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薩·考拉茲(德語:Lothar Collatz德語發音:[ˈkɔlaʦ],1910年7月6日—1990年9月26日)是一名德國數學家

快速預覽 洛薩·考拉茲Lothar Collatz, 出生 ...
洛薩·考拉茲
Lothar Collatz
Thumb
出生(1910-07-06)1910年7月6日
 德意志帝國威斯特法倫省阿恩斯貝格
逝世1990年9月26日(1990歲—09—26)(80歲)
 保加利亞瓦爾納
國籍 德國
母校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
柏林大學
知名於考拉茲猜想
考拉茲-維蘭特公式英語Perron–Frobenius theorem
譜圖論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數學
機構柏林大學
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
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
漢諾威大學
漢堡大學
論文Das Differenzenverfahren mit höherer Approximation für lineare Differentialgleichungen(1935)
博士導師阿爾弗雷德·克洛澤英語Alfred Klose
埃哈德·施密特
博士生法蘭克·納特爾英語Frank Natterer
關閉

」問題也被稱為考拉茲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仍未解決。正平方矩陣的佩倫-弗羅貝尼烏斯特徵值英語Perron–Frobenius theorem的考拉茲-維蘭特公式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1957年,考拉茲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姆施塔特轟炸英語Bombing of Darmstadt in World War II中喪生的烏爾里希·西諾戈維茨(Ulrich Sinogowitz)共同發表論文[1][2],創立了譜圖論領域。

生平

考拉茲於1910年7月6日出生於威斯特法倫省阿恩斯貝格。他曾就讀於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柏林大學等德國大學,並在阿爾弗雷德·克洛澤英語Alfred Klose的指導下於1935年獲得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線性微分方程的高近似有限差分法》(Das Differenzenverfahren mit höherer Approximation für lineare Differentialgleichungen)。之後,他在柏林大學擔任助教,1935年轉到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一直工作到1937年。1938年至1943年,他在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擔任私人研究員。戰爭期間,他與艾爾文·瓦爾特英語Alwin Walther一起在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實用數學研究所工作[3]

1943年至1952年,考拉茲在漢諾威大學擔任教席。1952年至1978年,考拉茲在漢堡大學工作,並於1953年在漢堡大學創建應用數學研究所。退休後,他作為名譽教授繼續積極參與數學會議。

科拉茨一生為該領域做出許多貢獻,因此獲得許多榮譽,其中包括:

1990年9月26日,他在保加利亞瓦爾納參加數學會議時因心臟病突發意外去世,享年80歲[4]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