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鳞矛头蝮学名Bothrops asper),又名三色矛头蝮[2], 是一种大型的矛头蝮蛇,目前并没有任何已确认亚种[3]。其具有与躯干有着明显分别的三角状头部,表面体色偏深而腹部多为米黄色。它们分布于墨西哥南部至南美洲北部一带,主要栖息在各种低地生境并以小型动物为食。因活动范围接近民居,而成为当地蛇咬个案的主要元凶,并因此被认为是有关地区最危险的蛇类[1];亦因具有高度危险性而被描述为“终极蝮蛇”[2]。其毒液由多种毒素组成,主要破坏肌肉及组织且能造成严重的组织坏死。[4] 不过,致命的蛇咬个案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地减少。[5][6][7]

Quick Facts 粗鳞矛头蝮, 科学分类 ...
粗鳞矛头蝮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蝰科 Viperidae
属: 矛头蝮属 Bothrops
种:
粗鳞矛头蝮 B. asper
二名法
Bothrops asper
Garman英语Samuel Garman, 1884
Thumb
粗鳞矛头蝮的分布地
异名
列表
    • B[othrops]. atrox var. dirus
      Jan英语Giorgio Jan, 1863
    • Trigonocephalus xanthogrammus Cope, 1868
    • Trigonocephalus asper
      Garman, 1884
    • B[othrops]. atrox septentrionalis
      F. Müller英语Fritz Müller, 1885
    • B[othrops]. quadriscutatus
      Arango, 1889
    • Lachesis xanthogrammus
      Boulenger, 1896
    • Bothrops xanthogramma
      Amaral法语Afrânio Pompílio Gastos do Amaral, 1930
    • Bothrops atrox asper
      H.M. Smith英语Hobart Muir Smith & Taylor英语Edward Harrison Taylor, 1945
    • Bothrops asper Stuart法语Laurence Cooper Stuart, 1963
    • Bothrops xantogrammus
      Hoge法语Alphonse Richard Hoge, 1966
    • Trigonocephalus xantogrammus
      – Hoge, 1966
    • Lachesis xantogrammus
      – Hoge, 1966
    • Bothrops xantogramma
      – Hoge, 1966
    • Bothrops asper
      J. Peters英语James A. Peters &
      Orejas-Miranda, 1970
    • Bothrops xanthogrammus
      – J. Peters &
      Orejas-Miranda, 1970
    • Bothrops andianus asper
      Mertens英语Robert Mertens, 1987
    • Bothrops lanceolatus asper
      – Sandner-Montilla, 1990
    • Bothrops atrox xanthogrammus
      – Schätti & Kramer, 1993
    • Bothrops asper – Greene, 1997[1]
Close

命名与分类

粗鳞矛头蝮的属名“Bothrops”源自拉丁文中的“bothros”及“ops”两字,前者意指“凹痕”而后者则为“脸颊”。此名称示意了这些蛇长有具热能感应功能的颊窝。而“asper”一种名则带有“粗糙”的意思,暗示了此物种背部鳞片的特点。[8] 这种蛇有多个常用名称,包括了“terciopelo”及“fer-de-lance”。[2]fer-de-lance”一名称在北美洲一般泛指普通矛头蝮Bothrops atrox)及此物种,虽则前者多被称之为“lancehead”。可是,在粗鳞矛头蝮分布地的人们却绝少采用“fer-de-lance”这个名称。[2] 此蛇亦曾一度被归为普通矛头蝮的一个亚种,至今仍有不少人将这两者混淆。[9]

