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空勤团,又称特别空勤局、空降特勤队、空勤特遣队(英语:Special Air Service,缩写:“SAS”)是英国陆军的一支特种部队单位。它于1941年创立时为团级部队[1],1950年5月13日编为独立兵种[2]。该部队会执行多种任务,包括:隐蔽侦察、反恐、直接行动和人质营救等。
特种空勤团 | |
---|---|
存在时期 | 1941年7月22日—1946年6月30日 1947年5月1日— |
国家或地区 | 英国 |
部门 | 英国陆军 |
种类 | 特种部队、空降部队 |
功能 | 特种作战 反恐 侦察 |
规模 | 3个团 |
驻军/总部 | 队部—赫里福德 21团—伦敦摄政公园军营 22团—赫里福德Stirling Lines 23团—西米德兰兹郡伍尔佛汉普顿 |
格言 | Who Dares Wins(敢做就赢) |
进行曲 | 快进行曲:Marche des Regiment Parachutiste Belge 慢进行曲:莉莉玛莲 |
纪念日 | 1941年7月22日 1941年11月17日 1941年9月21日 1947年5月1日 |
参与战役 | 第二次世界大战 马来亚危机 印马对峙 佐法尔省叛乱 亚丁危机 北爱尔兰问题 伊朗大使馆包围战 福克兰战争 海湾战争 北约入侵波斯尼亚 巴拉斯行动 2001年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艾拉迈行动 叙利亚内战 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 |
指挥官 | |
指挥官 | 查尔斯·格思里将军 |
标识 | |
伞徽 |
SAS目前由三个团组成,包括第22特种空勤团,它是由英国特种部队(UKSF)直接指挥的基本组成部分;第21特种空勤团以及第23特种空勤团,这两个团为第1情报监侦旅直接指挥的预备役单位[3]。然而在2019年,第21和23特种空勤团被再次编入UKSF的指挥架构之内。与常规作战单位的第22团只从英军招募人员不同的是,作为预备役单位的第21和第23团会从平民招募人员。
SAS最早于二战期间的1941年成立,当时为在北非战线执行敌后任务的陆军志愿人员,人数稀少而且作风低调。它于1947年重组为本地陆军的一部分,定名“第21特种空勤团(艺术家步枪团)”。而隶属常规陆军的第22特种空勤团亦因在1980年伊朗大使馆包围战的宁禄行动(Operation Nimrod)中取得成功后,便受到各地媒体关注,并赢得举世声誉[4]。在福克兰战争中的表现,SAS亦证明了他们在传统作战与反恐上同样具有卓越的能力。它同时亦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各方面制度的特种部队,因此多国特种部队视其为楷模,美国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等就是师承SAS成立的。
任务
特种空勤团基本上负责以下任务:
历史
特种空勤团是于1941年7月由大卫·史丹林所创立,原称“L分遣队”,特种空勤旅。其“L”称号和“空勤”命名最初是为了配合英军的造谣计划,以图误导德军及意军,令他们认为该部队是一支与其他部队一起行动的伞兵团(真正的特种空勤团会以行动“证明”假的单位存在) [5][6] 。它被构想为一支在北非战场中深入敌后行动的突击队[7],最初预定该部队会由5名军官和60名其他军阶的士兵组成[8]。特种空勤团的首次任务是在1941年11月进行,当时他们空降到地面以支持十字军行动的进攻[6]。由于遭到德意联军顽强抵抗以及不利的气候环境,该任务成为一场灾难。部队中有22人阵亡或被俘虏[9]。然而其第二次任务却是个巨大的成功,当时特种空勤团的队员由长距离沙漠群运送到战场作战,并突袭了位于利比亚的三个机场,摧毁了敌军60架飞机,代价是两名士兵阵亡和失去三部威利吉普车[9]。1942年9月,该部队更名为“第1特种空勤团”(1st SAS),并由当时的4个英军部队、舟艇部门、自由法国士兵,以及希腊的圣军所组成[10]。
