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

中国广东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河源市map

河源市,别称槎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市境东邻梅州市,东南界汕尾市,南临惠州市,西北接韶关市,北达江西省赣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地丘陵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西北为九连山,中部为罗浮山,东南为莲花山,间有新丰江谷地、东江谷地。寻乌水安远水龙川县汇合后称东江,流向西南斜贯市区,又称万绿湖新丰江水库位于市境西部,市人民政府驻源城区沿江中路19号。

Quick Facts 河源市, 国家 ...
河源市
地级市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左上:龟峰塔 右上:万绿湖
左下:河源火车站 右下:河源文化广场
绰号:槎城
Thumb
河源市在广东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23°44′37″N 114°42′03″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设立1988年1月7日
语源《元和郡县志》:“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
政府驻地源城区
下级行政区1个市辖区、5个
政府
 • 市委书记何国森
 • 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国森
 • 市长李勇平
 • 政协主席余其豹
面积
 • 地级市15,654 平方公里(6,044 平方英里)
 • 市区361 平方公里(139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省第4位(占全广东省8.71%)
最高海拔1,430 米(4,690 英尺)
人口(2020)
 • 常住常住人口283.76万人
 • 排名全省第16位(占全广东省2.25%)
 • 密度181.3人/平方公里(470人/平方英里)
 • 市区(2020)70.36[注 1]万人
 • 城镇(2020)131.68万人
语言
 • 方言客家语、少数粤语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邮政编码517000
电话区号0762
车辆号牌粤P
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年均温21.5 ℃
年降水2,006毫米
行政区划代码441600
城市精神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国内生产总值(2020)¥1,102.74亿(全省第19位,占全广东省1.00%)
159.88亿美元汇率
人均¥38,860(全省第19位
5,634美元(汇率)
HDI(2016)0.726 高 [1]
网站中国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
市象征
簕杜鹃(2017年至今)
樟树(2017年至今)[2]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广东统计年鉴-2016》
Close
Quick Facts 汉语名称, 繁体字 ...
河源市
汉语名称
繁体字 河源
简化字 河源
邮政式拼音名称
邮政式拼音Hoyün[3]
Close

河源是客家文化的始源地,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4],故被誉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5]

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的江、浙、闽、两粤,直至中南半岛地区内,杂居着种频繁多的越人,故名之曰百越。与岭南其他地区一样,河源地区皆属百越之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服南越之地,置郡县。赵佗龙川筑城置县并驻扎军队,任首任县令。其时古龙川县南海郡四县之一,因其县北有龙山穴,东江上游穿山穴而过得名。后赵佗称王,岭南被纳入南越国领地。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置九郡,据《汉书·地理志下》卷二十八下载:“南海郡县六,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历秦汉、魏晋,河源地区均属古龙川县、南海郡。这成为龙川县被认为是今天整个河源市的历史文化源流的一个佐证。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从龙川县析置河源县,属南海郡。据《南齐书·州郡志》卷十四,广州条下载南海郡领县:“番禺、熙安、博罗、增城、龙川、酉平、绥宁、新丰、罗阳、高要、安远、河源。”雍正《广东通志·沿革》卷五则载:“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龙川置河源、新丰二县,俱属南海郡。”“河源”这个地名从此出现。建县时县境辽阔,包括今和平连平新丰龙门博罗等县部分或大部分地区[6]。此后,河源县曾先后隶属梁化郡、循州、龙川郡、雷乡郡、海丰郡、连平州、潮循道、东江行政公署,其中大部分历史时期属于循州(一度称祯州,后改称惠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属过东江专区粤东行政区惠阳专区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

河源县自483年至公元1987年的一千五百零四年间,虽县属区域多变,但建置未废,县治、县名从未变更。在河源县的建制沿革历史上,对后来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三大块地区,即今惠州梅州、河源三市版图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7]

1988年1月7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93年11月8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改设东源县。

从1996年起该地发掘恐龙化石1万余枚、8具恐龙骨骼化石和168个恐龙脚印化石。2005年4月10日,正式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授予“中华恐龙之乡”称号[8]

