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 [U+2F17 KANGXI RADICAL TEN]、〸 [U+3038 HANGZHOU NUMERAL TEN]、ㆺ [U+31BA BOPOMOFO LETTER ZY] 和 𬂛 [U+2C09B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2C09B] 十 U+5341, 十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5341 ← 區[U+5340]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卂 →[U+5342] Commons:Category 相關的维基共享资源檔案: 十 跨語言 更多信息 筆順 ... 筆順 关闭 更多信息 筆順 ... 筆順 关闭 漢字 參看關於部首 24 十的圖片十(十部+0畫,共2畫,倉頡碼:十(J),四角號碼:40000,部件組合:⿻一丨) 康熙部首 第24個(十部) 第54個說文解字部首 衍生字 Appendix:部首索引/十 什, 𰃵, 廾, 叶, 𡈿, 㚈, 𢌗, 汁, 䦹, 辻, 旪, 𬁰, 瓧, 𤽁, 𭾗, 𥎧, 竍, 籵, 𥾅, 𨒒, 計(计), 𧾽, 兙, 針(针), 𮪦, 𨔿, 𫙏, 𪗕, 𭃄, 𨙩, 𩡪 干, 仐, 𠓝, 𠤏, 𠫘, 夲, 𫵱, 𢨦, 早, 毕, 氒, 𦉲, 𠅋, 𤬧, 𤯀, 皁, 𥃪, 𮂯, 辛, 𦉴, 䘚, 阜, 𥤿, 隼, 𢈰, 章, 率, 𠵀, 䭴, 準(凖), 𤔭, 𮍞 土, 士, 支, 古, 𪞱, 𥃭, 孛, 壴, 直, 真, 索, 𩖘, 𢛳, 㥁, 疐, 伞, 傘, 𣎳, 畞, 賫(赍), 賷, 䥅, 𭻹, 戎, 𢦏, 𬺱, 𣂑, 𭂩, 𫭂 來源 康熙字典:第155页第17字 大漢和辭典:第2695字 大字源:第348页第6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1卷第58页第9字 辭海:第207頁第5行第2字 宋本廣韻:第531页第16字 萬國碼:U+5341 更多信息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 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凡十之屬皆从十。 ——《說文解字》 关闭 漢語 更多信息 異體 ... 簡體與正體/繁體 十 異體 拾 金融什 关闭 字源 更多信息 古代字體(十), 商 ... 古代字體(十) 商 西周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漢·許慎) 《六書通》(明·閔齊伋)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秦系簡牘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关闭 更多信息 上古漢語 ... 上古漢語 針 *kjum, *kjums 汁 *kjub 卙 *kʰljub 十 *ɡjub 什 *ɡjub 关闭同聲符字 (十) (鄭張尚芳 (2003)) 詞源 來自原始漢藏語 *gip。 發音 更多信息 語言, 地區 ... 