1943年1月,大卫·史丹林上校于突尼斯被敌军俘虏,帕迪·梅恩上校取代了他作为新的指挥官[11]。1943年4月,第1特种空勤团改隶梅恩指挥的特别突击小队,而特别舟艇队则由乔治·杰利科指挥[12]。特别突击小队曾与后来于1943在北非成立的第2特种空勤团于意大利一同作战[13][14]。特别舟艇小队亦在爱琴海诸岛和多德卡尼斯战斗至战争结束[15]。1944年,一个空勤旅得以成立,它是由英国的第1和第2特种空勤团、法国的第3和第4特种空勤团,以及比利时的第5特种空勤团所组成[16]。它奉命于法国进行伞降行动[17],以及执行各种以支持盟军推进比利时、荷兰(飞马行动)和德国(拱门行动)为目的的军事行动[16][18]。由于希特勒于1942年10月18日发行的“突击队命令”,特种空勤团队员们需承担额外风险,因为一旦他们成为德军俘虏后便会立刻遭到处决。1944年7月,在灯泡行动当中,34名被俘的特种空勤团队员被德军当场处决。而在1944年10月的莱顿行动当中,再有31名被俘特种空勤团队员被德军当场处决[19]。
在二战结束后,由于英国政府认为特种空勤团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故于1945年10月8日解散了该部队[17]。
次年,本地陆军认为他们有需要成立一支长期的深入渗透突击队单位的必要性,因此一个新的特种空勤团得以成立[20]。最终,一支于1860年成立,部队位于尤斯顿的杜克斯路,称为艺术家来福枪步兵团的部队于1947年1月1日改编为第21特种空勤团[21][20]。
1950年,第21特种空勤团奉命参与朝鲜战争。但他们才在英国完成三个月训练后便获知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用不着他们,因此部分人员自愿参与了马来亚危机的战事[22][22]。他们抵达马来亚后由迈克·卡尔维特指挥,此人当时正在创立称作“马来亚斥候”(Malayan Scouts)的军事单位[22]。在先前卡尔维特已在远东地区成立一个由100名志愿者组成的小队,是为A中队。而第21特种空勤团则成为B中队。后来卡尔维特亲自前往罗德西亚进行招募,由1000名志愿者组成的罗德西亚特种空勤团(即C中队)因而得以成立[23]。这些罗德西亚人服役了三年后便回到了自己国家,后来他们的职位由一个新西兰中队所继承[24]。与此同时,英国人意识到他们需要成立一个隶属常规陆军的特种空勤团。为此,第22特种空勤团于1952年正式纳入陆军的编制,并自1960年开始长驻赫里福德[25]。1959年,第23特种空勤团作为该部队的第三个团诞生,它是由重新改名后的预备役侦察单位组成[26]。
自马来亚危机后,第22特种空勤团的队员参与了印马对峙战事中的隐蔽侦察和监视行动,以及一些大型突击行动[27]。一次针对共产主义游击队的行动包括在阿曼发生的米尔巴特之战[28]。他们也参与了亚丁紧急状态[29]、北爱尔兰问题[30]和在冈比亚的作战[27]。他们的特别计划队伍亦为西德反恐部队——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GSG 9)在参与汉莎航空181号班机劫机事件的营救行动期间提供协助[27]。特种空勤团的反恐部门参与了伊朗驻英大使馆包围战的人质营救行动[31]。福克兰战争期间,特种空勤团B中队为米卡多行动进行了准备,然而该行动最终取消了,取而代之,D和G中队参与了突袭佩布尔岛的行动[32]。弗拉菲乌斯行动是一次较具争议性的军事行动,当时身穿便服的第22特种空勤团队员据称是为了阻止临时爱尔兰共和军在直布罗陀策划针对英军的炸弹袭击而枪杀了该组织三名成员,事后发现被击毙的三人没有持有武器或爆炸装置[27]。尽管在直布罗陀的审讯表明特种空勤团的行动合法,他们却仍然受到欧洲人权法院的批评。随后临时爱尔兰共和军和阿尔斯特防卫协会亦为了报复而在贝尔法斯特发动连环恐袭和暴力事件。第22特种空勤团后来亦在波斯尼亚引导北约军机向塞尔维亚族武装人员发动空袭,并搜捕战犯[33][34]。他们也参与了科索沃战争并协助科索沃解放军跟塞尔维亚军打游击战。来自阿尔巴尼亚的消息指出,在行动中有一名特种空勤团中士被塞尔维亚特种部队击毙[35]。
