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新村(英语:Small Traders New Village),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凹头,是一条由一众元朗小贩集资兴建的新村,建于1963年,入伙时住有143户、约1,000人。小商新村西面是被青朗公路相隔的十八乡黄屋村,南边是博爱医院潘屋,东边是东成里,北面是大成围渔塘。小商新村并非原居民村,亦没有加入任何乡事委员会。

Thumb
俯瞰小商新村
Thumb
小商新村

历史

1939年,侨港工商联合总会元朗分会成立,有会员约百多人。起初商会小贩会于每月三日、六日和九日到元朗新墟摆卖。1949年,分会向政府正式注册为元朗小商业互助会(元朗小商会),互助会于1950年成立义学夜校。[1][2][3]1958年,因元朗大马路一带发展新式楼宇,街边小贩们需要迁离。元朗小商会获合益公司和康庄公司同意免收租金借出新鸡地和康庄市场的土地,让小贩们集中摆卖。[4][5][6]1960年,康庄市场业主通知小贩们将收回土地发展,场内外的小贩需再度觅地搬迁。[7][8][9][10][11]

经与政府多番商讨后,元朗小商业互助会集资购入黄屋村骆邦琼祖堂位于凹头的一片盐田,得到政府许可于1962年开始建村,小贩的临时摊档没有获得清拆赔偿,但小贩不需为新村屋宇补地价。互助会组成合作社,社员合力建屋,以分期方式支付村屋的建筑费(约为6,000 - 6,500港元)。[12][13]1963年,共144间村屋和5间商铺建成,合作社社员透过抽签编配单位。[14][15][16]

小商新村村口有一座牌坊,刻上村名及横联“居仁由义”,接小路经博爱医院连接青山公路。村内有八条横街和一条中轴大街。每间相连的村屋高两层,有用瓦片砌成的斜顶,每间屋总面积只有约200平方呎,没有厕所,居民需到水井取水。[17]数年后,政府才批准业主在屋后扩建两层各80平方呎的空间建成厨房和厕所。1966年,始获自来水供应。[18]

小商新村村务原由互助会合作社管理,后由小商新村改善生活有限责任合作社接手,会址位于第八街正中间。每位年满18岁的业主可参加合作社,有权于每年3月选出和被选为理事长(村长)或理事。大街街口的商铺租金收入归合作社所有。[19]

Thumb
小商新村公立学校停办后,校舍曾作不同用途

1963年,互助会组成建校委员会,于村东的预留地皮,筹募建校资金。1966年,小商新村公立小学创办,并与义学夜校合并。学校有3间课室,1间教员室,有商贩及附近渔民子弟学生百多人。[20][21]学校受西铁工程的影响严重,篮球场、助学亭及厕所需要拆卸,部分班级需借用大树下永安学校的课室上课。九广铁路同意为学校重建一座新校舍,于2003年落成。2006年,学校因收生不足停办,学校围墙遗下一幅特色壁画。2019年,元朗锦光堂获政府批准租用校舍,2021年起由锦光元朗综合社区服务中心使用。

小商新村原被盐田和渔塘围绕,自1990年代末起,三号干线西铁分别在村旁建成,工程影响了部分村屋的结构,亦令村周的面貌大为改变。建村50多年,不少第一手业主已去世,有外来人租住村屋,商铺结业后亦改作仓库之用。很多村屋日久失修,有部分业主主张把村落出售重建。

历任合作社理事长

  • 朱亨:创村理事长
  • 湛行己
  • 叶朗生
  • 张铨芬
  • 潘子安
  • 骆金法
  • 关惠贞(1988 - 2013)
  • 彭鉴权(2013 - )

交通

汽车可从青山公路转入小商路进入该村,行人亦可从青朗公路下的队道经黄屋村进入该村。

More information 交通路线列表 ...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博爱医院专线小巴总站
博爱交汇处
青山公路(元朗段)
Close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