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是汉字文化圈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其实际职权变化很大,但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若以现代军官的地位来比相当于元帅。历史上各时期多见以“某某将军”尊称为“某某大将军”的习惯,但是秦汉与三国时期的大将军职位及职权有很大差异。
中国
汉之前,最高军事武官称为上将军,如秦之白起、秦末之宋义和项羽,为指挥重大战役的临时统帅。陈胜、吴广起义时,赵王武臣任命陈余为大将军。刘邦赴巴蜀之地为汉王,并封韩信为大将军。
西汉,直到汉武帝时才因卫青而复置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又设大司马,作为将军的加官,如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早期丞相的权力过大,皇帝不能亲自裁决政务。自汉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由此,丞相的权力被一步一步的剥夺,只是在礼仪上还是百僚之长。(《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汉武帝死时,遗命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西汉末年,取消作为加官的大司马,设立单独的大司马职位。
东汉大将军的地位原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2]东汉末年,又开始设置大司马作为掌武事最高官员,位在大将军上。
三国皆继承了东汉的体制,但曹魏青龙元年司马懿曾由大将军转职为太尉,但并非升迁。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孙吴有上大将军与大将军并设。而蜀汉大将军姜维更是掌握军事大权。另外,三国时还设立了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名号大将军,位均在大将军下。四征、四镇、四平、四安等将军资深者也在将军前加大字,如征西大将军、安东大将军,但位次不变。[3]
西晋开始,大将军地位高下多次变化,因个人任职就发生转变。到了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大将军除授甚滥,又增置柱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号,逐渐失去过去总领军政的性质和意义。
隋朝设置的大将军为勋官的第四等,次于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4]。
唐朝时,大将军为十六卫长官之一,位居上将军下。唐初,府兵制行,十六卫置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为职事官,统领军队。随着府兵制日渐破坏,十六卫实际已经没有军队,诸卫大将军成为虚衔。
宋朝时,十六卫诸上将军、大将军、等官无定员、无职掌,称环卫官。各官名为禁卫,实无职掌,无定员,皆以宗室充任,亦为武臣赠典。大将军以下各级环卫官也作为武臣责授散官。
明朝初,仅徐达为大将军,统帅全国军队。徐达死后,朱元璋废大将军一职,此后由皇帝亲自统军。
清朝时,有重大战事的时候临时派遣大臣出征,授大将军头衔,事毕即除,如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
此外,大将军亦作为赠典、勋官、散官阶或军衔称号。南朝齐、陈以大将军为赠官。北周始以大将军作为勋官,其上柱国和柱国大将军、上大将军和大将军四级勋官,皆正九命,居勋官之首。隋朝初沿置。唐宋两代以骠骑、辅国、镇军、冠军、怀化五大将军名号作为武散官阶,且位列榜首。金元两代以昭武、昭毅、昭勇、安远、定远、怀远六大将军名号,作为武散官号,位次诸上将军。以上诸类大将军名号,达百数十种。
1912年1月16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士兵阶级表》,2月又颁布《海军官佐士兵阶级表》,设上等军官阶级为“将军”,第一级为大将军,第二级为左将军,第三级为右将军。并授任黄兴(陆军总长)、黄锺瑛(海军总长)等为大将军。
汉
三国晋
十六国
|
南北朝
|
日本
日本奈良时代始见,《续日本纪》载下毛野古麻吕[5]与大伴安麻吕[6]任大将军。在隼人叛乱之际,大伴旅人任大将军[7],神龟元年(724年)陆奥大掾佐伯儿屋麻吕被杀之际由藤原宇合任大将军[8],在藤原广嗣之乱时大野东人任大将军[9]。
朝鲜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