海湾战争期间,A、B和D中队部署到战场作战,为继二战后特种空勤团最大的一次动员。当中较著名的有布拉沃2-0小队的失败行动[36]。在塞拉利昂,第22特种空勤团参与了巴拉斯行动,这是一次人质营救行动,目的是要从当地武装份子救出被绑架的皇家爱尔兰团士兵[27]。911袭击后,英国参与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入侵阿富汗的行动。两个第22特种空勤团中队与其余两个本土陆军的特种空勤团前赴当地执行任务,以打击并崩解基地组织在当地的势力和推翻塔利班政权。期间该团发起了特伦特行动,为它成立至今最大的一次行动。行动中进行了其首次战时高海拔军事跳伞。在入侵后,他们一直在阿富汗与塔利班和其他叛军战斗至2006年,然后被调派到伊拉克直到2009年,再重新部署到阿富汗[37][38]。
第22特种空勤团也参与了伊拉克战争,更显著的是他们早在联军入侵伊拉克前已在当地行动。后来,他们加入了美国为首成立的布莱克/奈特特遣队以应付当地的叛乱势力。2005年后期到2006年初,特种空勤团被短暂并入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并专注于打击当地的基地组织势力,更与三角洲特种部队一起对抗逊尼派武装份子。该反叛乱作战最终取得了成功,英国特种部队在伊拉克的任务亦于2009年5月结束[37][38][39] 。
许多英国媒体均推测特种空勤团有可能参与了埃拉米行动和2011年利比亚内战,其中每日电讯报报导指“来自国防部的消息确认了特种空勤团已抵达利比亚数周,并在的黎波里的陷落中担任了重要角色[40]”。另一方面,卫报的报导指“他们担任著前进空中管制员的岗位,负责指导空军人员攻击目标并与北约的行动指挥官进行通信。他们亦向当地叛军提供了训练”[41]
特种空勤团在2014年8月末再度被部署到伊拉克,根据前秘密情报局人员理查德·巴雷特指出,他们也可能会派到叙利亚以追踪有“披头士”之称的伊斯兰国领导层[42][43][44][45]。2014年10月,特种空勤团开始在伊拉克西部的伊斯兰国补给线发起突袭,并透过直升机空投狙击小组专用的轻型载具。消息指特种空勤团的队员在突袭开始后的每天击毙至少八名伊斯兰国武装份子[46]。
特种空勤团在战后的重组亦导致部分共和联邦成员国成立了类似的单位。当中包括了加拿大特种空勤连队,它于1947年成立,并在1949年解散[47][48]。新西兰特种空勤团中队于1955年6月成立,并曾与英国特种空勤团一同在马来亚行动,它在2011年成为一个完整的团[49]。澳大利亚亦于1957年7月创立其第一特种空勤团,并在1964年扩展为一个完整的团[50]。在马来亚危机过后,罗德西亚的C中队成员回国后于1961年组成了罗德西亚特种空勤团,并一直保持着“C中队(罗德西亚)特种空勤团”的名称在罗德西亚安全部队存在至1978年[51]。
一些非共和联邦国家也成立了以特种空勤团为榜样的单位。当中有比利时地面部队的特种部队群,它有着跟英国特种空勤团一样的帽徽,其根源最早可追溯到二战期间的第5特种空勤团[52][53][54][55][56][57][58]。法国陆军的第1海军陆战伞降团(1er RPIMa)的历史最早也可追溯到二战间的第3和第4特种空勤团,并保留了其座右铭“敢做就赢”[59]。美国陆军的第1特种作战分遣队(三角洲特种部队)是由查尔斯·埃文·贝克维兹上校所创立,他曾在第22特种空勤团作为一名交换生服役,并意识到美国陆军需要一支类似的部队[60]。以色列的总参谋部侦察部队也是以特种空勤团为蓝本创立,并有着相同的座右铭。其他受特种空勤团影响深远的部队还包括:爱尔兰陆军游骑兵[61]、菲律宾国家警察特别行动部队[62]以及香港警务处特别任务连等。
