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楞伽经(梵语:लंकावतारसूत्र,罗马化:Lankāvatāra-sūtra),汉译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本经说明清净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是禅宗以及法相宗(唯识宗)的重要经典之一,中观学派论师清辩亦援引本经解释中观空义。在印度、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经的主要内容,是五法、三自性、八识和二种无我。五法是指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是缘起自性(依他起性)、妄想自性(遍计所执性)和成自性(圆成实性);八识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二种无我是人无我和法无我。“自觉圣智所行”(ārya-jñāna-pratyātma-gati-gamya)为楞伽经眼目之所在[1][2][3]。
楞伽(梵语:Lanka)一词出于《罗摩衍那》,是地名,指楞伽岛,即现今的斯里兰卡岛(Sri Lanka)。《罗摩衍那》记载楞伽岛上有座楞伽山,山上居住很多罗刹、夜叉,人皆不敢前往。故楞伽指不可入、不可往的危险处。阿跋多罗(avatāra)是指入、降临之义。
“楞伽阿跋多罗”是如来入此楞伽岛、圣足山(楞伽山),为夜叉王、诸大菩萨说法。山海风浪险处,喻说众生界的“藏识海”,现起生死流转之惑业苦相;而山城胜宝,喻说众生身中之“如来藏”无价宝,自性清净常住不变[4][5]。
现存最早译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又称‘宋译’,以散文与诗句相互交叉应用,最能表现此经的原始形态,流行也最广,传说禅宗祖师达摩以此译本授于二祖慧可[6][7],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以后慧可弟子有持此经以修持者,主张“专唯念慧,不在话言”,世称楞伽师,其唯心论、禅法、顿、渐之法,成为禅宗开宗的基石,《传灯录》记载五祖曾在墙壁上画有楞伽修定图。
北魏菩提流支的译本《入楞伽经》10卷,又称十卷楞伽经、魏译楞伽经,“入楞伽”意思是进入楞伽岛,法藏大师曾于《入楞伽心玄义》中批评此译而说:“其十卷虽文品少具,圣意难显,加字混文者泥于意,或致有错,遂于明明之正理,以滞于方言”;据吕澂考证,《大乘起信论》就是在中国根据楞伽经的这个译本而构造出来的。
梵文原典由一位英国外交官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偶然发现,1923年,日本人南条文雄校刊梵文本行世。1932年,日本人铃木大拙依南条文雄版出版英译本。[8]
2005年谈锡永据南条文雄所刊的梵文本,参考现存的三种汉译本和二种藏译本而翻出《入楞伽经梵本新译》。[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梵汉对勘入楞伽经》,译者是黄宝生。是以印度学者维迪耶(P.L. Vaidya)的《妙法入楞伽经》(Saddharmalaṃkāvatārasūtram,1963)为底本参考南条文雄本,译为白话文,并与唐译文言文对勘。
本经另有两种藏文译本。一种名为《圣入楞伽大乘经》,一种名为《圣入楞伽宝经名为诸佛所说心髓品》,两者皆由汉文本译出,前者与梵文本相同,后者对应于刘宋的译本。
《楞伽经》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全经展开“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法义,最终归趣于“自觉圣智”(如来自内证智慧)的境界。
五法谓名(nāma)、相(nimitta)、妄想(vikalpa, samkalpa)、正智(saṃyagjñāna)、如如(tathatā)[10]。三自性谓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八识谓“如来藏-藏识”(为烦恼藏识覆盖的清净如来藏)、末那识(心意)、六识(意识及五识身)[11]。二无我谓人无我、法无我[12]。
三自性及八识、二无我可含摄于五法中。“名、相、妄想”描述世俗的运作,为迷法,“正智、如如”表述真理,为悟法。楞伽经中称,名和相属于妄想自性,也就是遍计执性。依于妄想自性,八识心出现于三界中。八识心和其种种心所法的现行和运作则属于缘起自性,亦即依他起性。而正智和如如则摄属圆成实性[13]。此五法含摄三乘一切佛法,相续次第深入,乃至究竟佛地,悉入其中[14]。其他尚论及“缘起”、“涅槃”、“禅定”、“渐顿”等内容。
