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
佛教著名护法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大天王或四天王(梵语:चतुर्महाराज,Caturmahārājakayikas),又称护世四天王或称四大金刚,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天界第一重天。



四天王天,又叫四大天王天、四王天、四大王众天等。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犍陀罗义为香行、香遍),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लोकपाल,lokapala,义为“世护”、“方位护法”) ,是六欲天之第一重。该天与一大世界的日、月等平面,日月星宿上又有日月星宿天,在其下有坚手天、持鬘天、常放逸天,是四天王部署多福鬼所居,故也算在四天王天中。
介绍
四大天王分别是:
- 东方持国天王(梵语:Dhṛtarāṣṭra;藏名:Yul-hkhor-bsrun):“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印度式造像,手持宝刀,在中国佛教形象,手持琵琶或阮琴 ,有两义:一、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响,表行中道之法[1];二、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以乾闼婆、紧那罗、富单那、毗舍阇等为部众(多是八部众中的音乐神),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汉地认为祂手持的琵琶代表‘风调雨顺’中的‘调’。
- 南方增长天王(梵语:Virūḍhaka;藏名:Hphags-skyes-po):“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印度式造像,手持戟,在中国佛教形象,手握宝剑,有两义:一、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1];二、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以鸠盘茶、薜荔多等为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汉地认为祂手持的剑,即“剑锋”,代表‘风调雨顺’中的‘风’。
- 西方广目天王(梵语:Virūpākṣa;藏名:Mig-mi-bzan或Spyan-mi-bzan):“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印度式造像,手持书与笔,在中国佛教形象,手缠一条龙或蛇,有两义:一、表世间多变之意,二、是龙神的首领。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1]。他负责守护西牛货洲,以龙王等为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汉地认为祂手持的龙代表‘风调雨顺’中的‘顺’。
- 北方多闻天王(梵语:Vaiśravaṇa;藏名:Rnam-thos-kyi-bu或Jambhala):又名毗沙门,“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印度式造像,右手托宝塔,左手持三叉戟,在中国佛教形象,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或作宝幡),有两义:一:伞盖代表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染污[1];二、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邪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以夜叉与罗刹为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也是四天王的首领。汉地认为祂手持的伞代表‘风调雨顺’中的‘雨’。[2]
中国民间
中国有贴门神的习俗,四天王也常见于门神形象。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与此相关的角色为殷商军镇守佳梦关的四位将领,他们互为兄弟,被称为魔家四将,姓名分别为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在书中第四十回初亮相时,四人的法宝分别为青云剑(另有一杆长枪或曰虎头枪)、琵琶(另有一根枪)、混元伞(另有一把画戟)、花狐貂(另有双鞭或曰双锏)。在第四十一回中,四人皆被西歧大将黄天化打死。[3]:372-385
到了书末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封神之际,四人皆列入“封神榜”上,受封为“四大天王”。其中魔礼青受封“增长天王”,掌青光宝剑(即青云剑),职司“风”;魔礼红受封“广目天王”,掌碧玉琵琶,职司“调”;魔礼海受封“多文天王”,掌混元珠伞,职司“雨”;魔礼寿受封“持国天王”,掌紫龙金花虎貂(即花狐貂),职司“顺”。[3]:982
“四大天王”的称谓在汉语中常借来形容各领域的四人组合,如香港乐坛的“四大天王”。此种用法亦存在于东亚文化圈,如日本德川四天王等,详情可见四大天王 (消歧义)。
造像
- 北京十方普觉寺中的四大天王塑像
-
东方持国天王
-
南方增长天王
-
西方广目天王
-
北方多闻天王
- 北京大觉寺中的四大天王塑像
-
东方持国天王
-
南方增长天王
-
西方广目天王
-
北方多闻天王
- 北京妙应寺中的四大天王塑像
-
东方持国天王
-
南方增长天王
-
西方广目天王
-
北方多闻天王
- 汕头青云禅寺中的四大天王塑像
-
东方持国天王
-
南方增长天王
-
西方广目天王
-
北方多闻天王
- 香港西方寺中的四大天王塑像
-
东方持国天王
-
南方增长天王
-
西方广目天王
-
北方多闻天王
- 日本时光寺中的四天王塑像
-
东方持国天王
-
南方增长天王
-
西方广目天王
-
北方多闻天王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