基本特征

粗鳞矛头蝮头部宽大扁平、呈三角形,一般为深或浅棕色,有时甚至是黑色,并与躯干有明显的分别。它们长有眼眶纹及不同的背部与腹侧斑纹。腹侧多为黄、乳白或灰白色并带有深色斑点,这些斑点在身体的后半部较为稠密;另也有深色三角状的大斑,这些三角斑的边缘偏灰,平均每个个体都有18-25条这样的斑纹;躯干的两边有时亦带锯齿状线条。其背部颜色种类繁多,包括:墨绿、灰、浅或深棕色,腹部多为米黄色。[2] 其为大型的矛头蝮蛇,体重最大可达6千克(13英磅),平均体长介乎1.2至1.8米(3.9至5.9英尺),而有记录的最大个体为一只长2.5米(8.2英尺)的雌性[2][10]。此物种亦是最具两性异形特点的蛇类之一。雌雄在出世时体型相若,但到了7-12个月大时,雌性的平均成长速度会远超雄性,它们的躯干也会较雄性的结实[2],毒牙也较长[9]。粗鳞矛头蝮随着分布地的不同有很大的表型差别,这也使人们很难清楚地将其辨认,并特别容易和普通矛头蝮混淆。后者的体色偏黄或褐,并带有方形或梯状斑纹。

Thumb
Thumb
粗鳞矛头蝮的体型特征(摄于巴拿马)。

分布地

地区

粗鳞矛头蝮分布于墨西哥与中美洲各个大西洋沿海地区,这些地点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另也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这三个南美北部的区域[1],且主要出现在低地。一名爬虫学家指出,于墨西哥及中美洲的海拔1,200至1,300米(3,900至4,300英尺)、委内瑞拉的2,500米(8,200英尺)及哥伦比亚的2,640米(8,660英尺)地区均有发现过它们的踪迹[2]。另有两名学家指出,此矛头蝮在厄瓜多尔的出没地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埃尔奥罗省比尔卡班巴英语Vilcabamba, Ecuador太平洋沿岸城市[2]。在秘鲁的北岸地通贝斯大区亦曾传出零星的捕获个案。[11]

生境

Thumb
粗鳞矛头蝮的栖息地

粗鳞矛头蝮喜欢在潮湿的地区出没,包括常绿森林及热带雨林。不过,有时亦可在河或溪流边的落叶森林或松树草原等较干的地区,发现它们的踪迹。这种矛头蝮地盘的覆盖范围为3.71—5.95公顷,相对其他蝮蛇而言较小。[12]

行为习性

捕猎

此蛇为夜行性并喜欢独居,食物一般为中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青蛙、蜥蜴[13] 它们经常躲藏在河流或溪流旁的枯叶下或树根边,静候猎物走进攻击范围之内,有时亦会外出晒太阳取暖。粗鳞矛头蝮的活跃程度会随着温度及湿度的降低而减退。除了地面,它们的活动范围也包括树上,不过这种行为模式在幼体间较为常见,而幼体亦懂得摇摆形状如虫子般的尾巴吸引猎物(像青蛙[2]。虽然两性均具有此习性,但雄性的尾巴颜色通常较为鲜艳。[14]

防卫

当受到骚扰时,此蛇会迅速卷曲成S型,并利用尾巴拍打周边的树叶发出声响。它们通常选择逃离现场以避免发生任何冲突,但亦会忽然改变方向发动攻击以自保。[2][9][13] 很多人都是因为看不到或忽略了毒蛇的警告信息而被咬伤。有爬虫学家指相比之下,粗鳞矛头蝮在发动攻击时较普通矛头蝮更活跃及更难以预测。[13][2] 由于体型大,它们的攻击范围亦非常远,距离可达蛇身的一半长度。爬虫学家哈迪(1994年)更将其描述为“终极蝮蛇”。[2]

繁殖

粗鳞矛头蝮为胎生动物[13],繁殖周期与每次诞下的幼儿数目均因分布地的不同而有所参差,另亦具季节性。以分布在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地区的种群为例:前者的繁殖时间为九月至十一月,雌性会在四至六月期间产下五至四十只(平均值为18.6)、体型介乎28至34.6厘米(11.0至13.6英寸)长及6.7至13.1克(0.24至0.46盎司)重的幼体;而反观后者,它们的繁殖期通常在三月,并在九至十一月期间诞下十四至八十六只(平均值为41.1)、体型为27至36.5厘米(10.6至14.4英寸)长及6.1至20.2克(0.22至0.71盎司)重的小蛇。不过,这两个地区个体的怀孕期均在六至八个月不等,而刚出生幼体的大小则视乎母亲的体型。[15] 此物种平均产下的幼崽数目为所有美洲蛇类之冠。[2]