語言 地區 edit十 標準漢語 北京 /ʂʐ̩³⁵/ 哈爾濱 /ʂʐ̩²⁴/ 天津 /ʂʐ̩⁴⁵/ 濟南 /ʂʐ̩⁴²/ 青島 /ʃz̩⁴²/ 鄭州 /ʂʐ̩⁴²/ 西安 /ʂʐ̩²⁴/ 西寧 /ʂʐ̩²⁴/ 銀川 /ʂʐ̩¹³/ 蘭州 /ʂʐ̩¹³/ 烏魯木齊 /ʂʐ̩⁵¹/ 武漢 /sz̩²¹³/ 成都 /sz̩³¹/ 貴陽 /sz̩²¹/ 昆明 /ʂʐ̩³¹/ 南京 /ʂʐ̩ʔ⁵/ 合肥 /ʂəʔ⁵/ 晉語 太原 /səʔ⁵⁴/ 平遙 /ʂʌʔ⁵³/ 呼和浩特 /səʔ⁴³/ 吳語 上海 /zəʔ¹/ 蘇州 /zəʔ³/ 杭州 /zəʔ²/ 溫州 /zai²¹³/ 徽語 歙縣 /ɕi²²/ 屯溪 /ɕi¹¹/ 湘語 長沙 /ʂʐ̩²⁴/ 湘潭 /ʂʐ̩⁵⁵/ 贛語 南昌 /sɨʔ²/ 客家語 梅縣 /səp̚⁵/ 桃源 /ʃïp̚⁵⁵/ 粵語 廣州 /sɐp̚²/ 南寧 /sɐp̚²²/ 香港 /sɐp̚²/ 閩語 廈門 (泉漳) /sip̚⁵/ /t͡sap̚⁵/ 福州 (閩東) /sɛiʔ⁵/ 建甌 (閩北) /si⁵⁴/ /si⁴⁴/ 汕頭 (潮州) /t͡sap̚⁵/ 海口 (海南) /tap̚³/ /tɔp̚³/ 关闭更多信息 韻圖, 字 ... 韻圖 字 十 讀音 # 1/1 聲 常 (25) 韻 緝 (141) 調 入 (Ø) 開合 開 等 三 反切 是執切 白一平方案 dzyip 擬音 鄭張尚芳 /d͡ʑiɪp̚/ 潘悟雲 /d͡ʑip̚/ 邵榮芬 /d͡ʑjep̚/ 蒲立本 /d͡ʑip̚/ 李榮 /ʑiəp̚/ 王力 /ʑĭĕp̚/ 高本漢 /ʑi̯əp̚/ 推斷官話讀音 shí 推斷粵語讀音 sap6 关闭更多信息 字, 讀音 # ...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字 十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拼音) shí 構擬中古音 ‹ dzyip › 構擬上古音 /*t.[ɡ]əp/ 英語翻譯 ten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关闭更多信息 鄭張系統 (2003), 字 ... 鄭張系統 (2003) 字 十 讀音 # 1/1 序號 11452 聲符 十 韻部 緝 小分部 3 對應中古韻 十 構擬上古音 /*ɡjub/ 关闭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shí (shi2) (注音):ㄕˊ (成都話,四川話拼音):si2 (東干語,西里爾字母和維基詞典轉寫):шы (šɨ, I) 粵語 (廣州–香港話,粵拼):sap6 (台山話,維基詞典拼音):sip5 贛語 (維基詞典):siit7 客家語 (四縣,白話字):sṳ̍p (梅縣,客家話拼音):seb6 晉語 (維基詞典):seh5 閩北語 (建寧羅馬字):sí / sī 閩東語 (平話字):sĕk 閩南語 (泉漳話,白話字):cha̍p / si̍p / se̍p (潮州話,潮州話拼音):zab8 / zag8 吳語 (上海,吳語學堂拼音):5zeq 湘語 (長沙話,維基詞典):shr6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shí 注音:ㄕˊ 通用拼音:shíh 威妥瑪拼音:shih2 耶魯官話拼音:shŕ 國語羅馬字:shyr 西里爾字母轉寫:ши (ši)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ʂʐ̩³⁵/ (成都話) 四川話拼音:si2 四川話拉丁化新文字:s 國際音標 (幫助):/sz̩²¹/ (東干語) 西里爾字母,維基詞典:шы (šɨ, I) 國際音標 (幫助):/ʂʐ̩²⁴/ (注意:東干語發音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可能會不準確。)