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笠站 (北海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笠站(日语:三笠駅/みかさえき Mikasa eki */?)是位于北海道三笠市本町,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的幌内线车站(废站)。随着幌内线全线废线,车站在1987年(昭和62年)7月13日废除。
历史
三笠站的前身是幌内太站(日语:幌内太駅/ほろないぶとえき)。在1878年(明治11年),由于当时开拓事业停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于附近开发煤田。成为了继茅沼煤矿后,北海道内第2座煤矿——幌内煤矿。当时铺设了北海道首条铁路幌内铁道,铁路途经札幌,连接小樽港,以便发送煤矿至港口,当中也开设了此主要车站。该铁路先行开通区间是手宫至札幌之间,当时手宫站、住吉站(现时:南小樽站)、钱函站和札幌站为首四座启用车站,后来开通区间是札幌至幌内之站,江别站、幌内站和此站共同成为北海道内第五古老车站。
- 1882年(明治15年)
- 1888年(明治21年)12月10日:此站至郁春别(后来名为几春别)之间开通。
- 1889年(明治22年)12月11日:线路转让至北海道炭矿铁道。车站读法改为“ほろないふと”[2][3]
- 1901年(明治34年)5月:设置跨线桥。
- 1904年前:车站名称读法改为“ほろないぶと”[4]。
- 1906年(明治39年)10月1日:北海道炭矿铁道铁路线被国有化,成为官设铁道铁路线[1]。
- 1910年(明治43年)5月:幌内太机关库变成岩见泽机关库幌内太分库。
- 1914年(大正3年)10月:三笠煤矿(后来被住友收购,改名为唐松煤矿)至此站积込场铺设马车轨道4.8公里。
- 1929年(昭和4年)12月25日:随着开设唐松站,连接唐松煤矿的马车轨道废除。
- 1940年(昭和15年)9月:跨线桥翻新。
- 1944年(昭和19年)4月1日:站名改名为三笠站[1]。
- 1958年(昭和33年)3月:车站和跨线桥翻新。
- 1981年(昭和56年)5月25日:结束处理货物[5]。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结束处理行李[1]。
- 1987年(昭和62年)
在开设时的站名为“幌内太”。该名称源自幌内川和几春别川合流处,该处在阿伊努语为“ポロ=ナイ=プト”(大河口),后来[[借字 (日语)]借字|]后成为地区名。另一方面,该处的名称源自阿伊努语的“イ=チキル=ウシ”或“イ=チャル=ウシ”,其意思为“许多熊足迹”,后来演变为“イチキシリ”,再文字化为“市来知村”。在1882年(明治15年)设置了空知集治监,由于后方的山看似奈良的三笠山。在1906年(明治39年),市来知、幌内、几春别三村合并,并名为“三笠山村”。后来在1942年(昭和17年)9月实施町制,成为“三笠町”。站名也改名为“三笠”。在1944年(昭和19年)1月,当字名修正后,同年4月,“幌内太”这个地名便完全消失[7]。
车站构造
截至车站废除前,此站是地面车站,设有2面3线的混合式站台(单式站台和岛式站台)。当时可进行列车会让。此站为有人车站。站台之间设有跨线桥连接。此站设有线路分支,分支至幌内的货物支线。分支点在车站靠近岩见泽一方,而幌内方向的列车不能直接进入站台。
车站周边
- 幌内太站(重现当时的气氛)
- 多贺町商店街
- 平和通
- 三笠市政厅
- 空知商工信用组合三笠分店
- 三笠山桥
- Seicomart三笠
- 北海道中央巴士、三笠市营巴士“三笠市民会馆”巴士站
现况
现时,三笠站遗址设置了三笠铁道村三笠区(克劳福德公园)。跨线桥和站台还存在。在车站废除后,车站大楼被拆毁,后来第一代车站大楼重现,于同一位置重建大楼。
相邻车站
注脚
相关条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