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巴西大奖赛是2012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第二十场分站赛事,也是该赛季的收官战。本站比赛于11月23日-25日在巴西圣保罗的英特拉格斯赛道举行[2]。在24日的排位赛中,路易斯·汉密尔顿夺得杆位。在25日的正赛中,简森·巴顿获得冠军。红牛车队的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在本站获得第六,最终凭借车手积分榜上的281分赢得2012年世界车手总冠军。七届世界冠军迈克·舒马克以第七的成绩完成了他的最后一场赛事,结束了其长达19年的职业生涯[3]。
赛事简报
2012年11月25日,巴西大奖赛的正赛在雨中开始。针对潮湿的赛道,各车队选择了不同的轮胎来应对。发车后不久,维特尔就在四号弯被布鲁诺·冼拿追尾,并与其他赛车发生刮蹭,名次降至队尾。慢镜头显示,维特尔赛车的排气管外部车体受损,但对赛车整体影响不大。随着雨势增大,赛道更加湿滑,有多名车手出现失误,同时,维特尔在第七圈时已经追赶到了第七位。此时,使用干胎的车手更难在赛道上进行,部分车队为更换了中性胎。十圈之后,雨势减小,未进站换胎的巴顿和胡肯贝格尔获得了优势。第十七圈,胡肯贝格尔超越了巴顿,赢得了领跑位置。之后,雨势减小,赛道上逐渐形成了一条干燥的行车线路,大批车手因此进站更换干胎。而坚持使用干胎的前两名胡肯贝格尔和巴顿此时已领先第三名超过40秒。然而,由于雨天赛车之间的小碰撞增多,赛道上留下了许多碎片,罗斯伯格的赛车因轧上碎片爆胎,导致赛会在第22圈召出安全车并清理赛道。两名车手丧失了领先优势,而其余车手间的距离也得以缩小。第30圈,比赛恢复,霍肯贝格尔继续领跑。但是,他在第48圈因为失误冲出赛道被汉密尔顿超越。而在第56圈,霍肯贝格尔赛车后轮打滑与汉密尔顿在弯角发生碰撞,导致汉密尔顿退赛,而霍肯贝格尔则受罚通过维修区。得益于此,巴顿升至头名,马萨次之,而阿隆索排第三位,维特尔则在第七[4]。赛事最后,巴顿保持住领先优势,赢得巴西站冠军,阿隆索超过马萨,获得第二名,但仍无法在积分榜上超过维特尔。而维特尔最终在超越舒马克之后获得比赛第六名,以3分优势加冕世界车手总冠军,这也使得他成为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三届世界冠军[5]。
比赛结果
名次 | 车号 | 车手 | 车队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排位 |
---|---|---|---|---|---|---|---|
1 | 4 | 路易斯·汉密尔顿 | 迈凯伦-马赛地 | 1:15.075 | 1:13.398 | 1:12.458 | 1 |
2 | 3 | 简森·巴顿 | 迈凯伦-马赛地 | 1:15.456 | 1:13.515 | 1:12.581 | 2 |
3 | 2 | 马克·韦伯 | 红牛-雷诺 | 1:16.180 | 1:13.667 | 1:12.581 | 3 |
4 | 1 |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 红牛-雷诺 | 1:15.644 | 1:13.209 | 1:12.760 | 4 |
5 | 6 | 费利佩·马萨 | 法拉利 | 1:16.263 | 1:14.048 | 1:12.987 | 5 |
6 | 18 | 帕斯托·马尔多纳多 | 威廉姆斯-雷诺 | 1:16.266 | 1:13.698 | 1:13.174 | 16 |
7 | 12 | 尼克·胡肯贝格尔 | 印度力量-马赛地 | 1:15.536 | 1:13.704 | 1:13.206 | 6 |
8 | 5 | 费尔南多·阿隆索 | 法拉利 | 1:16.097 | 1:13.856 | 1:13.253 | 7 |
9 | 9 | 基米·莱科嫩 | 莲花-雷诺 | 1:16.432 | 1:13.698 | 1:13.298 | 8 |
10 | 8 | 尼科·罗斯伯格 | 马赛地 | 1:15.929 | 1:13.848 | 1:13.489 | 9 |
11 | 11 | 保罗·迪·雷斯塔 | 印度力量-马赛地 | 1:15.901 | 1:14.121 | 10 | |
12 | 19 | 布鲁诺·冼拿 | 威廉姆斯-雷诺 | 1:15.333 | 1:14.219 | 11 | |