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期间,河源临江镇联新村内涝,消防车到场发现路面积水最深处已达1.2米,水流湍急,村庄道路和农田被水淹没,一片汪洋。[9]

地理

Thumb
东江与新丰江交汇处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方,地理坐标东经114°14′至115°36′,北纬23°10′至24°27′。由于河源市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对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山区、赣南闽西地区的联系起着重要交通枢纽作用。

河源市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北略高、西南部较低,山岭与盆地相间。东江、新丰江及其支流对其地形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在山间和东江沿岸,分布着冲积小平原和宽广的谷地,适于耕作。河源市水资源丰富。贯穿全境的东江,是珠江流域在粤东的最大支流,市内87%面积属东江流域,长约254公里,占东江的总长度超过45%。该段东江水质的质素,2007年,东江河源段六个断面水质良好,所监测的24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对东江流域沿岸和下游的用水安全有密切关系。而华南地区最大的水库——新丰江水库(又称万绿湖)在其境内,素有“粤东宝库”之称。万绿湖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是为河源市区居民的饮用水源。

气候

河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7年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21.0℃,比常年偏高0.5℃,全年气温变化异常,高温日数多;年平均降水量1742.0毫米,比常年略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少,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33.9小时,比常年偏少1成,时空分布不均。

More information 1981−2010年间河源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月份 ...
1981−2010年间河源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8.3
(82.9)
29.9
(85.8)
33.0
(91.4)
33.8
(92.8)
36.0
(96.8)
38.6
(101.5)
39.0
(102.2)
38.8
(101.8)
37.5
(99.5)
36.6
(97.9)
34.2
(93.6)
29.9
(85.8)
39.0
(102.2)
平均高温 °C(°F) 18.4
(65.1)
18.9
(66.0)
21.7
(71.1)
26.0
(78.8)
29.7
(85.5)
31.6
(88.9)
33.4
(92.1)
33.3
(91.9)
31.8
(89.2)
29.2
(84.6)
25.0
(77.0)
20.3
(68.5)
26.6
(79.9)
日均气温 °C(°F) 13.1
(55.6)
14.3
(57.7)
17.4
(63.3)
22.0
(71.6)
25.5
(77.9)
27.4
(81.3)
28.5
(83.3)
28.4
(83.1)
27.1
(80.8)
24.1
(75.4)
19.5
(67.1)
14.7
(58.5)
21.8
(71.3)
平均低温 °C(°F) 9.6
(49.3)
11.2
(52.2)
14.3
(57.7)
19.1
(66.4)
22.4
(72.3)
24.5
(76.1)
25.2
(77.4)
25.2
(77.4)
23.7
(74.7)
20.2
(68.4)
15.6
(60.1)
10.8
(51.4)
18.5
(65.3)
历史最低温 °C(°F) 0.9
(33.6)
1.8
(35.2)
2.0
(35.6)
7.9
(46.2)
15.0
(59.0)
18.6
(65.5)
18.5
(65.3)
21.4
(70.5)
16.0
(60.8)
10.3
(50.5)
3.8
(38.8)
−0.7
(30.7)
−0.7
(30.7)
平均降水量 mm(吋) 51.2
(2.02)
96.0
(3.78)
160.3
(6.31)
230.8
(9.09)
290.0
(11.42)
351.3
(13.83)
221.5
(8.72)
248.4
(9.78)
160.2
(6.31)
41.8
(1.65)
38.8
(1.53)
37.5
(1.48)
1,927.8
(75.92)
平均降雨天数(≥ 0.1 mm) 8.0 12.5 16.4 17.8 20.1 19.5 16.7 17.8 12.6 6.1 5.3 5.8 158.6
平均相对湿度(%) 69 74 78 80 80 82 79 80 75 66 65 65 74
月均日照时数 135.8 91.7 85.3 92.8 122.5 155.3 219.0 200.9 189.7 197.1 180.5 172.0 1,842.6
可照百分比 41 29 23 24 30 38 53 50 52 55 55 52 42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10][11]
Close