组成
基于特种部队的特殊任务性质,英国政府不会对他们多作评论,因此有关现代特种空勤团的资料相当有限[63][64]。目前已知特种空勤团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常规单位以及两个预备役单位。常规单位为第22特种空勤团、其余的两个预备役单位为第21特种空勤团和第23特种空勤团[65]。
第22特种空勤团大约有400—600兵力[66],该团有4个行动中队,分别为:A、B、D和G中队,每个中队大约由65人组成,并由1名少校负责指挥,再划分为4支小队(每支小队均由1名上尉指挥)以及1个小型总部分部[67][68]。
每支小队大约有15人(每名特种空勤团队员被普遍的称作“刀刃”或“干员”)[69][70][71],而每支小队的巡逻队伍则由4人组成,每名队员都是有着特定技能的专家,如:通信、爆破、急救和语言专家。另外他们也掌握在训练课程中学会的基本技能[68]。其“中队”的用语最早可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使用该术语的目的是要令德国的情报人员无法掌握实况 [70]。4支小队必须精通这4个不同领域的岗位:
- 舟艇小队:精巧于水上作战技巧,例如:使用呼吸器材潜水、利用皮艇和刚性充气船执行任务并经常与特别舟艇队一同训练[72]。
- 空中小队:为各种自由掉落式跳伞以及高海拔军事跳伞的专家,掌握各项跳伞技巧[72]。
- 机动小队:精通于驾驶载具,并是在沙漠地形作战的专家[73]。他们也被训练至具备进阶的电机力学知识,以方便在现场维修任何故障的载具[74]。
- 山地小队: 精通于在极地环境作战和攀登技巧,配置各种专业装备,如:滑雪板和雪鞋[72]。
于1980年还新增了1个R中队(后来被改名为L分部),其队员全部由自愿成为预备役的前常规特种空勤团士兵组成[68]。在大多数时候,他们是处于纯粹待命状态而非正式的预备役,而且被动员的机会不大,除非是在国家陷入紧急情况或初期战争时期,否则很少会动员起来 [75]。
另外根据军事消息指,英国特种部队内还存在着1个“E中队”,其队员来自第22特种空勤团和特别舟艇队,并被形容为“精英中的精英”。它被用于执行各种由秘密情报局指挥的隐蔽行动,类似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别活动部[76][77]。
第22特种空勤团会采用“值班轮换”的形式来进行部署,并会保留1个中队在英国本土以负责各种突发的反恐任务。例如:在第2中队进行部署的同时,第3中队将准备部署并在进行短期训练;第4中队将准备长期在海外接受培训,如丛林或沙漠演习。然而在战争时期,如2003年入侵伊拉克,同时派出两个中队的情况并不罕见[70]。
各中队架构[86]
A中队: 1(舟艇)小队 – 2(空中)小队 – 3(机动)小队 – 4(山地)小队
B中队: 6(舟艇)小队 – 7(空中)小队 – 8(机动)小队 – 9(山地)小队
D中队: 16(空中)小队 – 17(舟艇)小队 – 18(机动)小队 – 19(山地)小队
G中队: 21(机动)小队 – 22(山地)小队 – 23(舟艇)小队 – 24(空中)小队
“特别计划队”(Special Projects Team)是特种空勤团反胁持和反恐队伍的官方名称[68]。该部队训练项目包括:近身距离作战、狙击技巧,以及在建筑物或公共交通工具的人质营救[87]。它是于1970年代初成立。当时的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要求英国国防部需要做好一切准备措施以应付类似于慕尼黑惨案的潜在恐袭威胁。为此,特种空勤团的“反革命战争联队”(Counter Revolutionary Warfare Wing,CRW)得以成立[88]。
