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讲述台湾公路概况及历史。
台湾交通相关条目 | ||||||||||||||||||
|
“公路”一词,一般常与“道路”混为一谈,原是指供公众交通使用,在土地上所做之设施。其实道路之含义较广,举凡供车辆、行人通行之路,皆可称之为道路;公路则不同,不仅指特定对象外,尚须有一定之设计标准[1]。
中华民国所称之“公路”,是指公路法[2]第2条第1款所列举之国道、省道、市道、县道、区道、乡道、专用公路及其用地范围内之各项公路有关设施。换句话说,若非属前述之道路,就算供车辆通行,也不能称之为公路[1]。
依中华民国交通部公路总局所采取的公路之始,为日治时期之纵贯道路及指定道路,以军事战备为首要目标。[2] 日本本土于1920年通过《道路法》,1926年台湾之5州行政区所辖市内重要道路有了快速发展,但全岛性道路系统要自1936年台湾总督府交通区道路港湾课提出全岛道路铺设计划,才有更进一步的系统性发展。除延续1926年道路改良计划外,并于国道、指定道路与地方道路之建设。[3]50年殖民年间之道路建设成果:指定道路总里程3689.7公里(包含纵贯道路461.4公里),及市街庄道路13994.6公里。[4]
二次大战时,多处公路因盟军轰炸被毁,战后所剩能通车路段仅余百分之四十。1945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始设立公共工程局,掌台湾省公路工程事宜。1946年设立台湾省公路局,1949年,公共工程局归并公路局。1959年进行公路规划,评估日后二十年公路发展并分为环岛公路、横贯公路、内陆公路、滨海公路及联络公路等五大类,总里程约一万六千公里。1961年完成全省公路普查及公路编号。今日之公路系统于1983年的公路普查中大致定型[2]。
2013年7月3日公布新修正的《公路法》后,公路分类除原来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外,增加了市道与区道[5]。修法之后,县市合并改制直辖市前境内原有的县道改为市道,乡道改为区道[5]。
公路等级 | 交通功能分类 | 行政系统分类 |
---|---|---|
一级路 | 高速公路 | 国道、省道 |
二级路 | 高速公路、快速公路 | 国道、省道、县道 |
三级路 | 快速公路、主要公路 | 国道、省道、县道 |
四级路 | 主要公路、次要公路 | 省道、县道、乡道 |
五级路 | 主要公路、次要公路 | 省道、县道、乡道 |
六级路 | 地区公路 | 县道、乡道 |
1947年,中华民国行政院始公布道道网计划,有“基四”、“经五”、“纬六”及联络线二十二条之编号。1949年内战失利,政府迁台而未实施。1960年公路法所设为省、县及乡道三级。
民国八十一年十二月交通部公路总局再检讨“台湾省各级公路编号要点”修订编号原则如后:
台湾公路遍及台湾及澎湖地区各乡镇,公路系统依公路法规定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市道、乡道/区道、专用公路共五级,总长度41,475公里(2014年止)。除以上五级公路外,其余为一般道路,道路又分由水土保持局管理的农路、由林务局管理的林道、位于都市计划区内的市区道路(含市区快速道路、巷弄)和其它普通产业道路及私人道路。
台湾公路由高公局(负责国道和台2己线)、公路总局(负责省道与代养受托县道)、县市政府(负责县道、乡道与专用公路)负责养护[注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直辖市内道路除国道与省道外均属市区道路,除国道及快速公路外均由直辖市政府自行管理。
国道标志以中华民国国花梅花为型,目前共有十条(含国道7号),除国道三甲外均为高速公路。重要的干线国道有以下三条:
编号 | 名称 | 起讫点 | 衔接方向 | 道路长度 (公里) |
现况 | 计划建设/备注 |
---|---|---|---|---|---|---|
国道一号 | 中山高速公路 | 基隆-高雄 | 南北 | 374.2 | 全线通车 | 全线完成拓宽 |
国道一甲 | 桃园航空城北侧联外高速公路 | 竹围系统-桃园端 | 南北 | 19 | 尚未通车 | 可行性评估中 |
国道二号 | 桃园环线 | 桃园机场-莺歌系统 | 东西 | 20.4 | 全线通车 | 以国道一号机场系统为分界点,以西拓宽为双向8车道(桃园机场止)、以东拓宽为双向6车道(莺歌系统),2009年已动工。 |
国道二甲 | 大园支线 | 大园系统-大园交流道 | 东西 | 2.0 | 尚未通车 | 起自大园交流道,终于台15线西滨公路,因民众抗争而尚未兴建。 |
国道三号 | 福尔摩沙高速公路(第二高速公路) | 基金-大鹏湾端 | 南北 | 431.0 | 全线通车 | 计划延伸至枋山 |
国道三甲 | 台北联络线 | 台北-深坑 | 东西 | 5.6 | 国道快速公路,可行驶排气量250立方厘米以上之大型重型机车;深坑端可经由文山路衔接国道五号。 | |
