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树达(1885年6月1日—1956年2月14日),字遇夫,号积微,晚年号耐林翁,男,湖南长沙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中华民国教育部部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树达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85年6月1日 大清湖南省长沙 |
逝世 | 1956年2月14日 (70岁)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教育程度 |
|
经历
|
1885年4月9日生于长沙北门正街宗伯司臣坊侧之赁居。
1890年从其父杨孝秩(字翰仙)读书。
1897年4月,入长沙北门外之湘水校经堂,学习算学、地理、英文等。10月考取陈宝箴、黄遵宪、谭嗣同等创办的时务学堂,时梁启超任学堂中文总教习,受业于他。
1898年8月,戊戌政变,时务学堂解散。
1900年入求实书院学习经史及算学。
1902年求实书院肄业。仿阮元《诗书古训》体例,始辑《周易古义》。1902年求实书院改为湖南大学堂。
1903年湖南大学堂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先生去院家居,问经学于胡元仪。5月,应湖南省院试,名列第一。入校经堂肄业。
1905年湖南巡抚端方派留学生赴日本,与伯兄杨树谷同被录取。9月,入东京宏文学院大冢分校普通第二班学习日语。
1907年11月,宏文学院普通中学毕业。
1908年入正则学校学习英语。3月,考取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
1909年3月,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毕业。8月,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学习。
1911年武昌起义,清廷官费停发,被迫退学回国,任湖南教育司图书科科长。
1912年改任湖南图书编译局编译员,兼任楚怡工业学校英文教员及湖南高等师范学院教务长。
1913年9月任湖南第四师范学校国文法教员。
1915年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
1916年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员。
1918年3月辑《老子古义》。
1920年9月,至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任职,兼任北京师范学校国文法、北京政法专门学校日文教员。撰写《国语辞典》之“编辑大例”、“采集方法大要”及有关辞条。10月,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女子补习学校国文教员。12月,撰《韩诗内传未亡说》。
1921年2月,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法教员。始撰《高等国文法》。3月,始撰《古书疑义举例续补》。9月,始辑《说苑》、《新序》疏证。
1922年4月,始撰《词诠》。11月,始撰《长沙方言考》。《老子古义》出版。12月,任教育部编审员。
1923年3月,任北京高等农业专门学校教员。6月,《国文法讲义》编讫。9月,教育部改为名誉审定员。
1924年3月,任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10月,取《荀子》“积微”二字名其居。
1925年2月,任教育部编审处编审员。3月,《汉书补注补正》出版。6月,《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刻成。
1926年9月,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12月,撰《孟子学说多本子思考》。
1928年1月,草《古书校读法讲义》。10月,《词诠》出版。11月,《老子古义》增订本出版。
1929年1月,梁启超在京病逝,次月以弟子礼执绋送葬,并撰《时务学堂弟子公祭任公师文》。10月,撰写《汉史探》。
1930年1月,撰《国文中之倒装宾语》。《周易古义》出版。6月,日本学界以庚子赔款邀请,先后参观日本及朝鲜各大学和图书馆,并会见学界同人。7月,《高等国文法》出版。
1931年2月,《马氏文通刊误》出版。3月,编次《长沙方言考》。6月,始草《汉俗考》。11月,撰《端方陶斋藏砖记跋》。
1932年4月,撰《汉书所据史料考》。5月,增补《古书之句读》为《古书句读释例》。
1933年4月,《中国修辞学》出版。11月,《汉代婚丧礼俗考》出版。12月,《古声韵讨论集》出版。
1934年3月,《古书句读释例》出版。4月,《论语古义》出版。
1935年6月,“大学丛书”本《高等国文法》出版。10月,始撰《长沙方言续考》。
1936年6月,始写《汉书窥管》。章太炎病逝,撰挽词哀悼。
1937年2月,《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出版。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举家返湘。8月,应邀任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0月,随湖大疏散至湘西。
1939年7月,始撰《春秋大义述》,阐述《春秋》“复仇”、“攘夷”大义。
1940年11月与曾运乾、黄子通发起《文哲丛刊》杂志。
1941年1月,《文哲丛刊》出版,首期载其《读<甲骨文编>记》。2月,整理《汉书窥管》。
1942年4月,获教育部学术审议会著作二等奖。9月,为教育部部聘教授。
1943年2月,始著《论语疏证》,至4月初稿撰讫。8月,校《文字学讲义》。11月,校补《文字学》。12月,《论语疏证》石印本出版。
1944年1月,《春秋大义述》出版。11月,始写《甲文蠡测》。
1945年2月,《甲骨文蠡测撷要》讲义本撰成。4月,兼职国立图书编译馆。
1947年7月,教育部学术审议会议决部聘教授续聘。11月,湖南省文献会拟修湖南省志,聘请撰写《艺文志》。
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4月教育部学术审议会决定杨树达古文字研究得二等奖。至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大学访问讲学。9月,赴南京参加中央研究院成立20周年纪念会及院士会议,会晤陈垣、傅斯年、余嘉锡等旧友。11月,赴中山大学作短期讲学。
1949年5月,自广州返抵长沙。8月,教授会推举先生等三人往见湖南省代主席陈明仁,促进和平。9月,人民政府接管湖南大学。应《民主报》之邀撰《实事求是》一文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50年2月,整理《金文说》粗讫。9月,始写《积微居回忆录》。10月,湖南省文物委员会聘为委员。中国科学院聘为语言文字组专门委员。
1951年1月,《回忆录》写讫。9月,始重订补《文字形义学讲义》。当选新史学研究会理事。
1952年3月,校《甲文说》。6月,《中国语文》杂志社聘为特约撰稿人。11月《积微居金文说》出版。12月,以人民代表身份出席湖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整理《积微居读书记》,补撰《汉书窥管》。
1953年1月,任湖南省文史馆馆长。调至湖南师范学院任教。10月,校《卜辞琐记》及《小学述林》。11月,获《历史研究》编委提名。中国科学院拟调进京。12月,《淮南子证闻》出版。
1954年2月,辞谢中国科学院进京之请。4月,《积微居小学述林》出版。6月,《积微居甲文说》出版。9月,校《高等国文法》。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在京召开,被选为委员,因病未能出席。《耐林庼甲文说》、《词诠》相继出版。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他担任理事[1][2][3]。
1955年1月,《古书句读释例》出版。《中国修辞学》出版。2月,列席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当选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湖南省人大会议。3月,《论语疏证》出版。6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出席湖南省人大六次会议。7月,《汉书窥管》出版。8月,《中国修辞学》改名《汉文文言修辞学》再版。任高教出版社特约编审。10月,在京参加国庆观礼。参加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举办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接受哲学所《盐铁论校注》、语言所《说文今语疏证》项目。11月,离京返湘。12月,笺释《盐铁论》。
鲁迅有两篇文章提及“杨树达”,分别是《记杨树达的袭来》和《关于杨君袭来的辨证》,却非本条目主角。文中指出:“原来是一个和教员的姓名完全相同的学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