当该联队成立后,每个中队都不断在进行各种反恐训练,包括:人质营救、围攻,以及实弹演练。据指在CRW训练中,每名士兵均发射超过100,000发手枪子弹。平均每过16个月,各中队便会刷新他们的训练。CRW队伍的首次部署为巴尔科姆街包围战,当时一群临时爱尔兰共和军成员被警察包围,形成交障状态。但当他们透过BBC新闻听到有关特种空勤团将前来清场的报导后便选择弃械投降了[88]。
CRW队伍首次被纪录在案的行动为1977年的汉莎航空181号班机劫机事件,当时他们为参与营救行动的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GSG 9)提供了支持[27]。另一次为1980年的伊朗大使馆包围战的营救行动。
反恐为所有中队的职责,他们会经历一个长达12个月和另一个为期6个月的轮换基础训练,目的是要确认所有队员都已经通过反恐和近战训练。特种空勤团会在蓬蒂拉斯军训区进行反恐训练,里面会有一个叫“杀人屋”(Killing House;也被称为近战屋)的训练设施,以及一架波音747客机,它可被重新配置以重现几乎任何商用飞机的内部布局。
第22特种空勤团受到特种部队总监(Director Special Forces, DSF)的指挥。该职位原为准将级的职位,然而当意识到英国特种部队的显著扩军,它便从准将级升级到少将级[89]。
在赫里克行动期间,特种空勤团的预备役部队主要负责训练阿富汗国家警察。然而在收到有关该单位的作战能力的评论后,他们被要求撤出,任务被转交予英军的常规步兵单位。该报告指出特种空勤团的预备役部队欠缺一个指定的岗位以及与常规特种部队一同作战的能力[90]。2014年9月1日,第21和第23特种空勤团退出了英国特种部队的指挥架构,并被改编至第1情报监视和侦察旅[91][92]。不过在2019年,第21和23特种空勤团被再次编入UKSF的指挥架构之内。
招募、选拔和训练
英国特种部队的常规单位从来不会向公众公开招募[93]。所有英军现役人员都能够申请进行特种部队的选拔,但事实上大部分候选人通常都有着突击队或空降兵的背景[94]。选拔每两年举行一次,在夏天和冬天进行[93]。地点位于威尔士中部的森尼布里奇和威尔士南部的布雷肯比肯斯山脉。整个选拔历时五个月,开始时通常会有约200名候选人[93]。在抵达后候选人要先完成一个个人体能测试,以及一个年度体能测试。期间候选人必须在两分钟内完成至少50次仰卧起坐;两分钟内完成至少44次俯卧撑,以及在十分三十秒内跑完1.5哩(2.4千米)。另外要携带25千克装备在两小时内完成8.0哩(12.9千米)的行军[95]。接着他们需要分秒必争的在越野行军,增加每天所覆盖的距离,以达到耐力测试的要求。这是一场全长40哩(64千米)的行军,候选人还需要携带全副装备,并在20小时内从佩尼范峰高峰上下山[93]。在山地环节过后,候选人需在30分钟内跑4哩(6.4千米)和在90分钟内进行两哩(3.2公里)的游泳[93]。
下一个环节是丛林环节,会在伯利兹、文莱或马来西亚进行[96],候选人将受训野外定向、巡逻技巧,以及丛林生存技巧项目[97]。候选人回到赫里福德后便会完成作战计划和外国武器训练,并将完成格斗生存训练[98]。最后为长达一星期的逃亡及躲避环节。候选人会组成巡逻兵,并只携带一个装满求生装备的罐子。期间他们会穿上二战时期的制服,并应要求前往一个地点。
通常会有15—20%的候选人通过山地环节,大部分的候选人会在选拔开始后的数天内遭到淘汰,而随着选拔越来越艰难,最后通常只会剩下30人完成选拔。一旦完成选拔,候选人便会正式转移到一个中队服役[99]。
已知装备
以下是部分已确认的装备。值得一提的是这列表并不可能完整,因为SAS还会使用更多非制式枪械。
武器名称 | 原产地 | 备注 | 参考资料 |
---|---|---|---|
L9A1 | 比利时 | 为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前英军制式手枪,于1950—1990年代使用 | [100] |