国道四号 | 台中环线 | 清水-潭子系统 | 东西 | 28.0 | 全线通车 | 2023年1月完成后续路段通车。 |
国道五号 | 蒋渭水高速公路 (北宜高速公路) |
南港-苏澳 | 南北 | 54.3 | 全线通车 | 后续计划将往南延伸至东部地区,经花莲、台东,贯穿中央山脉南端后衔接国道三号;因政府资金短绌、环保意识高涨和经济效益偏低等因素,目前尚在评估中。 |
国道六号 | 水沙连高速公路 (中横高速公路) |
雾峰-埔里 | 东西 | 38.0 | 计划延伸至花莲,但可行性极低。 | |
国道七号 | 高雄港东侧联外高速公路 (港都高速公路) |
仁武系统-南星端 | 南北 | 27.1 | 尚未通车 | 本路线于2010年经行政院核定,开工日与完工日未定。 |
国道八号 | 台南支线 | 安南-新化 | 东西 | 15.5 | 全线通车 | 南133线平交路口以西为国道快速道路,以东为国道高速公路。另辟连结台61线市区道路(2-7号道路) |
国道十号 | 高雄支线 | 左营-旗山 | 东西 | 33.8 | 左营方向连接高雄都会快速公路及高铁左营站。 |
省道标志以盾牌为型,目前有97条,以台北市的忠孝东西路和中山南北路口为台湾公路原点[注 2],公路南北向为奇数,东西向为偶数。台1线为著名的纵贯公路,早在19世纪即有今天的路线。台8线为中部横贯公路,而台9线则是东部的纵贯道路。台61线为西部滨海快速公路,自1992年起兴建至今逐段通车。此外,为能够连结国道一号与国道三号,同样自1992年起,实施12条“东西向快速公路”(原称“东西向快速道路”)的兴建计划,至今大多已局部或全线通车。
编号 | 起讫点 | 衔接方向 | 道路长度 (公里) |
现况 |
---|---|---|---|---|
台61线 | 沙仑-青草仑 | 南北 | 305.7 | 部分通车 |
台61乙线 | 彰滨-和美 | 东西 | 6.513 | 全线通车 |
台62线 | 万里-瑞滨 | 东西 | 18.8 | |
台62甲线 | 基隆-四脚亭 | 南北 | 5.6 | |
台64线 | 八里-新店 | 东西 | 28.7 | |
台65线 | 五股-土城 | 南北 | 12.8 | |
台66线 | 观音-大溪 | 东西 | 27.2 | |
台68线 | 南寮-竹东 | 东西 | 23.5 | |
台68甲线 | 四重埔-竹东 | 东西 | 1.26 | |
台72线 | 后龙-汶水 | 东西 | 31.0 | |
台74线 | 快官-雾峰 | 环状 | 39.2 | |
台74甲线 | 快官-花坛 | 南北 | 10.3 | |
台76线 | 芳苑-草屯 | 东西 | 32.6 | 部分通车 |
台78线 | 台西-古坑 | 东西 | 43.5 | 全线通车 |
台82线 | 东石-水上 | 东西 | 34.7 | |
台84线 | 北门-玉井 | 东西 | 41.8 | |
台86线 | 湾里-关庙 | 东西 | 20.0 | |
台88线 | 五甲-竹田 | 东西 | 22.5 |
市道是联络直辖市与其他直辖市、县,以及直辖市重要行政区间的道路[5]。
县道标志以黑框白底长方形为型,内置三码数字编号(101号起编),支线以天干记。为联络县(市)与县(市)的公路,目前共102条(含30条支线)。自1961年起公告台湾县道,当时有许多公路编号虽为县道,却因重要性不足而至于乡道编制内(亦有乡道编号至于县道编制内)。早期澎湖县道于编号前冠以澎湖二字(今日自201号起编至205号)。尔后又经个别调整或县道公路之升级形成今日县道系统,县道如经直辖市境内者依现行公路法之规定将自直辖市界起起编。不隶属台湾省的金门县、连江县境内无县道。
区道是联络直辖市内各行政区,以及行政区与各里、原住民部落间的道路[5]。
乡道标志几何外形与县道相似,但编号前冠以县市简称,目前全台湾共2360条(2010年资料)早期跨县市乡道(今多依所在县市各自改编)依行经县市顺序简称冠于编号前(如:嘉南13线)。2007年至2010年间陆续解编市境内的乡道。预计2010年12月25日北中南高四县升格后境内县道与乡道将全部解编,但因改制后市辖区域广大且无标志指引用路人等问题。交通部研议修正《公路法》,拟新增市道、区道两种,市道、区道之编号将维持原有县、乡道之编号[6]。
专用公路则依专用公路管理条例可由公私机构申请兴建以供运输,目前有35条。编号与乡道大致相同,但在县市简称与数字编号间插入“专”字以兹区别。
台湾公路原点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中正区的行政院西南大门前,即忠孝东路一段(台5线)、忠孝西路一段(台1线、台3线共线)、中山南路(台9线)、中山北路一段(台1甲线)之交叉路口。
2015年8月3日,公路总局在东园街新大楼成立典藏公路文物的幸福公路馆,为全台第一个公路博物馆。[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