政治

现任领导

More information 机构, 中国共产党 河源市委员会 ...
河源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河源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河源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河源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河源市委员会
职务 书记 主任 市长 主席
姓名 何国森[12] 李勇平[13] 余其豹[14]
民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籍贯 广东省江门市 广东省大埔县
出生日期 1969年8月(55岁) 1974年8月(50岁) 1964年3月(60岁)
就任日期 2023年9月 2023年9月 2023年9月 2023年2月
Close

历任领导

行政区划

河源市下辖1个市辖区、5个

More information 河源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15] ...
河源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15]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注 2][16]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3][17]
(2020年11月1日)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乡级行政区划[18]
街道
办事处
民族乡
441600 河源市 Héyuán Shì 15,653.63 2,837,686 源城区 517000 6 94 1
441602 源城区 Yuánchéng Qū 361.47 703,607 上城街道 517000 6 2
441621 紫金县 Zǐjīn Xiàn 3,635.13 551,095 紫城镇 517400 18
441622 龙川县 Lóngchuān Xiàn 3,081.31 595,471 老隆镇 517300 24
441623 连平县 Liánpíng Xiàn 2,275.08 285,224 元善镇 517100 13
441624 和平县 Hépíng Xiàn 2,291.47 353,903 阳明镇 517200 17
441625 东源县 Dōngyuán Xiàn 4,009.17 348,386 仙塘镇 517500 20 1
Close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837,686人[19]。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50,19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12,509人,下降3.81%,年平均增长率为-0.39%。其中,男性人口为1,448,488人,占总人口的51.04%;女性人口为1,389,198人,占总人口的48.9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27。0-14岁的人口为717,521人,占总人口的25.29%;15-59岁的人口为1,652,923人,占总人口的58.25%;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67,242人,占总人口的16.4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218人,占总人口的11.74%。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76,168人,占总人口的48.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61,518人,占总人口的51.5%。

民族

河源市以汉族客家人为主,为纯客家族群地级市[20]畲族是为第二大民族,其风俗习惯基本汉化,但仍保留着其自身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崇尚武功等特点。除客家人和畲族人外以外,其他人口主要为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98,980人,占98.6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8,706人,占1.3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33,403人,下降4.5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7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0,894人,增长117.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76个百分点。

语言

河源市大多数地区通行客家话。其中市区、东源县连平县和平县龙川县等大部分地区的客家话属粤中片紫金县龙川县的小部分地区的客家话属粤台片兴华小片。

东江沿岸多数地区通行方言称为东江本地话,即“水源音”,其归属语系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河源地区的客家人是在南宋期间进入赣闽粤地区,即第三次汉人南迁浪潮。到明末清初以后,客家方言区人口激增、北方不断有移民迁入,又受到清初迁海政策的影响,客家大本营的居民便再次向外迁移。其中就有大量粤东客家人以及少量赣南人进入河源一带,再经由东江迁移至珠三角丘陵地区,由此延伸了长达数百公里的客家居民区,形成了今天的东江本地话方言区。东江是广东珠江的三大水系之一,其下游是客方言区和粤方言区交汇之处。客家人和广府人得东江航运之便,历史上常有来往:广府人到此经商、避难(如抗日战争期间),客家人到省城求学、务工,使河源东江沿岸地区受到粤语影响。2008年9月,以龙川佗城话为播音标准音的电视节目在河源电视台开播,东江本地话电视节目诞生。[21][22] 以龙川为代表的东江流域客家系统逐渐形成,与韩江流域的客家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广东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整体[23]

除客家话、东江本地话之外,河源市也有闽语闽南话岛存在,如源城区埔前镇,就有若干村落通行闽南语

经济

Thumb
东江住宅区

201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人均GDP 为30853元,仅为全国(59660元)的51.7%、全省(81089元)的38.0%,按平均汇率折算为4569美元。[24]

农业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业为主,生猪、肉鸡等畜牧业,柑橘、荔枝、龙眼、李子等种植业都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由于重视生态旅游,林业的发展也非常速度。