L105A1 | 德国 | 为P226 9mm口径型,90年代后期—2010年代间使用,取代L9A1。配置20发延长弹匣 | [101] |
L105A2 | 德国 | 为P226R 9mm口径型,取代旧版P226,同样配置20发延长弹匣 | [102] |
L107A1 | 德国 | 为P228,主要在要员保护及隐蔽行动期间装备 | [101] |
L117A1 | 德国 | 为P229 9mm口径型,取代L107A1 | [102] |
L47A1 | 德国 | 瓦尔特PPK,用于隐蔽行动,目前已撤装 | - |
SIG P230 | 德国 | 用于隐蔽行动 | [103] |
L131A1 | 奥地利 | 为第四代格洛克17,英军现役制式手枪 | - |
L137A1 | 奥地利 | 为第四代格洛克19,现役制式手枪,逐步取代P226系列 | [102] |
威尔洛 | 英国 | 二战间装备的栓式灭音手枪,二战后仍有限使用 | [104] |
武器名称 | 原产地 | 备注 | 参考资料 |
---|---|---|---|
L1A1 SLR | 英国 | 为FN FAL的英军版本及前制式步枪,只能半自动射击,被M16所取代 | [107] |
柯尔特602型 | 美国 | 最早于印马对峙期间采用,后被M16系列所取代 | [107] |
M16 | 美国 | 采用型号包括M16、M16A1和M16A2,通常会装上M203榴弹发射器;60—90年代最常用的突击步枪,已被L119A1所取代 | [107] |
CAR-15 | 美国 | 采用型号包括柯尔特突击型,已被L119A1所取代 | [107] |
HK33/53 | 德国 | - | [108] |
HK G36K | 德国 | 曾发现在阿富汗使用 | [109] |
迪玛高C7A1 | 加拿大 | 已退役 | [110] |
L119A1 | 加拿大 | 于21世纪初开始采用,使用15.7寸或10寸枪管,装有各种战术配件。目前已退役 | [111] |
L119A2 | 加拿大 | 现役制式突击步枪,于2015年开始采用,使用16.5寸或10寸枪管,装有各种战术配件 | [111] |
LWRC M6A2 UCIW | 美国 | UCIW招标的赢家 | [112] |
SIG MCX | 美国 | - | [113] |
L403A1 | 美国 | 新型制式突击步枪 | |
HK G3 | 德国 | 采用型号包括G3A3、G3KA4和MC51 | [114] |
AK系列 | 苏联 | 包含着多个版本和衍生型,主要用于训练和隐蔽行动 | [115] |
武器名称 | 原产地 | 备注 | 参考资料 |
---|---|---|---|
L42A1 | 英国 | 已被L96所取代 | [116] |
L96/L96A1 | 英国 | 已被L118A1及L115所取代 | [116] |
L118A1 | 英国 | - | [116] |
AI AWC | 英国 | 用于隐蔽行动及暗杀任务 | [116] |
HK G3SG/1 | 德国 | 中近离狙击用,目前已被HK417所取代 | [114] |
M110 SASS | 美国 | - | |
L2A1 | 德国 | 为HK417,现役狙击步枪/特等射手步枪 | [117] |
L115A1/A3/A4 | 英国 | - | [116] |
IWI DAN.338 | 以色列 | 曾在叙利亚境内使用 | [118][119] |
C14大灰狼 | 加拿大 | - | |
L121A1 | 英国 | - | [116] |
精密国际AX50 | 英国 | - | - |
巴雷特M82A1 | 美国 | - | [120] |
巴雷特M107A1 | 美国 | - |
武器名称 | 原产地 | 备注 | 参考资料 |
---|---|---|---|
FIM-92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 | 美国 | 最早于福克兰战争开始使用 | [129] |