13 | 15 | 塞尔希奥·佩雷兹 | 索伯-法拉利 | 1:15.974 | 1:14.234 | 12 | |
14 | 7 | 迈克·舒马克 | 马赛地 | 1:16.005 | 1:14.334 | 13 | |
15 | 14 | 小林可梦伟 | 索伯-法拉利 | 1:16.400 | 1:14.380 | 14 | |
16 | 16 | 丹尼尔·里奇亚多 | 红牛二队-法拉利 | 1:16.744 | 1:14.574 | 15 | |
17 | 17 | 让-埃里克·维尔格尼 | 红牛二队-法拉利 | 1:16.722 | 1:14.619 | 17 | |
18 | 10 | 罗曼·格罗斯让 | 莲花-雷诺 | 1:16.967 | 18 | ||
19 | 21 | 维塔利·佩特罗夫 | 卡特汉姆-雷诺 | 1:17.073 | 19 | ||
20 | 20 | 海基·科瓦莱宁 | 卡特汉姆-雷诺 | 1:17.086 | 20 | ||
21 | 24 | 蒂姆·格洛克 | 玛鲁西亚-考斯沃斯 | 1:17.508 | 21 | ||
22 | 25 | 查尔斯·皮克 | 玛鲁西亚-考斯沃斯 | 1:18.104 | 22 | ||
23 | 23 | 纳拉因·卡尔蒂克扬 | HRT-考斯沃斯 | 1:19.576 | 23 | ||
24 | 22 | 佩德罗·德拉罗萨 | HRT-考斯沃斯 | 1:19.699 | 24 | ||
107%时间:1:20.330[9] |
注:
名次 | 车号 | 车手 | 车队 | 圈数 | 时间/退赛 | 排位 | 分数 |
---|---|---|---|---|---|---|---|
1 | 3 | 简森·巴顿 | 迈凯伦-马赛地 | 71 | 1:45:22.656 | 2 | 25 |
2 | 5 | 费尔南多·阿隆索 | 法拉利 | 71 | +2.734秒 | 7 | 18 |
3 | 6 | 费利佩·马萨 | 法拉利 | 71 | +3.615秒 | 5 | 15 |
4 | 2 | 马克·韦伯 | 红牛-雷诺 | 71 | +4.936秒 | 3 | 12 |
5 | 12 | 尼克·胡肯贝格尔 | 印度力量-马赛地 | 71 | +5.708秒 | 6 | 10 |
6 | 1 |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 红牛-雷诺 | 71 | +9.453秒 | 4 | 8 |
7 | 7 | 迈克·舒马克 | 马赛地 | 71 | +11.907秒 | 13 | 6 |
8 | 17 | 让-埃里克·维尔格尼 | 红牛二队-法拉利 | 71 | +28.653秒 | 17 | 4 |
9 | 14 | 小林可梦伟 | 索伯-法拉利 | 71 | +31.250秒 | 14 | 2 |
10 | 9 | 基米·莱科嫩 | 莲花-雷诺 | 70 | +1圈 | 8 | 1 |
11 | 21 | 维塔利·佩特罗夫 | 卡特汉姆-雷诺 | 70 | +1圈 | 19 | |
12 | 25 | 查尔斯·皮克 | 玛鲁西亚-考斯沃斯 | 70 | +1圈 | 22 | |
13 | 16 | 丹尼尔·里奇亚多 | 红牛二队-法拉利 | 70 | +1圈 | 15 | |
14 | 20 | 海基·科瓦莱宁 | 卡特汉姆-雷诺 | 70 | +1圈 | 20 | |
15 | 8 | 尼科·罗斯伯格 | 马赛地 | 70 | +1圈 | 9 | |
16 | 24 | 蒂姆·格洛克 | 玛鲁西亚-考斯沃斯 | 70 | +1圈 | 21 | |
17 | 22 | 佩德罗·德拉罗萨 | HRT-考斯沃斯 | 69 | +2圈 | 24 | |
18 | 23 | 纳拉因·卡尔蒂克扬 | HRT-考斯沃斯 | 69 | +2圈 | 23 | |
19 | 11 | 保罗·迪·雷斯塔 | 印度力量-马赛地 | 68 | 事故 | 10 | |
Ret | 4 | 路易斯·汉密尔顿 | 迈凯伦-马赛地 | 54 | 事故 | 1 | |
Ret | 10 | 罗曼·格罗斯让 | 莲花-雷诺 | 5 | 事故 | 18 | |
Ret | 18 | 帕斯托·马尔多纳多 | 威廉姆斯-雷诺 | 1 | 事故 | 16 | |
Ret | 19 | 布鲁诺·冼拿 | 威廉姆斯-雷诺 | 0 | 事故 | 11 | |
Ret | 15 | 塞尔希奥·佩雷兹 | 索伯-法拉利 | 0 | 事故 | 12 | |
来源:[11] |
赛后排名
- 注:只列前五。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