传统工业以矿产冶金、水泥、建材、水电等资源型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河源位于东江中上游,而东江该段水质较为清洁,对东江流域沿岸和下游的用水安全有密切关系,影响包括东莞、惠州、广州、深圳及香港地区的2,000多万名居民。由于河源有责任保护水源清洁,因此长期以来该市在工业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25]

2000年之后,广东省出台政策推进产业转移、加快粤东地区(山区)发展以及扶贫河源,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落户河源,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2003年6月,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以模具为主的机械制造业相继入驻。目前,河源已初步形成了以手机为主的新电子、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以硬质合金为主的新材料和以生物制药为主的新医药等“四新”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广东新兴高端制造业基地,[26]其中中兴通讯已经在河源建立生产基地[27]。根据广东省《关于促进粤北山区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河源市的中短期发展定位为“建成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28][29]

商业方面,市区和几个县城都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源城区商业市场网络完善,流通通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内酒店、商厦林立,伴随旅游业的兴旺得到较好的发展。

文化与社会

客家文化艺术

河源的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

Thumb
赵佗像(河源火车站广场)
Thumb
龙川学宫

客家山歌打马灯舞龙舞狮等都是传统的客家民间艺术,节庆习俗、婚丧习俗也有浓厚的客家传统色彩。[30]。此外,河源地区不乏本地的民俗特色。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忠信花灯”,流传于连平县忠信镇为中心的几个乡镇;在过去,连平县陂头镇紫金县紫城镇每逢春节,都要进行“纸马舞”表演;连平县元善镇自明代以来,“香火龙舞”都有流传;据史料记载,旧时以打鱼为生的东江渔民生活清苦,但嫁娶场面非常隆重,有接花船、唱迎嫁歌的习惯,受此影响,清末时紫金县古竹镇沿岸和龙窝镇韩江、琴江沿岸等地老百姓也模仿此类做法,叫做“花船舞”[31]

客家乡镇圩日习俗也十分普遍。 在河源乡间的口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到了,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日常生活用品运到墟场高声叫卖;需要购物的村民们早已把袋里的钱捏湿了,铆足了讨价还价的劲头往墟场赶,这是叫“赴墟”。买卖双方完全了交易,带着胜利果实回家离开墟场,叫“散墟”。墟日的第二天叫“墟背日”,是最没有生意做的日子,一般墟里商贩都在这个时候进城采购或补货,为下一个墟日的生意做好准备[31]

在建筑艺术方面,主要以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最具本地特色,和河源的客家菜、民间艺术、民间习俗一起,代表传统客家文化的精髓。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据专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许多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式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有建于乾隆十七年(1749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30多座,现这些古建筑已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这些民居被认为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32][33]较知名的河源围屋还有连平县的德先楼、东源县蓝口镇的乐村石楼。而四角楼作为客家民居建筑中除土楼、围龙屋以外的另一种增强村屋防卫功能的住居形式,以建于清末民初、黑瓦白墙的和平林寨四角楼最为知名。传统的乡村一般以宗族、家族为中轴建筑住宅。人们选择居住地点多是选择依山傍水、向阳的所谓风水地。屋的座向为坐北向南或坐西向东。

在民俗方面,客家民俗总体上都是中原人的汉民族民俗,但相比之下,韩江流域的客家民俗除个别地区外,中原古民俗的痕迹比较多,尤其是在梅州、兴宁一带更为明显,东江流域的客家民俗则有着不少畲族瑶族民俗的烙印,尤其是一些偏僻山区这些遗俗更多。

饮食文化

Thumb
东江(河源境内)

河源菜是东江菜的典型代表[30],而东江菜是粤菜的主要流派之一,其特点是偏重“肥、咸、熟”,讲究主料、原汁原味和乡土气息,充满田园风味。河源属于丘陵地带,番薯、芋头等粗粮种植广泛,随着人们越来越注意健康的饮食心理而大行其道。另外,河源人有个其他地区的人难以理解的饮食喜好,就是特别喜欢吃动物内脏,鸡、猪、牛等动物内脏,无不受河源人欢迎。这些内脏做成各种菜式,并得到市民大力推广,渐渐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同时,河源还有“无鸡不成筵”之说,取“鸡、吉”谐音,表示吉祥,所以河源的大小宴席大多都有鸡做成的菜式[34]