Starstreak | 英国 | - | [128] |
- 作战服
- 黑色/深蓝色防火连身服(1970年代—21世纪初装备于特别项目队)
- DPM迷彩(已退役)
- 沙漠迷彩制服(已退役)
- 陆军作战服(通用迷彩样式;已退役)
- Crye Precision G2 UKSF Custom/G3作战服(黑色及MultiCam样式)
- 战术头盔
- AC-100(已退役)
- Mk 6(已退役)
- MICH-2000(已退役)
- Ops-Core FAST Carbon
- Ops-Core FAST Maritime
- 携板背心
- Armourshield GPV(已退役)
- MSA Paraclete RAV(已退役)
- MSA Paraclete RMV(已退役)
- Crye Precision JPC/JPC 2.0
- Crye Precision AVS
- 抗噪耳机
- 夜视仪[133]
- 网型面罩(常见于生存游戏的装备,目前被SAS干员在进行模拟演习或训练时使用)
- 快拔枪套
- Blackhawk CQC Serpa(供SIG P226手枪使用)
- Radar 1957 6661(供格洛克17手枪使用)
- Safariland 6354DO(供格洛克17或格洛克19手枪使用)
- 军靴
- 手套
- 瑞士军刀[133]
- 砍刀
- 战术卫星通信[133]
- 全球定位系统[133]
- 热能探测器[133]
- 地面雷达[133]
- 激光目标指示器[133]
- 激光瞄准器
- 循环呼吸器[133]
- 无线电[133]
著名成员
- 约翰·麦卡利斯(John McAleese):前22团B中队士兵,曾参与1980年伊朗大使馆包围战和1982年福克兰战争,退役后当过私人军事承包人员,以及在影视作品和生存游戏等领域方面的顾问。此外,电子游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三部曲登场角色约翰·普莱斯就是以他作原型。麦卡利斯最终于2011年因心脏病发在希腊的住所去世。
- 弗兰克·柯林斯(Frank Collins):前22团B中队士兵,为1980年伊朗大使馆包围战期间最先攻入大使馆的SAS队员。柯林斯于1998年在汽车内自杀身亡。
- 史蒂文·比利·米切尔(Steven Billy Mitchell):前22团士兵,参与过北爱尔兰冲突和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期间为布沃尔2-0小队的指挥官,在一次行动中重伤并被敌军俘虏,后被释放及休养一段时间后继续服役至1993年退役。现为一名作家,以安迪·麦克纳布(Andy McNab)的笔名出书。
- 科林·阿姆斯特朗(Colin Armstrong):前23团士兵,在海湾战争中被分配到Bravo 2-0小队,并是小队中的唯一幸存者,更是“史上最长程的逃生”记录保持者。由于在逃生期间喝了含有核废料的污水而导致肌肉严重萎缩,因而被迫从前线中退役,但他依然选择留在部队中作为一名教官直到1994年。从SAS隐退后他成为了一名小说作家,克里斯·瑞安(Chris Ryan)是他的笔名。其小说《反击》(Chris Ryan's Strike Back)后来更被改编为《反击》电视剧。他亦曾在《极限权利》中饰演SAS长官约翰尼·贝尔。
- 贝尔·格里尔斯:前预备役(21团)士兵,在非洲南部一次自由跳伞意外后退役,现在是一名作家、登山家、主持人、演说家。
- 戴德伟(David Micheal Davis):前21团士兵,现为政治家,隶属保守党。
- 本·格里芬:曾参与伊拉克战争的SAS老兵,现为一名活跃的反战人士。
- 克里斯蒂安·克雷格黑德(Christian Craighead):2019年内罗毕酒店袭击协助肯亚军警进行营救的第22团士兵。
虚构作品中的形象
