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泽(?—947年),突厥人,先后徙居阴山、太原,五代后晋时为镇国军节度使,后来临阵倒戈、投降契丹,并大行杀戮。后被契丹主耶律德光找借口处死。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9年7月24日) |
生平
张彦泽据称骁悍残忍,眼睛呈现黄色并且会发光,看起来有如一头猛兽。
由于他与后晋高祖石敬瑭、杨光远有姻亲,所以横行不法,尽管朝野大臣几乎都异口同声请石敬瑭诛杀他,石敬瑭却总是以轻罚代替。后出任曹州刺史。
开运三年(946年)十二月,后晋将领杜重威、李守贞相继投降契丹,张彦泽见情况不对,也率军投降。[1]
耶律德光兵入恒州时,命令张彦泽当先率领两千骑兵入开封。张彦泽倍道疾驱,夜渡白马津之后,不到天明就亲自带兵闯入皇宫,劫持了晋出帝。他以耶律德光的名义叫人把桑维翰叫出来。桑维翰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在前去路上,对一旁驻马的李崧叹道:“过去是您李侍中当国,而今大晋灭亡,死的却是我维瀚,您可以说出个道理给我听吗?”李崧听了,大有惭色。[2]及至桑维翰被推去见张彦泽,张彦泽盘腿坐在位子上,桑维翰愤怒地骂道:“过去你因罪受刑之际,是我把你保出来,让你得以领兵而居高位,岂料你是如此忘恩负义之徒!”张彦泽被骂得无言以对,乃命士兵将桑维翰先收押处理,转而派人搜捕宣徽使孟承诲,将其捕而杀之。[2]
张彦泽在开封纵兵大掠两日,许多贫民也趁机作乱,将城内富户给洗劫一空,引起民众极大的愤怒。张彦泽自谓有大功于耶律德光,每天都饮酒作乐,出入也带着数百铁骑,并立有“赤心为主”的大旗。许多人见了都笑他是叛徒,他却浑不在意,将百姓抓捕到军营前,不问罪由,随意竖起中指,令士兵直接将抓来的人处以腰斩。过去张彦泽与阁门使(宫门管理官)高勋有旧怨,便趁醉闯入高府行凶,将高勋的叔父、弟弟杀害,曝尸于门前,使往来士民皆不寒而栗。[2]
中书舍人李涛过去曾力请石敬瑭按律杀掉张彦泽,见张彦泽暴行日盛,乃对人说道:“与其躲在水沟里被抓到杀掉,还不如光明磊落的去见此人,起码死得有尊严。”便自行去见张彦泽请死。张彦泽得知李涛也是曾力主处死自己的人,便笑着对李涛说道:“舍人今日也感到害怕了吗?”李涛满不在乎的回答:“我李涛今日之恐,犹如你张彦泽当日之惧,只恨先帝当年没听从我的话,否则哪有你今日!”不料张彦泽听了大笑,摆席与李涛对饮。最终李涛满饮而去。[2]
其后,张彦泽率众押石重贵一行人至开封,要他们马上启程,不准耽搁。宫中哭声震天,石重贵与李太后、冯皇后乘着小轿,身边只有十几名宫女、宦官步行陪同,见者无不流涕。石重贵带了库内珍宝同行,张彦泽却趁火打劫,说这些珍宝是要留待契丹皇帝处置的,怎么能擅自携带藏匿,将珍宝洗劫一空。张彦泽自选上品私藏,而把次级品封留起来,以待耶律德光处置。此外,张彦泽又遣人严格把守石重贵一行人,致使内外消息不通;石重贵的姑姑乌氏公主(石敬瑭第十一妹)花大钱买通守卫,进到室内与石重贵一行人泣别。自是石重贵与李太后,但凡有表章要上给耶律德光,都得先交由张彦泽过目,然后才能发出去。[2]
由于冬天,石重贵想请人打开库内窖藏,取出棉帛御寒,张彦泽以“这已经不是你家的东西”为由拒绝发放之余,又觊觎石重贵的姨母楚国夫人丁氏(石延煦生母)有姿色,打算强取,李太后死命阻饶,使张彦泽大怒,立刻率兵强夺而去。不久,张彦泽命人以白布勒死桑维翰,却遣人向耶律德光谎称桑维翰是自杀。[1]耶律德光怀疑其中有诈,命人检查尸体,发现勒痕后,只得命人抚恤家属,而暂不追究此事。[2]
947年正月,代表杜重威向耶律德光请降的高勋,因获得宠信,而趁机向耶律德光控诉张彦泽杀害他的家人;此前耶律德光亦不满张彦泽居功自傲的种种表现,加上他擅自剽掠京城,便问百官张彦泽是否该死,而百官都言是,甚至许多百姓也争相状告张彦泽的种种恶行;于是耶律德光当即下令拘捕张彦泽及其部下傅住儿,准备押解到开封北城斩首。
耶律德光命高勋监刑,过去被张彦泽所杀害的士大夫子孙,皆亲临刑场,绖杖号哭,并以杖殴打张彦泽。高勋下令把张彦泽的双手斩断,又让人活挖其心以祭奠死者,观刑市民争先恐后地敲破他的头骨,将其脑髓掏出,掺拌其肉吞吃。[2]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