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港
日本港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京港(日语:東京港/とうきょうこう Tōkyō Kō)是位于日本东京都的港口,濒临东京湾,为国土交通省指定的国际战略港湾[注 1][3]和日本三个超级中枢港湾之一的组成部分[注 2],通常与横滨港合称为“京滨港”[4]。东京港采用了高科技港口设备,港口包括栈桥在内的码头线总长23,783米,各种船舶的泊位总数181个,其中货柜船泊位有14个[5]。
东京港 | |
---|---|
位置 | |
国家或地区 | 日本 |
位置 | 东京都/东京湾 |
坐标 | 35°37′01″N 139°47′44″E |
细节 | |
启用 | 1941年5月20日 |
运营者 | 东京都港湾局 东京港埠头株式会社 |
拥有者 | 东京都 |
类型 | 国际战略港湾 |
水域面积 | 52.92 km² |
陆地面积 | 10.33 km² |
总面积 | 63.25 km² |
现有泊位 | 204[1] |
雇员 | 30,000(2007年) |
统计 | |
靠港船只 | 26,095 |
年货物吨位 | 86,032,354 吨 |
年集装箱量 | 4,353,394 TEU |
货物价值 | 15,503,882 百万日圆 |
数据年份 | 2013年[2] |
网站 www www |
截至2012年,东京港是日本最大的货柜处理港口[6]、贸易额则仅次名古屋港名列全国第二[7],同时也是日本三大旅客港之一。
历史
东京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飞鸟时代,当时浅草一带沿岸的渔夫在隅田川的河口(现台东区桥场町)筑起了基本的港口设施,是为“石滨凑”。同一时期,目黑川河口也建起了“品川凑”,而这个码头由于位处海上交通要地,在中世纪成为了繁荣的商业地区,区内尤其以伊势商人特别活跃[8]。1456年,扇谷上杉氏的家臣太田道灌开始修筑江户城,同时在位于江户前岛的平川河口(即现今千代田区常盘桥一带)建筑小型港口,名为“江户凑”。江户凑落成后,许多庶民在码头附近买卖大米、鲜鱼和药物等日常用品,促进了该地区的贸易[8]。1612年,德川幕府改建江户凑,并在该地建造大型码头。寛永年间,幕府在当时还是海面的越中岛地区填海,又在现今江东区东阳对出海域堆填火灾后产生的瓦砾,开发石滨凑附近的新生土地,东京港开始成型[9]。1880年,东京都知事松田道之首次提出在江户凑之地建设一个规模等同于神奈川港的新“东京港”,明治政府随后在1906年开始进行港口改良工程[10]。在此之间,日本政府为了确保海港的水深足够让大型船只停泊,在1892年开始进行东京湾澪浚工程,剩余的泥土堆积起来形成了东京湾内的月岛、佃岛[11]和芝浦等地区。1900年4月,东京实行统一垃圾收集措施,垃圾在堆填后成为了盐滨和枝川两个新人工岛[8]。
1923年,日本发生了震动全国的关东大震灾,地震令陆上交通一度瘫痪,尚在初步发展中的东京港顿时成为了当时的交通运输枢纽[10],同时也再次负责堆填瓦砾,在现今丰洲一带再次堆积出新土地。1925年,第一个码头“日之出”落成[12],随后至1934年间,芝浦和竹芝埠头也先后落成,并在1941年5月20日以这三个码头正式开港[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丰洲和品川埠头建成、晴海埠头完成扩张,东京港的物流能力随之提升,同时辰巳、东云、有明和台场等地区也从不断堆积起来的废料演变成人工岛[8]。1967年,品川重物埠头完成,日本NCT(日本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株式会社)成为东京港以至日本的首间货柜码头营运商,而首艘满载货柜的本国和外国货船——“箱根丸”和“Hawaiian Planter”亦分别在同年入港,同年开设与北美西岸连接的定期货柜航路。1971年,东京港内的大井埠头开设了连接欧洲的定期航路[10]。