SAS作为一个相当知名的特种部队,在许多虚构作品中也常以各种形象出现。而他们在1980年伊朗大使馆包围战的行动中身穿黑色连身服,佩戴防毒面具,并手持MP5冲锋枪的形象已成为大众对该部队的刻板形象,亦影响了不少有SAS出现的作品。
- 《反恐精英》:作为反恐部队人物皮肤之一,以穿着“黑装备”及佩戴防毒面具(没戴头盔)的CRW队伍形象登场。
- 《反恐精英:零点行动》:删除片段中作为玩家可扮演的反恐部队,除了穿着浅蓝色工作服的CRW队伍造型外还有穿着白色和沙漠迷彩作战服的人物皮肤。多人模式中为反恐部队的人物皮肤之一,仅以穿着浅蓝色工作服,佩戴防毒面具的CRW队伍形象登场。
- 《反恐精英:起源》:作为反恐部队人物皮肤之一,以佩戴防毒面具的CRW队伍形象登场,工作服为海蓝色。
- 《反恐精英Online》:作为反恐部队人物皮肤之一,与零点行动的版本相同。
- 《反恐精英2Online》:一名叫“瑞安”的SAS干员为可使用的反恐部队角色。
- 《反恐精英:全球攻势》:作为其中一支反恐部队登场,以佩戴防毒面具(没戴头盔)的CRW队伍形象登场,工作服为海蓝色。
- 《特种空勤团:捍卫明天》
- 《使命召唤》
- 《使命召唤:联合行动》
- 《使命召唤3》
-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及重制版:战役模式中第22团SAS将介入俄国内战并阻止一场世界危机。联机模式中亦有登场,有两种造型,分别为穿着“黑装备”及佩戴防毒面具的CRW队伍造型,以及配搭军绿色作战装束的造型。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游戏中的虚构特种部队,“141特遣队”是从美、英、澳、纽、加等多国的精锐特种部队中挑选干员组成,其中游戏内隶属该部队的多名主要角色(包括:“肥皂”、普莱斯、“幽灵”)都是来自英国SAS。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战役模式中第22团SAS参与了在伦敦的反恐扫荡行动并试图回收化学武器,联机模式中亦有登场。以穿着海蓝色工作服、佩戴抗噪耳机和防毒面具(没戴头盔)的CRW队伍形象登场。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战役模式中第22团SAS参与了在伦敦的反恐作战,其后为了回收生化毒气及抓捕恐怖份子,他们被部署到乌兹克斯坦、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等地执行任务。在联机模式中为“同盟”阵营的一部分,并有多名干员隶属该部队。“同盟”的“军事模拟”部队造型则以现实中2010年代后期的SAS CRW队伍为原型。其中一名干员“奥特”能够使用以《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关卡“人员消耗战”(Crew Expendable)中登场的CRW队伍为原型的服装造型。
- 《战地2 特种部队》:作为一个可扮演的阵营登场。
- 《特种部队Online》
- 《穿越火线》(赛斯)
- 《三前洲部队》
- 《三角洲部队6》
- 《敢做就赢》:改编自1980年伊朗驻伦敦大使馆人质事件。
- 《约翰蓝博4》:雇佣兵当中的路易斯是前SAS的队员。
- 《伦敦救援》:在电影高潮中第22团SAS与主角麦克·班宁合作从恐怖份子手上救回美国总统本杰明·亚瑟。
- 《金刚:骷髅岛》:远征队一员詹姆斯·康拉德是前SAS的队员。
- 《6 Days》:改编自1980年伊朗驻伦敦大使馆人质事件。
- 《古城荆棘王》(King of Thorn)
受SAS影响的特种部队
- 澳大利亚陆军特种空勤团
- 新西兰特种空勤团
- 香港警察机动部队总部特别任务连(又称:飞虎队)
- 加拿大特种空勤连队
- 罗德西亚特种空勤团
関连项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