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是席地坐姿的一种,又称“跨鹤坐”,通称“跪坐”。古华文中,臀部接触脚跟为“坐”,特指正坐;挺直上身而不着脚跟为“跪”;跪而耸身挺腰为“跽”。正坐时,双膝应并拢着地,臀部压足,双手放在腿上。
此条目缺少有关正坐在日本的情况的信息。 |
历史
席地而坐的姿势主要有三种,一为正坐,即屈膝跪坐;二为“趺坐”,即盘腿而坐;三为“箕踞”,即两腿前伸而坐。中国人的正坐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1]妇好墓出土玉人即为此姿。甲骨文中也有多个明确描绘出正坐形象的文字。
并不着裤,冬季则在双腿套上用于保暖的胫衣,故而敞开双腿的“趺坐”和“箕踞”皆属不雅。[2]在正式场合,趺坐和箕踞都是不合礼节之举。箕踞时身躯倚靠几案,则更属轻慢无礼。《礼记·曲礼上第一》:“坐毋箕”。正坐也是华夏文化与夷文化的重要区分之一,夷人习蹲踞(即踎),即足底着地,耸膝下臀。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夷(尸)”字,即像蹲踞之姿。[3][4]
商周以来,正坐长期是中国人的标准坐姿。“坐”字本身即特指正坐。《史记·项羽本纪》中描绘的鸿门宴场景即体现出时人正坐分餐的习惯。[5]对人不循正坐之规,或为刻意羞辱,如汉高祖刘邦轻视赵王,箕踞而骂[6];或为追随夷俗,如南越王赵佗统治岭南,“椎髻箕坐”;[7]或为放荡不羁,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醉酒散发、箕踞坐床。[8]
五胡乱华以后,胡人大量进入中原,胡床、胡座等坐具随之传入,并逐渐流行,坐于椅上的姿势因而称为“胡坐”。但直至唐代,正坐仍然是正式场合的规范坐姿。到了宋代,椅子逐渐在民间大量普及,胡坐成为主流坐姿,中国房屋的结构也因此发生许多重大变化。[2]
日本的正坐
此章节需要扩充。 |
参考文献
参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