河源的十大客家名菜是:东江盐焗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其中“客家酿三宝”指代“酿苦瓜”、“酿辣椒”、“酿茄子”(部分地区将“酿豆腐”替代“酿辣椒”)。此外,“河源猪脚粉”、“紫金牛肉丸”、“八刀汤”,“和平牛肚胱”,龙川“车田豆腐”,连平“忠信田螺”,东源“三黄鸡”,五指毛桃汤,炸油果,米糕等在当地亦闻名遐迩[34]

特产

河源的土特产繁多,主要有:客家黄米酒五指毛桃酒、龙川牛筋糕、米排粉(河源米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酸萝卜、万绿湖天然矿泉水、龙川天然矿泉水、仙湖王茶、竹壳茶火蒜、忠信花生猕猴桃等。

民众生活

近年来河源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均经济指数与全国平均持平,但低于广东省内平均水平,且贫富差距、城乡差异较大。2011年城镇最高、最低10%收入组收入差距近6.3倍;农村最高、最低20%收入组收入差距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7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734元。[35]

大众传媒

Thumb
仰视夜晚的河源电视塔

与中国大陆其他城市一样,河源市的大众传媒由中共官方控制。

河源电台于1993年12月正式开播,现有FM91.1综合频道和FM97.8旅游音乐频道,信号覆盖河源五县一区以及周边的惠州、深圳、东莞、汕尾等市部分地区。2005年3月9日,原河源人民广播电台、河源电视台、河源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河源市广播电视微波站、河源市广播电视周报社和河源市电视广告制作中心等单位合并,组建了河源广播电视台。2006年,“河源电视公共频道”开播,原河源电视台改为“河源电视综合频道”。2008年,河源市区一般家庭使用的有线电视网络,被转为数码信号播送。

在报业方面,河源日报社发行中共河源市委机关报《河源日报》以及《河源晚报》,河源广播电视台发行《河源广播电视周报》。

2011年,全市拥有广播电台6座,综合人口覆盖率93.5%;电视台6座,综合人口覆盖率94.14%。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9.52万户,有线数码电视用户31.21万户,2009年覆盖率分别为44%和15%。2011年全年共出版各类报纸3种,发行2382万份[35]

旅游

Thumb
万绿湖一隅
Thumb
音乐喷泉

河源市地处东江中上游,南岭以南,山青水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河源市一直倡导生态旅游,森林覆盖率70.3%,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无酸雨的城市[36],以“万绿湖”和“客家文化”为重点的河源市旅游业有较鲜明的形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秀丽的山水画卷,南国的恐龙故乡,淳朴的客家风情,独特的生态旅游”。

新丰江水库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又名万绿湖,东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宝库,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龙川县佗城镇长期为古龙川县治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正相塔下塔龙川学宫等重要文化遗迹;而龟峰塔作为老河源城唯一一座现存的古建筑佛塔,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充满浓厚的客家文化乡村、客家围屋建筑群在境内广泛分布。

在市区,文化广场、茶山公园和鳄湖公园是市民进行休闲、户外运动的主要场所。文化广场位于两江交汇处的市中心地带,建于2002年,也是重大活动和仪式的举办地;而茶山公园依茶山傍新丰江,是观看音乐喷泉的最佳地点。据记载,鳄湖已开凿数百年,关系着河源城的“休戚”,“为城之兴废所系”。初,河源数遭水患、寇患,待鳄湖修成后,“绕城之西而环其北,汇其东为鳄湖”,可以成为护城河,“历千数百年而无患”。明万历年间李焘引桂山水至此,“汲其清以资饮食,挹其秀以兴文运”。不久,鳄湖边就建起了大量的宫、院、阁,如上城文昌宫、万寿宫、天后宫、湖山书院、槎江书院等,一片“文运”勃兴之象。可惜这些儒学建筑,在后来的岁月中毁坏殆尽。[37]桂山、笔架山作为市民俯瞰万绿湖和市区的登高圣地,与龟峰塔、鳄湖等文化遗迹被民间入河源八景之列。