踏入21世纪,亚洲各国开始积极发展船运事业,上海、釜山等地的港口贸易量急速上升,日本各个港口的世界排名亦因而随之下降,东京港从1997年的全球第14名下跌至2007年的第25名,横滨港也从第13名下滑至第31名[5]。为应对竞争力下降的问题,东京港、横滨港和川崎港合称的“京滨港”与“阪神港”在2010年8月一同被国土交通省选为日本的国际战略港湾,以加强日本海运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3]。2012年,东京湾的货柜处理数量达到纪录最高的424万TEU,大幅超越横滨港(308 TEU)、名古屋港(262 TEU)、大阪港(249 TEU)和神户港(247 TEU)[14],连续14年成为日本最大货柜处理港口[15][10]。
港口数据
年份 | 货物处理量(吨) | 货柜处理量 | 贸易额(百万日圆) | 入港船舶数量(只) | |||||||
---|---|---|---|---|---|---|---|---|---|---|---|
总计 | 国际 | 国内 | 国际 (吨) (TEU) |
国内 (吨) |
总计 | 出口 | 进口 | 总计 | 国际航线 | 国内航线 | |
2012年 [2] |
82,786,421 | 47,399,227 | 35,387,194 | 45,302,400 4,235,264 |
2,841,957 | 13,146,248 | 4,687,725 | 8,458,523 | 25,743 | 5,956 | 19,787 |
2013年 [2] |
86,032,354 | 48,494,300 | 37,538,054 | 46,618,650 4,353,394 |
2,842,477 | 15,503,882 | 5,474,010 | 10,029,872 | 26,095 | 5,731 | 20,364 |
主要码头
- 大井货柜码头
- 岸壁总长度2,354米,水深15米,堆场面积945,750平方米,7泊位(01~07)共配置了20座桥式起重机,以北美、欧洲的长距离基干航路的大型货柜船为主,是东京港及日本的代表性货柜码头。1969年由京滨外贸埠头公团动工,1975年完成8座水深达13米的泊位。之后接手公团设施、业务的东京港埠头公社于1996年至2004年将之改建为7座水深15米的泊位。7座泊位全由东京港埠头株式会社(旧东京港埠头公社于2008年4月改组而成)管理。现在租借者北起为川崎汽船(O1-O2)、商船三井(O3-O4)、万海航运(O5)、日本邮船(O6-O7)。其中川汽、商船三井、邮船的专用码头每年货柜量皆达60万TEU,是3社在国内的最大物流据点。全域使用门型吊运机装卸货柜。码头营运商分别为O1-O2的Daito corporation(ダイト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东京国际港运,O3-O4的国际货柜码头(国际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宇德,O5的东海运,O6-O7的日本货柜码头(日本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UNI-X(ユニエツクス)。
- 大井水产品码头
- 长度450米,水深12米,共2泊位。负责输入水产品。
- 大井食品码头
- 长度610米,水深11~12米,共3泊位。负责蔬果等输入食品。
- 大井建材码头
- 长度280米,水深5米,共4泊位。负责内销的砂石、石材等。
- 城南岛小型油槽船停泊设施
- 长度387米,水深4米,共1泊位。1989年整备。
- 城南岛建筑废土码头
- 长度160米,水深7.5米,共1泊位。都内民间建筑废土装运。
长度87米,水深2.7米~7.5米,分为内贸杂货的B~G泊位与东海汽船的S2、S3泊位。因历经70年设施老化,计划进行再开发。
长度564米,水深6.7米,共6泊位。一直是非铁金属、化学药品等内贸据点,日出栈桥(日之出栈桥)可搭乘往台场、有明的水上巴士与东京湾航线等。用地内有长椅与望远镜,是观赏东京港夜景的知名景点。日出栈桥也是东京都港湾局的震灾时水上输送基地。
- 东京都观光汽船
- Sealine东京
长度465米,水深7.5米,共3泊位。是往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的玄关口,由第三部门竹芝地域开发株式会社进行整备、再开发。
- 竹芝客船航运中心
- 一般称为竹芝栈桥。
长度1,351米,水深3米~7.5米,有F0~F2、F4~F6等泊位,船席数2席。负责水产品、陶瓷制品、钢铁等货物。
- 共胜丸
- 东京港月岛码头 - 东京港10号地码头 - 小笠原父岛 - 小笠原母岛
※不定期有设置客舱的货船(10号地码头不处理旅客业务)
长度1,189米,水深9~10米,共7泊位,为客船航运中心。