目前尚无记录到此蛇雄性间的求偶斗争,雌性有可能每次和多个雄性交配。在交配期间,公蛇会做出一系列的求偶动作,并紧追着缓慢移动的母蛇,最终母蛇会静止下来并摆出交配的姿势。至今仍不太清楚此矛头蝮的交配期每年是一次还是两次。[12]

此蛇寿命一般为15-21年。[16]

危险性

More information 出现率, 病征 ...
早期临床症状[4]
一般在被咬后5小时之内出现
出现率 病征
100% 剧痛及局部肿胀
29% 头痛
25% 轻度血尿
23% 头晕
17% 组织坏死
17% 四肢发麻及刺痛
15% 呕吐
2% 重度血尿
2% 瘀斑扩散
1% 吐血
Close
Thumb
由粗鳞矛头蝮毒液所造成的严重组织坏死。病人为一名在两周前于厄瓜多尔被咬的11岁男孩,但只接受了抗生素治疗。[17]

毒液概论

粗鳞矛头蝮的毒液成分主要包括A2磷脂酶英语Phospholipase A2凝固因子、细胞毒素及肌肉毒素。[18][13] 此蛇在实验白鼠身上的静脉 LD50 毒性数值为2.844 mg/kg(腹膜注射)及1.244 mg/kg(静脉注射)。[19][9] 这种毒蛇的平均毒牙长度为2.5厘米[9],而平均毒液量为458毫克(最高纪录达1530毫克)[9]

临床症状

毒液主要破坏血液组织。被这种矛头蝮咬伤的中毒症状有很多,有些为早期症状,而有些则在后期才出现,这同时也很视乎被咬者的个人体质。这些症状包括:局部位置剧痛、伤口分泌物渗出、被咬位置持续(可长达36小时)肿胀、伤口瘀斑的扩散、麻木、轻微发烧头痛、肠胃出血、咳血、鼻孔与牙床出血、血尿低血压、呕心、作呕、脾脏压痛、严重肾衰竭等。[4] 若不接受正确的医学治疗,组织就会严重坏死并需要截肢。回顾过去的12宗临床死亡个案,有五宗的死因是败血症;三宗为内出血;两宗为急性肾衰竭及高钾血症;而最后一宗则是失血性休克[20] 爬虫学家道格拉斯(Douglas March)亦死于粗鳞矛头蝮的蛇咬。[20]

蛇咬概况

此蛇因活动范围接近民居及具有高度危险性,而成为其分布地最主要的蛇咬元凶[13]。它与南美响尾蛇共同为墨西哥犹加敦州咬人最多的毒蛇。粗鳞矛头蝮更被认为是哥斯达黎加最危险的蛇类,当地有46%-65%的蛇咬个案均由其造成,当中的30%需要即时的入院治疗。[21] 1947年前的粗鳞矛头蝮蛇咬致死率为7%,但现在已经降到近乎0%。[6] 这跟当地毒蛇研究的快速进步,以及抗毒血清的面世有关。由有关组织所研发的血清更获其他南美国家甚至是非洲国家的购入。[5] 反观情况较为严重的哥伦比亚安蒂奥基亚省乔科省,约有50-70%的蛇咬个案是由这种矛头蝮造成,而1990年的致死率则为5%。[7] 不少康复的病人均有永久的后遗症。[20]

相关文化

有指玛雅文明与粗鳞矛头蝮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文献记载,一些当时人们的定居点均被有这种毒蛇出没的森林所包围,这些森林因此成为了天然的防卫边界。[22]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