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军用飞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攻擊機(attack aircraft)又名強擊機,是一種在中、近距離攻擊地面和水面目標的軍用飛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取代了戰鬥轟炸機成為擔任密接支援陸軍的主要火力支援機種[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7月31日) |
被認為是第一種攻擊機的,相信是一次大戰的J.l攻擊機。
需要說明的是,在二戰時期日本帝國海軍曾將能投放魚雷的轟炸機稱作「攻擊機」(包含了初期開發的水平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而後期開發的轟炸機種與俯衝轟炸機被稱轟炸機(日文漢字:爆撃機)。這與現今分類的攻擊機不盡相同。
進入21世紀後,多用途戰機(特別是攻擊戰鬥機)和戰鬥無人機基本上已經全面取代了專職的攻擊機,傳統的對地和反艦攻擊機(如美國海軍的A-6入侵者式攻擊機和A-7海盜二式攻擊機及意大利空軍的AMX攻擊機[2])都逐漸退役,但仍有一些攻擊機(如A-10雷霆二式攻擊機、Su-25攻擊機等)因性價比和實戰效果優越而被延長了服役計劃,除此之外另有些攻擊機是從軍用教練機改裝而來用於低烈度戰爭中。
攻擊機體型接近重型戰鬥機,性能也十分接近;然而戰鬥機是以攻擊空中目標為主,攻擊機則是以攻擊地面或水面目標為主,故攻擊機較不注重高速飛行與運動性能,噴射時代的攻擊機未必將後燃器列為標準配備。攻擊機的用途近似戰術轟炸機,不過轟炸機是在高空投擲航空炸彈來對地面、水面做較大範圍的爆破攻擊,機槍機炮僅作防禦用;攻擊機則是在低空以機槍機炮來對地面、水面目標做針對性射擊,炸彈、火箭或魚雷是強化火力用。但現代飛彈與聯合直接攻擊械彈問世後,漸成攻擊機的主力武器。
攻擊機的用途為射擊地面與水面目標,故常在低空飛行,易遭到來自下方的攻擊;因此多會強化機腹防禦,保護重要的駕駛員、油箱和控制系統。有的還會設計內嵌式彈倉將危險性較高的武器如炸彈、魚雷和飛彈等藏入機身內,一方面是保護它們降低被擊中自爆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強化空氣力學改善飛行性能,這種設計也符合現代低可偵測性技術所需而被廣泛採用。
攻擊機常見的武器種類包括:
裝備重火力武器,一樣以攻擊地面目標為主的軍用直升機便是攻擊直升機。攻擊直升機的任務型態雖然與攻擊機類似,但由於直升機起降不需要跑道,可以由更多的艦種如直升機航空母艦運載並直接出擊,戰術機動性優於定翼式的攻擊機。但攻擊直升機的飛行速度、升限與續航距離均較受限,能攜帶的火力也較難超過攻擊機,因此在作戰需求上無法完全取代。
一樣以攻擊地面目標為主,但體型更大接近戰略轟炸機的攻擊機便屬於砲艦機。砲艦機的任務型態雖然與攻擊機類似,但由於體型更大的原故,它能攜帶更多的火力,能更徹底的殲滅敵人。大多砲艦機都是以運輸機改裝而成,但也有直升機的機型。由於砲艦機體型更為龐大,其戰術機動性與飛行性能皆較中小型攻擊機差。
對部分無法養護大量軍機的國家而言,專職的教練機易成為戰爭時期的累贅,因此現在新款的中高級教練機也流行結合輕型戰鬥機或輕型攻擊機的設計,讓教練機具備平/戰轉換的功能,遇到戰事緊迫時可即時改裝增掛武器充作戰鬥機與攻擊機使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