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sap6 耶魯粵拼:sahp 廣州話拼音:sap9 廣東拼音:seb6 國際音標 (幫助):/sɐp̚²/ (台山話,台城) 維基詞典拼音:sip5 國際音標 (幫助):/sip̚³²/ 贛語 (南昌話) 維基詞典:siit7 國際音標 (幫助):/sɨt̚²/ 客家語 (四縣話,包括苗栗和美濃) 白話字:sṳ̍p 客家語拼音:siib 客家話拼音:sib6 國際音標:/sɨp̚⁵/ (梅州話) 客家話拼音:seb6 國際音標:/səp̚⁵/ 晉語 (太原話) 維基詞典:seh5 國際音標 (老派):/səʔ⁵⁴/ 閩北語 (建甌話) 建寧羅馬字:sí / sī 國際音標 (幫助):/si⁵⁴/, /si⁵⁵/ 註解:sī - 用於一百以內數字的「十」. 閩東語 (福州話) 平話字:sĕk 國際音標 (幫助):/sɛiʔ⁵/ 閩南語 (泉漳話:廈門、泉州、漳州、晉江、惠安、漳浦、長泰、臺灣話(常用)) 白話字:cha̍p 臺羅:tsa̍p 普實台文:zap 國際音標 (長泰):/t͡sap̚³/ 國際音標 (廈門, 臺北, 高雄):/t͡sap̚⁴/ 國際音標 (漳浦):/t͡sap̚¹⁴/ 國際音標 (惠安):/t͡sap̚²³/ 國際音標 (泉州, 晉江):/t͡sap̚²⁴/ 國際音標 (漳州):/t͡sap̚¹²¹/ (泉漳話:廈門、泉州、漳州、晉江、漳浦、長泰、臺灣話(常用)) 白話字:si̍p 臺羅:si̍p 普實台文:sip 國際音標 (長泰):/sip̚³/ 國際音標 (泉州, 晉江):/sip̚²⁴/ 國際音標 (廈門, 臺北, 高雄):/sip̚⁴/ 國際音標 (漳浦):/sip̚¹⁴/ 國際音標 (漳州):/sip̚¹²¹/ (泉漳話:惠安) 白話字:se̍p 臺羅:se̍p 普實台文:sep 國際音標 (惠安):/sep̚²³/ 註解: cha̍p - 白讀; si̍p/se̍p - 文讀. (潮州話) 潮州話拼音:zab8 / zag8 模仿白話字:tsa̍p / tsa̍k 國際音標 (幫助):/t͡sap̚⁴/, /t͡sak̚⁴/ 註解: zab8 - 潮州、汕頭、揭陽、饒平、坤甸; zag8 - 澄海. 吳語 (太湖片:上海) 吳語學堂拼音:5zeq 吳音小字典:zeh去 維基詞典羅馬化 (上海話):2zeq 國際音標 (上海):/zəʔ³⁴/ 湘語 (長沙話) 維基詞典:shr6 國際音標 (幫助) (老派):/ʂʐ̩²⁴/ 國際音標 (幫助) (新派):/sz̩²⁴/ 各地讀音 中古漢語:dzyip 上古 (白–沙):/*t.[ɡ]əp/ (鄭張):/*ɡjub/ 釋義 十 翻譯 翻譯 英语: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組詞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十 日語 十(一年級漢字)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十維基百科 ja 讀音 吳音: じゅう (jū, 常用)←じふ (zifu, 歷史) 漢音: しゅう (shū)←しふ (sifu, 歷史) 慣用音: じっ (ji', 常用)←じふ (zifu, 歷史)、じゅっ (ju') 訓讀: と (to, 十, 常用)、とお (tō, 十, 常用)←とを (towo, 十, 歷史) 名乘: い (i)、か (ka)、かず (kazu)、ぎ (gi)、さ (sa)、し (shi)、しげ (shige)、そ (so)、そう (sō)、ただ (tada)、ち (chi)、とみ (tomi)、ね (ne)、ひさし (hisashi)、ま (ma)、みつ (mitsu)、みつる (mitsuru)、る (ru)、わ (wa) 释义 十,十个。 十岁。 完全。 组词 (十,十个):十人(じゅうにん)/十干(じっかん)。 (完全):十分(じゅうぶん)。 朝鮮語 十 讀音 更多信息 訓讀, 音讀 ... 訓讀 열 (yel) 音讀 십 (sip) 关闭 越南語 十 讀音 漢越音: thập 異體字 什 拾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