人波波著,網絡文學。
  • 西遊八十一案》系列:陳漸著。
  • 西遊·再見悟空》:聖者晨雷著。
  • 太白金星有點煩》:馬伯庸著。

其他

註記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