《楞伽经》称一切众生分五种种性(种姓),不同种性的人,获不同的修行果位。后卷中,将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统为一体。经中提到如来的“三阿僧祇百千名号,诸凡夫不觉不知”又以毗湿奴、自在天、因陀罗等为其异名,用来摄化印度教信徒。在末后,说食肉与杀生过咎以及素食的功德。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宋译四卷,一切佛语心品[15][16] Sarvabuddha-pravacana-hṛdaya |
入楞伽经 魏译十卷,十八品 |
大乘入楞伽经 唐译七卷,十品 |
---|---|---|
一切佛语心品 第一卷 (第一段) | 请佛品 | 罗婆那王劝请品 Rāvaṇādhyeṣaṇā |
(无对应) | ||
一切佛语心品 第一卷 | 问答品 | 集一切法品 Ṣaṭ-triṁśat-sāhasra-sarvadharma-samuccaya |
一切佛语心品 第一卷 (终) 一切佛语心品 第二卷 |
集一切佛法品 | |
一切佛语心品 第三卷 | 佛心品 | 无常品 Anityatā |
卢迦耶陀品 | ||
涅槃品 | ||
一切佛语心品 第四卷 | 法身品 | |
无常品 | ||
入道品 | 现证品 Abhisamaya | |
问如来常无常品 | 如来常无常品 Tathāgata-nityānitya-prasaṅga | |
佛性品 | 刹那品 Kṣaṇika | |
五法门品 | ||
恒河沙品 | ||
刹那品 | ||
化品 | 变化品 Nairmāṇika | |
遮食肉品 | 断食肉品 Māṁsa-bhakṣaṇa | |
(无对应) | 陀罗尼品 | 陀罗尼品 Dhāraṇi |
总品 | 偈颂品 Sagāthakam |
菩提流支、新罗元晓、隋代昙迁、唐代智俨皆为楞伽经注疏,不过已散佚不存。《楞伽经》现存注疏有:
民国以来太虚大师作《楞伽经义疏》,欧阳渐著《楞伽疏决》,丘晞明(丘檗)著《大乘入楞伽经疏证》。印海法师笔录印顺法师的讲解为《楞伽经亲闻记》[18]。西藏大藏经中收有《圣入楞伽经注·如来心庄严》(梵Āryalaṅkāvatāravṛtti),为印度论师智吉祥贤所撰。
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作者署名为龙树的《释摩诃衍论》、禅宗的《楞伽师资记》,以及《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亦是研究、解释楞伽经义的相关著作。
《楞伽经》经文思想并不一贯,各品间缺少连系,欧阳渐《楞伽疏决》说:“雅颂失所,琴瑟不调,增安繁芜,安能纯绎!读杂乱书,倍阻机颖”。太虚大师说:“本经实有次第可循,如除经前百八句外,将经后四十一门判分为:境、行、果三类,果中又分共果与不共果。”[19]
《楞伽经》传出的年代难以断定,求那跋陀罗443年的汉译是能确定的年代。[20]《楞伽经》可能在四世纪时传出,部分内容的年代可能更早。[21]
铃木大拙认为,四卷本《楞伽经》最古,其余的七卷本与十卷本的则是慢慢增补而成。铃木大拙主张《大乘起信论》为马鸣的作品,而《大乘起信论》的主体思想非常接近《楞伽经》,因此铃木大拙推断《楞伽经》应早于马鸣,约成立于公元1世纪。
在《楞伽经》中曾引用《胜鬘经》、《大云经》、《央掘魔罗经》、《大般涅槃经》等,因此它编成的时间应晚于这些经典。偈颂品中曾提到龙树,但龙树作品中不曾引用《楞伽经》,因此《楞伽经》应在龙树之后才集成。吕澂认为,在龙树、提婆作品中都不曾引用《楞伽经》,直到清辨时才开始引用,推断《楞伽经》是在提婆之后才出现。
印顺法师认为,《楞伽经》可能在笈多王朝时代编成,约在公元4世纪到5世纪时,因为无著、世亲著作中没有引用《楞伽经》,但《楞伽经》中的思想多融摄了无著、世亲论著中所说,其编成年代可能晚于无著、世亲[22]。宇井伯寿、常盘大定等也认为《楞伽经》在世亲之后才集成。舟桥尚哉则认为《楞伽经》成立的年代,在世亲之前,但近于世亲在世时。
现代学者如程恭让、陈玉萍等依据梵文本《楞伽经》对吕澂的考证进行了认真审视[23]。程恭让针对吕澂在魏译《楞伽经》找到的“错误”翻译,将其对应梵文与三种汉译本之翻译进行了比较,认为魏译本与梵文本虽略有不同,但并非如吕澂所说“全盘错了”[24]。
《楞伽经》曾被借用于部分的武侠小说创作。如金庸在《神雕侠侣》的尾声和《倚天屠龙记》的开头均曾提及,并说内藏武功秘笈(即“九阳神功”)。在霹雳布袋戏中的一页书也常提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