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舞鹤(1951年10月13日—),本名陈国城,台湾作家,嘉义人,创作前期曾使用陈渝、陈瘦渝、陈镜花作为笔名。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所、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肄业。
舞鹤为二十世纪末华文伤痕书写的代表之一,其文字在抑郁与愤怒之中夹带着些许苦中作乐与哀伤的调性。舞鹤的创作融合乡土与现代,呈现出异质的本土现代主义风格;并同时具有诗、散文与小说的体裁特色。著有《思索阿邦.卡露斯》、《余生》、《悲伤》、《舞鹤淡水》等作品,曾获吴浊流文学奖、赖和文学奖、时报文学奖等奖项。[1][2]:7-36
舞鹤1951年于嘉义出生、成长,家中排行老三。因祖籍台南,再加上大学于台南求学的缘故,他对外多以台南人自居。[3]曾考进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大三时转入中国文学系,1975年毕业;亦曾先后考上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东华大学创作研究所,皆未取得硕士学位。[1][4]
舞鹤自年轻时便立志写作,一直都是专职作家,自言“每一篇小说好像是一段时间的小小纪念碑”。创作前期曾以“陈渝”、“陈瘦渝”、“陈镜花”作为笔名,1974年以小说〈牡丹秋〉问世,一举获得成大凤凰树文学奖;1975年的小说〈微细的一线香〉同时入选《六十七年度小说选》及《一九七八年台湾小说选》。1981年退伍后移居台北淡水长达十年,期间仍持续写作,却未曾发表。1991年起以舞鹤为名复出文坛,陆续发表多篇作品,其中〈逃兵二哥〉刊于《文学台湾》,并夺得隔年吴浊流文学奖的小说奖正奖。代表作品有《思索阿邦.卡露斯》、《余生》、《悲伤》、《舞鹤淡水》、《乱迷》等,其中《余生》于2011年6月被翻译为法文版。[1][4][5]
舞鹤的作品融合了乡土文学的题材,以及现代主义式的风格,如〈牡丹秋〉与〈微细的一线香〉;复出后又利用他于1970年代惯用的“乡土-现代”技法,来写1990年代的热门议题,呈现出异质且孤绝“本土现代主义”美学,《十七岁之海》便是其进一步的试验之作。[6]:257-266
舞鹤常以那些刻意被压抑与遗忘的历史记忆为题材,如〈拾骨〉中描写的拾骨仪式;也往往关注所谓的边缘与畸零人,并以第一人称书写,如《余生》中的角色不乏精神疾病症状;而他的伤痕文学则充斥自省、自嘲的黑色幽默。学者王德威曾道:“舞鹤的作品以扭曲晦涩的笔触,纪录狂言呓语,充满实验精神”;并称他为“二十世纪末华文伤痕书写的重要代表”。[1][6]:7-36
作家叶石涛于〈孤绝的作家,孤高的文学〉中道:“舞鹤可以说是天生的‘台湾作家’。他熟悉台湾历史的变迁,台湾庶民生活中的礼俗、文化、政治、社会等背景,正确地掌握了台湾历代民众的生活动脉。这种广博又杂多的知识是做为一个台湾作家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并将舞鹤誉为台湾文学史中的“天才型作家”。[2]:1-3
学者王德威认为舞鹤是“台湾九零年代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他的写作实验性强烈,未必每个作品都能成功,但他面对台湾及自身的诚实与谦卑,以及在处理题材、形式上的兼容并蓄、百无禁忌,最令人动容,并评价“论二十一世纪台湾文学,必须以舞鹤始”。作家杨照则认为读者能在舞鹤的作品里同时看到“孤绝文学”的最好与最坏。[4]:8[6]:26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