Template:河源旅游资源列表

教育

Thumb
河源中学教学实验楼

东江教育城(大学城)是河源市目前一个重大的教育建设计划。按照2007年市委、市政府的设计,东江教育城整体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估计可容纳学生约10万人;其中首期计划建设6所5000人以上学校,容纳在校学生约5万多人。目前,东江教育城已建成学校5所,在校生达2.62万人,已成初步规模[38]

此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亦是该市教育建设的另一个重点。2007年5月,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了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的目标,预计投入资金28亿元。因此,至2009年底,河源市新建了东源县东江中学等高中学校5所,扩建了河源中学、和平中学等高中学校33所,累计完成新建和扩建投资72107.85万元,完成新建扩建面积194032平方米[38]

至2011年底为止全市共有小学1192所,在校学生24.91万人;初中150所,在校学生15.4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6%和99.66%,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高级中学15所,完全中学21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55万人,毛入学率87.64%。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25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1.35万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001人,在校生11875人[35]

交通

市内交通

Thumb
一辆停靠在起始站的公交车
Thumb
粤赣高速公路与河梅高速公路分岔点

河源市内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各县城之间、县城到市区,以及中心镇到县城、市区都实现了客运公交化。

市区公交车运输趋于完善,2019年新增了8条公交线路,线路总数为44条,线路延伸至682.3公里[39]

对外交通

河源市是京九铁路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在河源市的龙川县交汇,并设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河源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四通八达,构成了粤东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2009年5月,通过城际轻轨连接河源市与惠州市惠河城际轻轨项目正式起动。城际轻轨建成之后,河源市至广州市深圳市分别只需50分钟车程,比现在的高速公路缩短一个多小时,河源市将正式融入珠江三角洲一小时生活圈[40]

More information 名称, 通车时间 ...
河源市铁路干线列表
名称 通车时间 境内站点
京九铁路 1996年 上陵和平东水龙川北龙川佗城站蓝口黄田*
义合楼角*、仙塘河源白田*、新服*、埔前
广梅汕铁路 1995年 龙川河源(主要站点)
惠河城际轨道 规划中
注:带“*”号站不办理客、货运营业
Close
More information 标识, 名称 ...
河源市道路交通干线列表
标识 名称 编号 通行时间 境内路段
105国道 105 连平
205国道 205 龙川—东源—源城
长深高速公路[41] G25 2003年—2005年 梅河高速公路
河龙高速公路
粤赣高速公路(热水—埔前)
惠河高速公路
济广高速公路 G35 2003年—2005年 梅河高速公路
河龙高速公路
粤赣高速公路(热水—埔前)
惠河高速公路
龙河高速公路 G4511 2005年 粤赣高速(粤赣省界—埔前)
大广高速公路 G45 2015年12月30日 连平
汕昆高速公路 G78 2013年12月28日 龙川—和平—连平
广河高速公路 S2 2011年12月30日[42] 惠河高速公路
汕湛高速公路 2015年12月30日[43] 河紫高速公路
仁深高速公路 S27 2018年12月28日[44][45] 连平
河源市东环高速公路 规划中[46] 东源—紫金
Close

城市荣誉

河源市自1988年成立以来,经济快速崛起而城市环境保持优良,近年来连续荣获国家级和省级的一些城市荣誉。

以下是2000年以来所获的部分主要荣誉列表:

More information 城市荣誉, 获奖时间 ...
城市荣誉 获奖时间 颁奖机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26] 2007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
中国十大休闲旅游特色城市[47] 2009年 小康杂志
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48] 2009年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49] 2010年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五家单位联合
国家卫生城市[50] 2010年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园林城市 201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广东省文明城市 广东省建设厅
Close

名人

友好城市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