长度1,074米,水深3~5米,共3泊位。负责砂糖、制材、米等输入货物。
长度283米,水深4米,泊位编号T2。预计再开发为复合设施。
- 青海货柜码头
- 岸壁总长度1,570米,岸壁水深13~15米,共5泊位,堆场面积479,079平方米,设有12座桥式起重机,1994年正式启用。A0~A2是以日中航路为主的公共码头,A3~A4是东京港埠头株式会社管理的船运公司专用码头。码头租借企业为A3的韩进海运(韩国),A4的长荣海运(台湾)。A0~A2的货柜装卸方式为流动机械拖车并用方式、A3~A4的货柜装卸方式为ト门型吊运机方式。码头营运商有A0~A2的三井仓库、日本通运、住友仓库、第一港运、山九、伊势湾海运,A3的三井仓库、日本通运、A4的铃江企业。
- 台场Liner码头
- 岸壁总长度1,80米,岸壁水深10米,共9泊位,是货柜船以外的外贸船主要码头。1973~74年由京滨外贸埠头公团建设“台场公团码头”,1982年公团解散后由东京港埠头公社接手设施与业务。主要负责纸、废金属、制材、轮胎、纸浆、蔬果、钢材等外贸杂货。
- 码头营运商
- 青海客船航运中心
- ZEAL - ZEAFLEET号(ジーフリート号)(不定期)
- 10号地码头
- 长度2,420米,水深5~7.5米,共24泊位。负责内贸的纸、制材、汽车等、内航滚装船等定期航线。
- 10号地之1多功能码头
- 长度180米,水深7.5米,MP泊位。
- 有明码头
- 长度750米,水深5米,共210泊位。政府船只为主。
- 渡轮码头(有明)
- 长度902米,水深7.5~8.5米,共4泊位。北海道、九州、四国的渡轮航线与东京-北海道之间的滚装船航线。
- 东京港渡轮航运中心
- 第3泊位(VAC):OCEAN TRANS“OCEAN东九FERRY”(オーシャン东九フェリー)
- - 德岛港 - 新门司港
- ※第1泊位、第2泊位、第4泊位不停靠渡轮。
- 冲绳、奄美航路船客等待所
※不定期有设置客舱的货船(10号地码头不处理旅客业务)
岸壁长度240米,岸壁水深12米,泊位编号X2。配有卸船机与运送带,主要负责外贸石炭、矿物。
岸壁长度260米,岸壁水深10米,泊位编号X3。上组东京支店拥有的私人泊位。原为丰洲东京钢铁码头的移转用设施,但因移转计划中止与拥有设施的第三部门解散而由上组买下。码头设有两座桥式起重机,码头用地则是向东京都租借。2004年2月启用,是国内少数的私设货柜码头。主要是中远集团(COSCO)的日中航路码头,另有蔬果建筑“上组东京多功能物流中心”处理都乐食品与住友商事运自菲律宾的香蕉与凤梨等货物。
填海地
东京港的填海工程起于江户时代。以下列出部分填海地。
利用航路疏浚土造成的填海地。
- 1883年(明治16年)~1896年(明治29年)
- 第一期 1906年(明治39年)~1913年(大正2年)
- 第二期 1911年(明治44年)~1920年(大正9年)
- 第1号埋立地:港区海岸3丁目
- 第2号埋立地:港区芝浦2丁目
- 第3号埋立地:港区芝浦3丁目
- 第4号埋立地:港区芝浦4丁目
- 第5号埋立地:港区芝浦4丁目
- 第6号埋立地:港区芝浦4丁目
- 第三期 1922年(大正11年)~1935年(昭和10年)
- 1910年(明治43年)~1923年(大正12年)
- 1925年(大正14年)~1931年(昭和6年)
- ※1931年起的10年计划
- 1938年(昭和13年)~1945年(昭和20年)、1965年(昭和40年)~
因太平洋战争一度中断,战后重启。
- 1939年(昭和14年)~
因战争中止。
- 1939年(昭和14年)~
- ※该地区的填海工程编入“东京港修订港湾计划”14号之1埋立地。
- 东京港港湾计划
- 10号地:江东区有明3~4丁目(有明南)
- 11号地:江东区东云2丁目
- 12号地:江东区辰巳3丁目
- 13号地:港区台场、品川区东八潮、江东区青海
- 14号地:江东区梦之岛、新木场、新砂3丁目8番一部分
- 15号地:江东区若洲
客船、渡轮航运中心的交通方式
- 百合鸥号 日之出站步行3分
- JR东日本(山手线、京滨东北线)、东京单轨电车-滨松町站步行15分
- 都营地下铁(浅草线、大江户线)-大门站步行20分
- <虹01>:滨松町站~日出栈桥~国际展示场
- 东京临海高速铁道(临海线)-国际展示场站步行约20分
- 百合鸥号-国际展示场正门站步行约15分
- 汽车可利用首都高速湾岸线台场出入口、临海副都心出入口、有明出入口利用。
延伸阅读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